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你可能未听说过的道德仁义之大义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关于道德仁义此四者的大义,古往今来众说纷纭,为了更好的理解道德仁义的大义,这还得从提出道德仁义此四法的《道德经》中入手。

《道德经》一书中,围绕着道德仁义讲述了五千言。那什么是道德仁义呢?圣人在文中多处给出了答案,在最后一章又给出了最直白的答案:利而不害,为而不争。

这里的利指的是义,不害指的是仁,不争有两种,一种是不争功,不自伐,指的是德,一种是不争长,或者说是不争本事,或是不争智慧、不自矜,指的是道。

利或者义简单来说有两种,一种是利自己(对自己有义),一种是利他人(对他人有义)。如何真实利益自己?圣人在第七章中说,“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利益他人又有两种,一种是财施于人(是财义),捐献财货救助贫穷之人;一种是法施于人(是法义),把自己所知道的善知识毫无保留的传授给他人,如同圣人演说《道德经》 一文。做到利己利人,便是双赢。

不害或者仁简单来说也有两种,一种是不害自己,一种是不害他人。不害自己者,能够做到“骨弱筋柔而握固” ,能够忍受外界的恶劣环境,忍受外界的逼迫、损害、恼乱,不把它们放在心上,不让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扰乱自己的身心,不跟自己过不去。不害他人者,不主动行逼迫、损害、恼乱于他人,不做“损不足” 的事,不做杀害、偷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婪、嗔怒、愚痴等十恶之事,不去扰乱他人的身心,不跟别人过不去。

德简单来说就是功德,功德从何而来?粗略来说来自四个方面。第一来自于义,做了利人利己的事而产生的功德;第二来自于仁,做了不害人不害己的事而产生的功德;第三来自于德本身,因为有了功德,有了“荣观” ,而能做到不自赞不毁他,不自伐故有功。第四来自于道,通过道的智慧,能够“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让自己一直做正确的事,不做丝毫错误的事,从而产生的功德。

道简单来说就是智慧,这种智慧表现在对万物万法都不生执著。对善法和邪法不生执著,对义和不义、仁和不仁、德和不德、道和不道都不生执著。道的最高境界是对本身已有道已有智慧也不生执著,能够不自矜,不自矜故长。以其不生执著,故能做到不伤害自己,亦能做到不伤害万物,一切身语意业都随智慧而行。

道的具体表现形式一共有十种,所谓道之相,道之性,道之体,道之力,道之作,道之因,道之缘,道之果,道之报以及道之本末究竟。

道之相者,是法身之相,是不可言说的常道,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 ,是需要通过修行去体会的。

道之性者,是指如同水一样柔弱的性格,通过柔弱能战胜一切的刚强。

道之体者,是化身之相,是指道通过无中生有,通过圣人老子以及三世十方的圣人出生在众生界来表现的。

道之力者,是道之法,是道的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也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是道德仁义等善法。

道之作者,是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道之为物,惚兮恍兮,恍兮惚兮;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之因缘果报者,因是内因,缘是外缘,果由因而成,报由缘而来。好比一颗能够发芽的好种子,内因是种子自身由地水火风四大而成,完好无损;外缘则是来自于外界的地水火风,来自于地和水,故要把种子埋于湿润的粪土之中,来自于火,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温度,来自于风,种子发芽需要空气,需要在通风的环境中。有因则有果,所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瓜不会得豆,种豆不会得瓜,这是由内因决定的。有缘则有报,所以善加守护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中,施肥浇水除草除虫,保证日照保证通风,由是诸多外缘的相助,故能得到大丰收的回报。人也是一样,内因是自身的本性,果是由自身性格而导致的结果,所谓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外缘有二,一种是好的是圣人讲述的善知识,一种是不好的是邪门歪道,借助于好的外缘,则会有好的回报,追逐于坏的外缘,则会有不好的回报,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五色令人目盲乃至难得之货令人行妨等。因缘果报一起作用的结果,就好像《道德经》第五十二章所言: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道之本末究竟者,是指道之过去、现在、未来演变发展的规律,它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

又圣人讲述了道德仁义如是四种善法,是希望人们能够奉行善法,以善攻恶,以柔弱胜刚强的。通过义去化解贪婪,通过仁去化解嗔怒,通过德去化解愚痴,通过道去化解傲慢。在第三十六章,圣人告诉人们: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便是圣人面对人们已经染上了贪婪、嗔怒、愚痴、傲慢等恶习而开出的义仁德道这四种良药。具体来说,将欲歙之贪婪,必须巩固张、巩固义;将欲弱之嗔怒,必须巩固守柔之强、巩固仁;将欲废之愚痴,必须巩固兴、巩固德;将欲夺之傲慢,必须巩固与、巩固道。

又道德仁义四者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人告诉人们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的道理。因其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其道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由道到德,由德道仁,由仁到义,由义到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则应当攘臂而扔之,抛弃礼,一步一个脚印,追求义仁德道,扔礼而复义,复义而后仁,复仁而后德,复德而后道。想要修成义仁德道,则是需要我们做到无为无执的,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才能够不被琐事缠身,不被烦恼扰心,才能使修成的善法不再失去。

如何一步一步修行义仁德道呢?圣人在第二十八章作了详细说明。圣人告诉人们: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

第一步知雄守雌,复归于婴儿等便是教我们如何修义;第二步知白守黑,复归于无极等便是教我们如何修仁;第三步知荣守辱,复归于朴等便是教我们如何修德;第四步朴散则为器,便是教我们如何修道。

这里应当清楚,只有当义修行圆满了之后,才能进一步的去圆满仁;只有当仁修行圆满了之后,才能进一步的去圆满德;只有当德修行圆满了之后,才能进一步的去圆满道。所以有仁者一定有义,有义者不一定有仁;有德者一定有仁义,有仁义者不一定有德;有道者一定有德和仁义,有德和仁义者,不一定有道。

这里还应当清楚,在修行义仁德道的时候,可以单方面的去修行,可以两者一起修,可以三者一起修,也可以四者一起修。比如单方面修行义者,可以通过布施财货,捐献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来实现,通过“寡欲” 来实现;单方面修行仁者,可以通过奉行不杀害、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贪婪、不嗔怒、不愚痴等十善来实现,通过“不害” 来实现;单方面修行德者,可以通过寻找一个偏僻安静的地方进行禅坐来实现,通过“致虚极,守静笃” 来实现;单方面修行道者,可以通过不执著一切言说戏论,通过“知不知” 来实现。

两者一起修行的时候,每一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同时选择义仁一起修,或选择义和德,或选择义和道,或选择仁和德,或选择仁和道,或选择德和道。三种、四种一起修行也是一样。

还有一种修行,又更进一步,它是通过部分和整体相结合来实现的。进一步说,于义中修行义仁德道,于仁中修行义仁德道,于德中修行义仁德道,于道中修行义仁德道。

什么是于义中修行义仁德道?在捐献了财货支助了贫穷之后,不因捐助而心疼自己失去了财货,是谓于义中修义;在捐献了财货支助了贫穷之后,不仗恃捐助而产生嗔怒而去害人害物,是谓于义中修仁;在捐献了财货支助了贫穷之后,不因捐助而反悔,不因捐助而向他人夸赞自己做了好事,是谓于义中修德;在捐献了财货支助了贫穷之后,不像他人炫耀我帮助了别人我这样做才是是最聪明的做法,是谓于义中修道。又在成就了大义之后,不图求一丝一毫的回报,不生丝毫自私的贪念,是谓于义中修义;在成就了大义之后,继而能够堪忍外界由财货引起的一切逼迫、损害、恼乱,是谓于义中修仁;在成就了大义之后,不因财货增加而喜,不因财货减少而忧,是谓于义中修德;在成就了大义之后,对财货等不生任何念想,不生有财无财、财增财减、有财光荣无财羞耻、财货有生有灭等任何念想,不再系缚财货,是谓于义中修道。

什么是于仁中修行义仁德道?在修行不杀乃至不痴等十善之时,为了万物不受伤害,能够捐献自己的财货乃至身命去保护万物,是谓于仁中修义;在修行不杀乃至不痴等十善之时,为了万物不受伤害,遵纪守法,坚守清净戒律,坚决不破丝毫戒律,是谓于仁中修仁;在修行不杀乃至不痴等十善之时,不因自己有了仁心后受到他人的尊敬而产生沾沾自喜的心理,不去夸赞自己高尚的仁心,是谓于仁中修德;在修行不杀乃至不痴等十善之时,不像他人炫耀,我有仁我是大智者,是谓于仁中修道。又当自己圆满了仁心之后,能够不忘布施之法,能够财施法施众生,是谓于仁中修义;当自己圆满了仁心之后,不仗恃自己的仁心,不得意忘形又去做不仁之事,是谓与仁中修仁;当自己圆满了仁心之后,不因持戒而喜,不因破戒而忧,是谓于仁中修德;当自己圆满了仁心之后,不生有仁的念想,亦不生无仁的念想,是谓于仁中修道。

什么是于德中修行义仁德道?在静坐修禅的时候,能够抱一为天下式,对财货的增加和减少不生增减二想,是谓于德中修义;在静坐修禅的时候,能够抱一为天下式,对持戒和破戒不生二想,是谓于德中修仁;在静坐修禅的时候,能够抱一为天下式,对宠辱不生二想,能够宠辱不惊,不因得到功德而喜,不因失去功德而忧,是谓于德中修德;在静坐修禅的时候,能够抱一为天下式,对善法和邪法不生执著,清楚“国之福” 和“国之贼” 皆是楷式,是谓于德中修道。又当自己成就了巍巍功德之后,不依靠自己的善名去追求、去索取财货,是谓于德中修义;当自己成就了巍巍功德之后,不仗恃自己的善名去损害、逼迫、恼乱万物,是谓于德中修仁;当自己成就了巍巍功德之后,不因有了善名而沾沾自喜,不自伐其功,是谓于德中修德;当自己成就了巍巍功德之后,于其功德不生念想,做到燕处超然,是谓于德中修道。

什么是于道中修行义仁德道?在修不著万物万法的道的时候,不自见故明(义),是谓于道中修义;在修不著万物万法的道的时候,不自是故彰(仁),是谓于道中修仁;在修不著万物万法的道的时候,不自伐故有功(德),是谓于道中修德;在修不著万物万法的道的时候,不自矜故长(道),是谓于道中修道。又当成就了大器圆满了圣道之后,舍念清净,不执著义和不义,是谓于道中修义;当成就了大器圆满了圣道之后,舍念清净,不执著仁和不仁,是谓于道中修仁;当成就了大器圆满了圣道之后,舍念清净,不执著德和不德,是谓于道中修德;当成就了大器圆满了圣道之后,舍念清净,不执著道和不道,是谓于道中修道。

已经成就了义仁德道,已能自度,令自己脱离苦海、脱离生死、脱离烦恼、脱离不善之处,故当进一步救度苦难众生,我们来看看已经成就了圣道的圣人是如何运用善巧方便救度众生脱离不善,令其安置善处的。

《道德经》第五十七章有言: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圣人通过以身作则,奉行无为、好静、无事、无欲等善法,奉行义仁德道等善法,令民效仿其行,从而使民化解贪婪之心,使民好静从而远离十恶等害人害物之法奉行十善等正道,使民功德富有,使民拥有道之朴,使民一步一步成就义仁德道。

最后,总结一下。义仁德道,是《道德经》的中心思想,《道德经》全文八十一章,每一章都是围绕着义仁德道来展开的,或单单讲述义仁德道,或者几个合在一起讲述。本文浅谈义仁德道,希望大家对此有一个初步的理解,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能够更好的理解《道德经》。

(供稿: 拾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