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真武:中华造神文化的典型范式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由“玄武”到“真武”、由符号神到形象神、由动物神到人格神,朝野合流,政治需要与民间信仰融汇,一步步完成了“真武”的形象塑造。

中国的神与仙大多居无定所,都是流浪神,玉皇大帝的天宫只是他们的临时栖息地。只有真武,在地界拥有一座名山——武当山,真武的成名与武当山密不可分。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祗在道教,我们在追寻文化之根的旅途中,不能不谈道教大神真武。武当道教在崇奉的众多神灵中,最高天神“三清”,最高天帝“四御”都排在不显眼的位置,而在显赫位置上供奉的却是玄天真武上帝。由“玄武”到“真武”、由符号神到形象神、由动物神到人格神,朝野合流,政治需要与民间信仰融汇,一步步完成了“真武”的形象塑造。由此,成为中华文化中造神运动的一个典型范式。

由“玄武”而“真武”

早在殷代前后,中国古代天文学就形成“四象”、“二十八宿”之说,它把以北极星为中心的南中天恒星分为二十八群和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天象,把四方各分布的七星,想象为一种动物,至春秋战国又配颜色,形成了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把东方的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想象为一条龙,称为“苍龙”,亦名“青龙”;把南方的七星(井、鬼、柳、星、张、翼、轸)想象为一只鸟,称为“朱雀”,或称“赤鸟”;把西方的七星(奎、娄、胃、昴、毕、觜、参)想象为一匹虎,称“白虎”;把北方的七星(斗、牛、女、虚、危、室、壁)想象为龟蛇相缠状,称为“玄武”。根据五行学说,“玄武”代表北方的灵兽,形象是黑色的龟与蛇(或龟蛇),代表的季节是冬季。

“玄武”一词在中国元典中,源于屈原的《楚辞》,《楚辞·远游》称:“时暧曃其曭莽兮,召玄武而奔属。”这是“玄武”一词最早的由来。王逸注:“呼太阳神,使承卫也。”洪兴祖补注:“玄武,谓龟蛇。位在北方,身有鳞甲,故曰武。”《后汉书·王梁传》:“《赤伏符》曰:‘王梁主卫作玄武。’”李贤注:“玄武,北方之神,龟蛇合体。”

由于中国古代的星宿崇拜和动物崇拜,产生了动物神玄武。玄武在古代被广泛应用,在古时军中有玄武旗,用以标志位于北方或后面的军阵。《吴子·治兵》:“三军进止必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招摇在上,急缮其怒,进退有度。”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杂应》称老君李聃“左有十二青龙,右有二十六白虎,前有二十四朱雀,后有七十二玄武。”玄武开始进入道教系列,被后世的道士们升级作为北方的大帝,有别于其他三灵,其他的青龙和白虎,只做了山庙的门神,朱雀则成了上天玄女。

到了宋代,玄武身价倍增,并被人格化,这与宋代各帝推波助澜分不开。为避宋代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为“真武”,宋元明清历代皇帝不停地为真武加官进爵,追赐封号,使真武越传越神。

由静乐太子到道教大神

“玄武”本是一个天象符号,东汉末期道教诞生以后,道教开始了打造“玄武”的造神运动,完成了玄武由星宿天象变为动物神、由动物神转化为人物神、由符号神到形象神、神格神到人格神、由人(静乐太子)到神(道教大神)的转化。道教为他编出了一通非同寻常的神迹,形成玄武降生为静乐国太子,不统王位,修炼得道飞升成仙的故事。

在《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混洞赤文》《紫光经》《降笔实录》《北方真武祖师玄天上帝出身全传》(《四游记》之《北游记》)等神的传说与道的经书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传奇真武有着浪漫奇异色彩的生平档案。

真武神乃先天始气、太极别体。上三皇古代下降为太始真人,中三皇时下降为太初真人;到黄帝时,变为太阳的精灵,脱胎于静乐国王善胜皇后。静乐国境,是真帝父母的居住地,又是海外仙国,在西域国之西,星分奎娄二宿之下,善胜皇后梦中吞下太阳,怀孕十四个月,于皇帝紫云元年三月初三,从左肋生下静乐太子,降生之时,瑞云覆国,天花散漫,异香芬然,身宝光焰。整个王国,土地都变成了金玉,何等繁华富足高贵!

真武乃宇宙精华孕育之子,自然生而神灵。所以聪以致远,明能察微。年仅七岁,就经书一览,悉皆默会;仰观俯察,靡所不通;而他却潜心念道,志契太虚;愿事上帝,普福兆民。虽长而勇猛,但不统王位,惟务修行,誓斩天下妖魔,救护群品,日夜于王宫发此誓愿。国王母后不能阻止他的志向追求,十五岁时他便辞父母找到幽谷胜地,内炼元真。他对道的追求与专一,感动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亲自传授给他无极上道,后入主武当太和为真武大帝。

据《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真武升天后,元始天尊在玉宸殿大会诸天帝,称真武“有保天佑地化育之功”。命玉皇亲行典仪,封玄武为太玄元帅、镇天玄武大将军、三元都总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员三天大都督、领元和迁校府职、判玄都右胜府公事等。赐以通天十二旒冠,玄衮上施臼月山龙物象,玄玉宝圭,红舄玄履,琼旌宝节,九龙玉辇等,尊为玉虚师相、玄天上帝。

由道教天神到武当山神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记载,真武不愿继承静乐国王位,潜心悟道,十五岁辞别父母进太和山修炼。在绝壁的岩洞里,太子苦修四十二年,于九月初九的清晨,得道升天。明初,朱棣为燕王,后南下夺权,称有真武大帝保佑,助夺帝位。朱棣继位后,十分崇奉真武。除在北京城建真武庙外,又于永乐十年,命隆平侯张信督率三十万军民夫匠大建武当山,使崇奉真武的香火臻于极盛。《真武经》开篇第一句是“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以忠君为特征的武当真武就堂而皇之地从民间进入皇室。

明清修建的武当山古建筑群就是根据《真武经》中真武修真的神话来设计布局,突出了真武信仰主题。因为真武出生地为静乐国,在均州城外建有静乐宫;五龙、紫霄、南岩为真武修炼之地;玉虚宫,因真武被封为“玉虚师相”而得名;真武曾领元和迁校府事而建元和观;回龙观、回心庵、磨针井、太子坡、龙泉观、上下十八盘、天津桥、九渡涧等无不与真武修真的神话有关。

武当山闻名的五百灵官像也是因为静乐国王思念太子,令大臣领五百众至山探望,入山学道而成仙。真武在武当山修道的一个典型情节是“铁杵磨针”。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个故事不仅以其深刻的哲理启示激励着后人,同时也在暗示着人们,真武是真实存在的,这位王太子如果不是紫气元君化做一位老太婆以铁杵磨针点化他,他将耐不住深山老林中的寂寞和风餐露宿的折磨而功亏一篑。后人根据这些故事,建成了磨针井、老姆祠、回心庵、复真观等庙宇,并设像崇祀。四十二年后,到黄帝五十七年九月初九,真武大帝由五龙的捧拥飞升上天。留下了梳妆台、飞升台、试心石等一处处动人的神话和美丽的胜境。

八百里武当山包装、营造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气氛,以四种“玄武”来寓示真武大帝的存在:以汉江为蛇,以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九宫八观组成八百里玄武阵;以天柱峰为天造天龟,以古神道为蛇组成龟蛇玄武图;以众多的建筑小品龟蛇合体组成玄武像;以宗教与哲学的龟蛇理念形成玄武观,使武当山成为一个真武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道教圣地,朝山香客一进入武当山,就沉浸在真武修真的神话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对真武的信仰和崇敬。

真武的形象也由最初的龟蛇变成了人,真武神像一般为身材魁梧,容貌慈祥,披发跣足、或披甲、或戴冕冠,着十二章纹帝服,威严端坐,龟蛇置其旁;或仗剑、履龟蛇,作视察三界状等,这都是根据道书记载的真武形象而塑的。有资料说,他的原型是新朝皇帝王莽;也有资料说,武当山上的真武像就是明成祖朱棣,不管是谁,真武在人们心目中有四种形象是不可动摇的。道教以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日为真武神圣诞节,九月初九为真武飞升日,举行隆重醮仪庆贺。

真武作为北方之神、水神、生殖之神、司命之神,集四大神命于一身,管生主死,主宰生杀大权。对于追求生殖繁衍、阴阳交感和长生不老、福寿康宁的人类来说,都有非凡的吸引力。

真武大帝连接天、地、人,纵贯洪荒与当代,沟通民间与皇室,联系宗教与世俗,以实实在在的地点,奇妙而浪漫的故事情节,系列化的形象设计,成为中国历史最悠久、形象最完整、影响最久远的道教神,是道教文化精彩而经典的华章。其间所表现出的想象力、创造力和神格精神,是一份珍贵的以中华创世文化为源头的浪漫主义的民族文化遗产,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值得我们深入探究和考察的文化现象。

(作者:泽元,来源:十堰周刊)

更多关注:第四届国际道教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