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新闻动态

从佛教看清明:清明节人文内涵之省思

时间:04-01 来源:网络 点击:
作者:林林

古人有迎接春天的习俗,在春光明媚,草木萌发的三、四月间,其中最受重视的一个节日,就是清明节了。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节气。《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由于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此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物,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类,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清明节的习俗大约始于周代,是一个充满祥和惬意气氛的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现时的清明节,是阳历四月四日或五日,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最宜扫墓祭祖、春游踏青;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活动,增添情趣。二零零六年,「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谈到清明习俗的由来及演变,须从古代一个非常有名的、现已失传的节日——寒食节说起。寒食节相传源于春秋时代的晋国,是为了纪念晋国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晋国公子重耳,流亡外国十九年,介子推护驾跟随,立下大功,后来重耳返国即位为晋文公。晋文公即位后,不求名利的介子推便背着老母,躲入绵山隐居。晋文公前往寻找,却怎样也找不到,于是放火烧山,想把介子推逼出来,不料介子推却和母亲抱着一株大树,宁愿烧死也不出山。晋文公伤心不已,下令把绵山改称「介山」(即山西介休县境内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一天定为「寒食节」,以后年年岁岁,每逢寒食节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饭,以示追怀之意。因此,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而在寒冷的冬天,要禁火吃冷食,怕有些老弱妇孺耐不住寒冷,同时也为了防止寒食伤身,于是就定了郊游、踏青等户外活动,让大家出来晒晒太阳,活动活动筋骨,以增加抵抗力。汉代以前,在这个春意盎然的三月里,还有一个「上已节」,节日为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则固定为农历三月三日),其日子正与寒食及清明重迭。「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就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上巳」,指的是农历的阳春三月。据记载,春秋时期上巳节已经开始流行,《论语》中所说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七沂,风乎舞雩,而归」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今天,上已节已经从中国人的节日谱中消失了,但过去它曾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到了唐玄宗时,诏令天下,「寒食上墓」,定寒食扫墓为当时「五礼」之一,因此每逢清明节来到,「田野道路,士女遍满,皂隶佣丐,皆得父母丘墓。」(柳宗元《与许京兆书》)扫墓遂成为社会重要风俗。

由于寒食节的日期,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距清明不过一、两天,所以,后世便逐渐把寒食扫墓的习俗移到清明之中。宋代之后,寒食节与清明节已合而为一了。所谓「清明祭扫各纷然」(宋代诗人高菊卿诗句),其实「祭扫」(拜祭、扫墓)只是清明其中的一项活动,真正具有丰富人文内涵和时令乐趣的是「踏青」、「春游」、「折柳」、「拔河」、「蹴鞠」(踢足球)、「放风筝」和「荡秋千」等重要内容。由是,清明节便由一个单纯的农业节气提升为重要的大节日,寒食节的影响也就消失了。但寒食节中的若干习俗仍传承下来。因此,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野外健身活动,使这个节日,除了有慎终追远的感怀,还融合了踏青赏春的欢乐;是一个极富民族特色,别具意义的节日。清明扫墓与踏青,本来是两个不同的文化主题,宋代以后慢慢融为一体,并不断地被赋予深层的文化意义。人们把祭祀先人与中国传统重视孝道、慎终追远的民族性格直接联系起来,认为清明节习俗体现了中国人感恩、不忘本的道德意识;落实了中国圣人孔子与佛教始创者释迦牟尼佛,于公元前六世纪所提倡的孝道。人们会在当天前往祖先或亡者的坟墓、骨灰塔祭拜打扫,并以亡者的名字做功德。孔子与佛陀虽分别住在中国和印度,但两者却生存于同一时代;孝道是两者为促进人间和谐,共同提倡的教义。孔子所提倡的孝道已根深蒂固地融入中国人的社会体系,以致每个人都明白到自己在清明节对祖先所应尽的义务;其文化意义正是中国社会数千年来得以和谐稳定发展的支柱,有助于在古人与今人、前人与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代际关系,进而促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乃至万物之间的和谐关系,这是清明节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人文内涵所在。在佛教的《善生经》中提到,为人子女的义务就是时常做功德回向给已故的父母。因此,身为佛弟子者应在清明节追思怀念已故的祖先,并以亡者的名字做供养来帮助他们解脱。是故清明之际,佛教各大道场都会举行清明思亲法会,超度十方六道亡灵,而居家佛弟子则可以实行以下的项目:一、到祖先灵位的坟墓、骨灰塔等地做打扫和拜祭。二、到寺庙为往生者做超度法会,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三、为亡者受戒,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四、为亡者做任何功德,如供僧、点灯等,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五、为亡者做一切善行,如放生、布施等,并将功德回向给亡者。因此,在清明节的时候,除了扫墓及祭祖以外,应遵循祖先的教诲、发扬祖先的美德,并且将一切善行功德回向给他们,令他们早生净域,离苦得乐,这才是实践孝道最具体的表现。

原题:从佛教看清明:清明节人文内涵之省思

来源:中国佛教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