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玄宗召一代宗师司马承祯入京,命他在王屋山自选形胜,建观而居。元廿三年(公元735年)道院落成,取名阳台观。(1215年改观为宫)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等线;
mso-ascii-font-family:等线;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等线;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等线;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ont-kerning:1.0pt;}
(图 阳台宫内的七叶树)
踏入宫门,映入眼帘的是一株七叶树。此树高14米,树围近3米。相传为司马承祯祖师与唐玄宗胞妹玉真公主亲手所植,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很多游客见此大树都会联想到佛教之娑罗树或菩提树,进而产生“为什么道教宫观内会种下一棵佛树”的疑问,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图 早春的七叶树)
一、七叶树、娑罗树是什么
地球上的物种多样性极高,种类丰富,为了区分及归纳,生物学中设有界、门、纲、目、科、属、种七个级别。七叶树是无患子目,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其主要分布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约有30余种,是世界著名的观赏树种之一。我国的七叶树种植区域北达陕西、甘肃、河北、河南,东达江苏、浙江,南达云南、广西及广东北部。
而娑罗树是山茶目,龙脑香科,娑罗双属,常绿大乔木。其生于低热河谷地区,海拔1000米以下。主要分布于印度,缅甸,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等国,我国娑罗树主要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东南部。
七叶树分布地区广泛,与法国梧桐、椴树、榆树并称为世界四大行道树,为许多城市的绿化做出了巨大贡献。而娑罗树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适应性较差,在中国比较少见,是国家二级保护稀有树种。它们各自的拉丁文名为: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娑罗树(sorearobuta)。
(图 娑罗树的真身——云南娑罗双)
二、七叶树与道教的关系
我国七叶树树种主要是本土七叶树Aesculuschinensis Bge、浙江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var.chekiangensis(Hu et Fang)Fang和天师栗Aesculus wil-sonii Rehd等。这种叫做“天师栗”的七叶树,与道教有着极其深厚的渊源。
(图 天师栗的花朵)
史载,在东汉末年,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修道过程中亲手培育了一种果树,这种果树的果实肉嫩、色鲜、味甜,既可食用又可人药,在兵马征战的年代给了很多饥饿的人一线生机,后人称之为“天师栗”。《留青日札》则谓七叶树(天师栗)“秋后结实如栗,可食”,《益部方物略记》中对天师栗有“似栗味美”的评价。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到:“按宋祁益州方物记云:天师栗,惟西蜀青城山中有之,他处无有也。云张天师学道于此所遗,故名。似栗而味美,惟独房若橡为异耳。今武当山所卖娑罗子,恐即此物也。”看来,在中国古代也时常有将天师栗误认为娑罗树的例子。目前,天师栗成为了贵溪龙虎山的一大特产,贵溪县上清镇的汉南、沙湾等村及鱼塘、文坊等乡都盛产天师栗,年可收获数十万公斤。
不只是在龙虎山,许多道教名山如青城山、武当山、王屋山等都有七叶树的身影。
(图 天师栗的叶片)
三、树种被认错的实例
其实,不仅仅在阳台宫,各地均有树种被认错、被附会的经历。早在宋朝,欧阳修有《定力院七叶木》诗云:“伊洛多佳木,娑罗旧得名。常於佛家见,宜在月中生”,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中对此就提出质疑:“所谓七叶者未详”,即你写娑罗树为什么以七叶树为标题?同时洪迈还指出:“世俗多指言月中桂为娑罗树,不知所起。”的确,也不应该把桂树和娑罗树混同起来。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歌曲《菩提树》的歌词中有“门前有棵菩提树,生长在古井边,我做过无数美梦,在它的绿荫间……”这首歌中所唱的菩提树实际上是椴树。心叶椴,属于椴树科椴树属。据传,佛教传入欧洲以后,当地信徒也希望能种植菩提树,但最终因欧洲严寒的气候而无法成功种植,于是他们把当地生长的高大树木、同样也有着心形叶且带有长长叶尾尖的心叶椴作为菩提树,甚至扩展到其他椴树,从而逐步形成了西方的“菩提树”文化。
(图 欧洲心叶椴)
由此,“为什么道教宫观内会种下一棵佛树”的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实际上,阳台宫内的这棵树,实为七叶树,而非娑罗树或菩提树。所以,对它的种种揣测,如:“这棵树见证了道佛同源、这棵树是世界上最北的热带树、这棵树是道教为了向佛教示好而种下”等等,皆为无稽之谈。
道生育万物,无所不包,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种事物都蕴含着大道,皆是大道的化身,而一棵小小的树,道又怎么不能接纳呢,即使有道观将菩提树植于庙内,也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文章由魏法拓 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