首页
道教文化
民俗文化
生肖运势
周易风水
周公解梦
起名改名
更多>>
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业务介绍
风水调理
八卦预测
各类法式
周易起名
择日选时
圣地参观
祈福符咒
请神开光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俗文化
>
新闻动态
中国古代神话简介
时间:
04-01
来源:
网络
点击:
次
中國神話的歷史如果我們對神話的范圍作廣義的理解,除了遠古的神話傳說之外,把歷代文人所創作的有關神、鬼、怪的故事,即志怪小說,也包括在內,那么數量就非常之多,优秀的作品也頗不少。志怪小說開始於魏晉。在這兩代,受方土思想和道佛迷信的影 響,一部分文人編寫鬼神志怪故事,其中不乏想象丰富,文字秀麗 之作。比較突出的有干寶所作的《搜 神 記》等書。到南北朝時 期,寫志怪小說的風气并沒有衰減。
唐中葉以後,很多著名文人從事傳奇的寫作,這是中國小說的 真正的開端。 唐代傳奇內容廣泛,涉及人情世態、社會生活的各 方面。形式上已不是三言兩語的雜記筆錄,而是結构完整,故事性 強,長到几千字甚至一万字左右的短篇小說。在這些傳奇中,有不 少精彩的神仙鬼怪的故事。宋代的志怪傳奇,大抵繼承唐代的傳統,雖有佳作,但總的說 來沒有唐代那种繁榮的局面。在小說方面,宋代的一個重要的貢獻 是編成了一部古代小說總集 ──《太平廣記》。它收錄了上自先 秦、兩 漢,下到北宋初年的作品共約七千則, 分編五百卷,總字 數近三百万,共采錄書籍三百四十余种,其中不少有价值的書早已 失傳,幸虧有《太平廣記》才得以保存一部分。七千則故事中有相 當數量的關於神仙鬼怪的作品。宋代已經有用白話文寫成的故事,通稱“話本”。元、明、清几代最著名的小說是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如《三國演義》、《水滸》、《西游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 搜羅在流傳很廣的“三言” 和 “二拍” 中的短篇小說也是白話文寫的。到了清初,又出現了一部用古文寫的志怪小說集 ── 蒲松齡的《聊齋志异》。這本書風行一時,受到普遍的贊揚。在此之後, 又有主持《四庫全書》編纂的紀昀所著的《閱微草堂筆記》, 其中有一些涉及神、狐、鬼、怪的傳聞的記載。紀昀之後,用古文 寫的神話或志怪小說雖然還有一些,影響很大的就不多了。中國神話的特點.關於中國神話的特點,已有一些專家進行分析研究。以下几點是很明顯的:神話与歷史難以分開。在中國有文字記載的歷史以前的歷史,部分地根据傳說,而傳說和神話是交結在一起的。如伏羲、神農、黃帝、夏禹這些古代的英雄和領袖,既 是傳說中的歷史人物,也是神話中的重要角色。歌頌勞動創造。這一類的神話故事多得很,如燧人鑽木取火,伏羲仿蜘蛛网而造 打魚捕獸的网、神農嘗百草,后稷教民稼穡,夏禹治水,等等。魏 晉以後的志怪小說中也有一部分以能工巧匠為主角,對他們的智慧 大加稱贊。贊美堅韌不拔、 自我犧牲的英雄精神。
鯀和禹相繼治水是個很典型的例子。鯀竊天帝的“息壤”以堙洪水,結果天帝派人把他殺了。可是鯀的肚子里生出禹來,繼承他的 治水大業。禹歷盡千辛万苦,三十歲還沒結婚,婚後四天便又去治 水,終於治水成功。“愚公移山”的故事的可貴之處,正是在於它 歌頌普通勞動人民的苦干和堅毅的精神。謳歌反抗壓迫的精种。“三王墓”是個例子。會鑄劍的干將被楚王殺害,其子赤比立志報仇,為此自刎,好讓別人持他的頭去見楚王,乘机把楚王殺掉。贊美對真正愛情的追求。“牛郎織女”肯定是最古老的戀愛 故事中的一篇。以後文人所寫的神話 故事中,人神、人狐、或人鬼真誠相愛的情節很多。這類故事曲折 地反映了在封建禮教壓迫下人們對真正愛情的追求和向往。勸善懲惡。在魏晉以後的志怪小說中這是個重要的主題。 可能是受儒家關於仁義道德的教導和佛家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思想的影響, 許多文人創作的故事都有人皆應做好事,不應做坏事的寓意。例如董永是個勤勞、誠懇、又孝順父親的好人,所以天帝就派仙女來幫助他。而那些做坏事的人、神、鬼、怪,到頭來都自作自受,沒有 好結果的。這些特點,也許可歸結為一個總的特點:中國的神話,不論遠古的還是后人創作的,都富於人情味。許多神、鬼、狐、怪都被描寫得有人的气質和人的感情。他們多數很善良,如好人一樣地善良; 少數很凶惡,如坏人一樣地凶惡。在許多故事中,神怪和人有割不斷的聯系。他們變成人,渴望和人在一起過人的生活。總之,中國的神話創作者通常用描寫人的方法來描寫神,或者說把他們當作人來描寫,賦予他們人性。所以我們在讀神話的時候,往往覺得神怪并不可怕,而是可愛,甚至可佩;并不覺得他們高不可攀,而是感到他們和我們相似,可以互相理解。這大概是古代神話至今仍有极 大的魅力的緣故吧。當然也有一些故事宣揚宿命論、輪迥說、或各种封建的倫理道德。這并不奇怪,因為文藝作品不可避免地要反映一個時代的思想。中國神話的風格從語言藝術和寫作技巧的角度肴,中國古代神話和志怪小說也達到了极高的水平。古漢語非常簡洁,几百個字、甚至几十個字就說出一個完整的故事。盡管如此簡短,還可能包含對話和人物姿態及心理的描寫。且以“愚公移山”為例。在听說北山愚公開始挖太行、王屋二山之後。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餘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長息日:“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又生子,子又有孫,子子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應。這是多么生動的對話!而且還有著墨不多的描寫:“笑而止之”和“長息”把兩個人物的神情刻畫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