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文化 > 新闻动态

丰县丧葬习俗之三——破孝

时间:12-01 来源:网络 点击:

戴孝是丰县民间丧葬礼仪的主要表达形式,在丰县民间丧葬仪式上,缝制孝衣和孝帽的过程并按照亲疏远近正确穿戴孝服,称为“破孝”。

在丰县,地方不同,孝服的制式也有着区别,本文中所讲述的丧服制式和破孝的范围以丰县北部,主要以顺河周围为例。

逝者的儿子、儿媳、女儿为重孝子,儿子的孝服标准为孝袍一件、孝帽一顶、孝抹(音ma)子一条、孝绳一根、孝鞋一双,儿媳和女儿了孝服标准为孝袍一件、顶布一块、孝抹子一条、孝绳一根、扎腿带子一付、孝鞋一双。

其儿子的孝帽同其他的孝帽不同,后面缀有麻穗,重孝子的孝抹子上缀有棉花,父逝,缀在左,母逝,缀在右,父母皆去逝,左右各缀一朵,此为“捂耳朵眼”,意为专心守丧,不问杂事。

还有的说,丧事办好办差,难免不合众人的心意,旁人说三道四,孝子听不见。

孝绳是用三股麻绳编制,两边留穗,用以束腰。

在以前孝鞋是用白布在现有的鞋上裱护,父母一方去世,鞋后跟不裱全留一块,父母双方都去世,则裱全,麻绳沿口,儿子的孝鞋前有的还缀以麻缨,现在则是买的成品白鞋,儿子的孝鞋不能提上,要趿拉着。

父母一方去世,重孝子的孝抹子是用半幅布,五尺半长,垂在脑后一股长、一股短;父母双方都去世,重孝子的孝抹子是用整幅布,五尺半长,垂在脑后两股一样长。孝袍缝制的毛边朝外,就这一条,还符合“斩衰”的规制。

孝袍的制式以前是大襟式,现在好多地方都改为套头式。

它的做法为:一丈布出俩袖不算驮肩,意思是一丈布中包括袖子不包括领子。用一丈布从一头布幅对折,撕下两块以半布幅为边长的方布,这是俩袖,剩下的布按照长处对折,从上边对折处两边上袖,缝上,下面开叉,领口中间撕开,头能套进去且宽裕即可,后面再用一只袖大小的布,对折从一头撕一小口,沿领口缝一片领子,称为驮肩。如果上大襟,则从领口往下前面全部撕开,再用一块半幅布缝在左面作为大襟,右边再订三付带子系上。现在的孝袍除了重孝子和直系侄、孙辈的外,皆改为披风式,即用一丈布对折,在其长边中间处间附隔缝两条带子,带子系上,披在身后。

逝者的侄子、孙子、侄媳、孙媳的孝袍毛边朝里,不缝驮肩,孝抹子五尺。侄子、孙子为孝帽一顶、孝抹子一条、孝袍一件、孝鞋一双;侄媳、孙媳为顶布一块、孝抹子一条、孝袍一件、孝鞋一双。

孝帽的做法为:以布幅宽的一半为边长撕一块方布,两边对折,从一头缝至3/4,再把线缝放到一面的中间,把缝到头的一端缝上,两头抹角,翻过来,留口的一端戴在后套在头上,多余的垂在脑后,俗称为“相帽子”。如逝者有重孙子,重孙戴的是缀有红穗的孝帽,其做法为:依前所述撕一块方布,对角折成三角形,再把其三个角缝在一起,在上面的两角上缀上红穗。

逝者的女婿的孝服为孝帽一顶、孝抹子一条(五尺)、系腰子一块。系腰子布四尺长,如岳父母一方去世,用半幅,双方都去世,则用整幅,中间订两根带子,从腰后面往前系,盖住屁股,两边下垂。其他的如侄婿、孙婿、侄孙婿、外孙婿、甥婿等皆用半幅布,侄、甥辈女婿的系腰子用白带子,孙辈女婿的系腰子用蓝带子。如果有未结婚的新亲,其女婿则用蓝系腰子红带子。

逝者儿子仁兄弟的丧服依照当初结拜时的缔约,分为棚里和棚外,棚里仁兄弟同重孝子一样参与守丧,其丧服制式除孝抹子上没有棉花、孝帽上没有麻穗,其他的同重孝子一样;棚外仁兄弟的丧服相对递减,没有孝绳和孝鞋,其他的同棚里仁兄弟。孙子仁兄弟的丧服制式同孙子一样。

时至现在,破孝的范围和孝服的多少也是随着亲属关系的疏远逐渐递减,来跟随吊丧的家族男女客人,每人只有孝帽一顶或者孝抹子(四尺)一条,破孝的时候仅限成殓时当天,下葬时来的客人一律不破孝。但是有一点,娘家或岳家的人除外,娘家或岳家来吊丧的客人全部重孝,即孝帽一顶或顶布一块,孝抹子(五尺)一条,此称“娘家的人没远近”,且随来随破孝,不受吊丧时间的限制。

在丰县的孝服中,孝袍子用布最多,孝帽子用布最少,所以有人在赌博赢少输多时曾戏说:“一赢赢个孝帽子,一输输个孝袍子”,一是表示调侃,二是表示对结果的无奈。

关于孝服还衍生了一个习俗叫“讨孝”。

讨孝是对于出嫁的闺女说的,如果娘家父母病危,自己一直在娘家照料,父母一旦去世,如果婆家还有婆婆健在,或者伯母、婶母健在,要专门回婆家讨孝,去时光是头上戴孝,孝袍不穿抱着,由一名晚辈的小伙子带着回婆家给婆婆或伯母、婶母磕头讨孝,回来时再把孝袍穿上,来回路上都要大声痛哭。

讨孝是一个男尊女卑的产物,因为一个女子出嫁以后,就不再属于娘家的人,完完全全归属于婆家,俗话说“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娘家的人去世,女子当然要回娘家服孝,在以前要经过婆婆批准,如果婆婆批准了,可以回娘家服孝,如果婆媳关系不好或者其他原因,婆婆则推三阻四,女子便不好服孝。

当然,时至今日,没有哪个婆婆不批准儿媳回娘家服孝的,不管怎么说,礼要做到,有的媳妇娘家有丧事,给婆婆磕头讨孝,大部分婆婆则是一把拉住不让磕头,说免了免了,这也是时代进步的结果。

破孝在过去比较复杂,在丧葬活动中经常因破孝违礼或不当而发生争争吵吵,有时大打出手,往往几经协商才能协调解决。

所以,在丰县民间丧葬活动中,大老执把专门安排一名或几名精明利索且懂得礼仪服制的人专门来操作这件事情,唯恐闹出矛盾和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