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从历代县志风俗卷看,与其他江南市镇一样,历史上的昆山是一座“信巫鬼、重淫祀”的城市,每年举行各种规模大小不等的风俗活动三十余场,而在众多地方风俗之中,“朝白塔”则以一种独特的风俗形式被保留至今。“朝白塔”风俗是旧时昆山的一大游事,每年农历八月十八,乡民百姓纷纷在昆山东门外的青阳港观潮,而这项传统风俗又与玉柱塔、龙王庙产生了微妙关系,时至今日,“朝白塔”已然从地方风俗演变为庙会活动。鉴于此,本文通过对地方志中关于“朝白塔”风俗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归纳,并梳理出该传统风俗的历史沿革及庙会风俗,同时针对“朝白塔”庙会在当代社会情境下的开发做一探讨,为传统庙会文化更好融入社会文化提供思考模式。 一、成因与传说 一般来说,观潮风俗起源于汉代,兴盛于两宋,南宋开始人们便把农历八月十八定为“观潮节”。陈果夫在《中华风俗历》中说:“近代八月十八,海宁观潮,已经成为浙中一带的习俗,而且通称此日为潮生日或者潮头生日……如松江在浦口观潮,常熟在釜山观潮,昆山在新洋港观潮,太仓在张泾观潮,璜泾在清殿或钱泾口观潮,平湖在乍浦观潮等等,都是如此。”那么,大潮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是自然原因,通常认为,潮汐现象是在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下而形成的,每年八月十五日前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几乎在一直线上,此时引力最大,潮汐最强,而且东部沿海城市在夏秋两季东南风偏多,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海潮进入狭窄的河道后潮水上涨,形成了气势磅礴的大潮。同样的,昆山新洋港(青阳港)大潮亦是类似成因,唯一不同的是潮水自浏河口进浏河后便一路向西流入昆山境内,潮势虽不远及钱塘江大潮,却足以令人狂欢不已,观者如潮。其次是人为因素,青阳港大潮虽然是一个自然现象,但与人类活动仍有紧密联系。江南的河道大多属于淤泥质,如果长期不疏浚便无法疏泄太湖之水,因此对河流的疏浚成为了江南地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北宋以后,昆山县令加大了对河道的整治力度,到南宋绍兴年间开始出现了海潮,正如方志记载:“昆山虽近江海,自古无潮汐。绍兴中,始有潮至于县郭。” 可惜的是,随着海岸线日渐东移,内河航道逐渐淤塞,潮水不复再来。综上可知,昆山青阳港大潮起始于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结束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 ,但其风俗却以庙会形式一直延续至今。 绍兴以后,乡民百姓始终沿袭着“西津观潮”的传统风俗,据淳祐《玉峰志》记载:“八月望,西津观潮,官设酤于问潮馆,彩旗迎潮,观者如堵。” 在祭祀活动十分兴盛的宋朝,当时的观潮风俗已经展现出“设酤于馆,彩旗迎潮”的地方特色。那时的观潮风俗,除其本身潮水的蔚为壮观、气势磅礴外,还附加着一件极具神秘的事件——“潮过夷亭出状元”。淳熙年间,一位道人留下了这段谶语,侍御史李衡亲耳听闻后非常惊异便上报给昆山县令叶子强,于是,叶知县在丽泽门外驷马桥西建造了一座“问潮馆”,并把这段谶语刻在馆内,“至是,潮忽大涌,远过夷亭,明年甲辰科,卫泾大魁天下”。 自此以后,问潮馆经多次修建,史载: 淳祐十年,知县项公泽修。明景泰三年,知县吴昭复修。弘治初,潮复连岁维亭,于是毛文简、朱恭靖、顾文康连次大魁,有五科三状元之验。嘉靖二十二年,知县宋伊复鼎新之。 明代吴县进士黄暐总结了多个“潮过夷亭出状元”的例子,他在《蓬窗类记•科第纪》认为:只要每次潮水到达夷亭,苏州便能出状元。 正是因为如此灵验的事件,所以在每次乡试之时,县令都会摆酒设宴为参加应试的学子践行,期望昆山学子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总之,气势磅礴的青阳港大潮与“潮过夷亭出状元”的神奇事件,使得昆山乡民每逢八月十八都要参加“西津观潮”活动,而这种群体性行为不仅仅是为了观赏壮观的自然景象,在某种程度上说,它还包含着古代平民百姓对科举的向往和推崇,希望借此灵验传说实现自身的科举之梦。 二、白塔与庙会 纵览方志有关记载,笔者发现,作为昆山传统风俗,青阳港观潮在宋元及明前期通常被称为“西津观潮”,明万历以后该风俗便称作为“白塔观潮”,风俗名称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地标建筑的改变,前者是以青阳港的西津为坐标,后者是以万历九年(一说元大德八年) 所建的玉柱塔为基本标志。 据康熙年间《昆山县志稿》记载: 玉柱塔,在宾曦门外,旧有望江庵,僧本源开山。明万历九年,僧本源募建。时台使、郡邑之长及通邑巨室皆有助,而中丞李同芳为领袖,越十有五载而告成,后渐圮。 由此可知,玉柱塔是由本源募资修建而成,又因其色白,故称“白塔”。玉柱塔建成后,宛如一派仙阙美景,尤其是“玉柱朝霞”被历代文人列为“玉峰八景”之首,清邑人潘道根有诗云: 朝暾开处海云生,突兀浮屠入眼明。人在长春桥上立,迷离烟树送江声。塔影斜光在眼中,赏游东海又偏东。年来砚匣光眼尽,难写朝暾一柱红。 需要说明的是,在《嘉靖昆山县志》曾记出现一地名“白塔港”,这里的白塔港与玉柱塔毫无关系,其位于昆山北部,处于张家港、新塘河、茆沙塘三河交汇地带。万历以后,僧本源修建的玉柱塔经过多次翻葺,据方志记载: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正月,僧人无闻募资修建玉柱塔,崇祯二年(1629)僧人寂然再修。清乾隆年间,乡民准备集资重修玉柱塔,后因资金不足而未能修成,同治元年(1861)八月,玉柱塔被太平天国烧毁。1936年,乡民在“港头见有巨木一根现于水面” ,经辨识为白塔塔心木,于是就留在半茧园内作为纪念。至此,历经三百多年的玉柱塔最终湮灭在历史长河中,而“白塔头”的称呼与“朝白塔”的风俗却被延续了下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历代方志中,无论是元大德八年还是明万历九年的始建年代,望江菴始终与玉柱塔一同出现,它没有作为独立的庙宇被列入方志的寺观庙宇卷中,而且玉柱塔除望江菴之外也没有与其他庙宇发生关联,可是在当代却出现了一座历史悠久的白塔龙王庙,原因何在?我们知道,在地方传统语言习惯中,一座庙宇即使已经有了规范性称呼,百姓仍会把具有代表性的对象作为常用称呼,例如望江菴所供奉主神为龙王,主司分水,于是便可称为“分水龙王庙”,又同时建有玉柱塔(俗称白塔),故称“白塔龙王庙”。如此,正名望江菴反倒被俗称白塔龙王庙所取代,并一直流传了下来。近代以来,龙王庙在日军侵华时被毁,1945年当地田保阿松出资重建,解放时(1949)已残破不堪。建国后,龙王庙在“破四旧”的活动中被拆除,当地信众将神像安奉在砖窑洞内,文革期间一切活动消声灭迹。改革开放以后,信众又组织起人力、物力在今白塔老街附近建起平房一间,数年后建起大殿一座。2002年经市政府批准,由昆山市道教协会负责移地重建,2004年重建工程竣工并举行开光大典。 如果说,在玉柱塔未建成以前,所谓“西津观潮”更多地是指对昆山观潮风俗的基本描述,那么万历九年以后,随着玉柱塔与龙王庙的修建而成,象征观潮活动的地方风俗便逐渐从传统中脱离出来并努力向宗教上靠拢,久而久之,这种传统风俗就转变为庙会活动,形成了“白塔观潮”的宗教形式——“朝白塔”庙会。 作为一种地方风俗,“朝白塔”的初衷是在每年八月十八的东门外“白塔头”观潮,然而随着两座地标性建筑的相继建成,观潮风俗显然具有宗教的“朝拜”意味。乡民认为,农历八月十八出现大潮的原因在于这天是潮神生日,而在观潮期间产生与祭祀潮神有关的活动也十分正常,于是传统风俗与宗教活动由此关联起来。凭借宗教庙会展现出民众对神灵的尊崇,而龙王庙亦借此增加民俗文化的内涵,扩大自身的影响力。那么“朝白塔”庙会风俗又展现了哪些江南地方特色呢?昆山籍进士李清凤在《见真草》中记述曰: 八月十八大潮生,娄江澎湃势纵横。问潮馆阁谁经营?惟有白塔左右争先放棹行。愚夫愚妇惯积诚,时通八蜡报秋成。神佛相将远近迎,从来盛世定无争。蚩蚩底事贾强勍,瞥见画船树旆旌。管弦呕哑杂潮声,又见龙舟拍浪轻。涛头飞去若点睛,两岸人声震一城。声声不绝有鼓钲,冯夷目炫海若惊,直使潮生水不鸣。吁嗟乎!鹿城地瘠民惰耕,嬉游无度忘呼庚。更有猾吏与刁氓,时杂优伶唱而庚。潮兮,潮兮!我欲吐气与尔喷薄解宿醒,又欲趁尔挂帆天上当骑鲸,霓裳法曲冠上清。留取人间颂盛明,一洗尘世琵与筝。 又据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史志记载: 犹忆民初时,昆山乡民每届农历七月十八,有“朝白塔”之举。红男绿女,来于玉龙桥畔。河中龙船、船拳荡漾显技,鼓乐喧天,颇极一时之盛。时过境迁,今曰白塔港头,已成荒郊牧场。“朝白塔”一说只成历史陈迹矣。 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发现“朝白塔”庙会除了观潮传统和宗教活动外,一般还有神像巡会、江南丝竹、会船、戏曲、马灯、船拳、十番、龙舟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这些风俗与宗教庙会相结合,吸引了一大批信众前来朝拜敬香、观潮礼神,与此同时,明清时期,由于小商品业与手工业的高速发展,促进了庙会中贸易活动的进一步繁荣,明中后期,庙会的宗教色彩日益淡化,集市功能逐渐凸显,使得庙会现场热闹非凡。可是,“朝白塔”庙会虽然游人如织,香火很盛,收入不错,但又因其成本极高,花费巨大,使得利润微薄,可即便如此,地方民众还是每年要依照惯例举行这类庙会风俗活动,史志云:衍为年例。 三、现状与问题 如前所述,白塔观潮逐渐从传统风俗转变为庙会活动,这一转型促使其借助宗教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而得以延续下来。关于近代“朝白塔”庙会的发展情况,笔者对当地参加过庙会的老人进行了简要采访 ,总结出如下内容:“朝白塔”庙会主要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1949年至2002年,第二阶段是从2002年至今。第一阶段期间,龙王庙虽然在“破四旧”中被拆除,但其风俗却被保留了下来,神像在砖窑洞时期,乡民通常要做一件与“守岁”相类似的事,名为“坐菩凳”,意为从农历八月十七晚上开始一宿不睡觉,直至八月十八下午活动结束。这一天一夜所能做的除了传统烧香拜神之外,还有就是小规模的宣卷活动,主要以《龙王经》为主。据老人们回忆:当时庙会是由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乡民百姓大多会解囊相助,在那时,一般都是几分几角,但人数却过万人,收入也有两三千之多,可这依旧是入不敷出,所以在庙会活动的前后通常会以村为单位进行挨家挨户收钱,活动前的收取是为了预先支用,活动后的收取则是为了弥补开销。总之,20世纪中后期的“朝白塔”庙会主要以最简单的烧香拜神为主,民间文艺活动早已是远不如从前。 进入21世纪,随着龙王庙的恢复重建,“朝白塔”庙会又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2002年以后,庙会活动的组织者从乡民转变为庙宇,民众成为了重要的参与者。在每年农历八月十八,除传统烧香拜神、民间宣卷外,龙王庙通常会组织舞龙、舞狮、戏曲等文艺活动,来自昆山、太仓等地的信众约三四千人,收入三万多元。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与第一阶段不同,第二阶段的“坐菩凳”传统已经不存在,取而代之的仅是八月十八日的一天活动,而且无论庙会收支是否平衡都不会再有以村为单位进行收钱,一切盈亏皆由庙宇自行承担。根据皮庆生的观点,在祠神社会中存在着宗教性功能、从娱神到娱人、经济性功能等三大功能 ,其中庙会经济性功能往往被商贾认为是存在着巨大商机,尤其是明清以后,大量的商贾逐渐加入庙会中来,致使庙会具有集市的社会功能,这里笔者无法从有限的史料中窥探出当时“庙市”之盛况,但就从如今的“朝白塔”看,位于龙王庙南侧的春晖路两旁都会自发地搭建起几百家临时商铺,出售服装、百货、食品等,总长度超过一千米,而这种现象恰恰体现了庙会所具有的集市形式,为当代庙会的经济性功能提供有价值的案例。 从上述情况看,“朝白塔”庙会虽然历史悠久,衍为年例,但由于是民间自发组织起来的活动,受活动场地、辐射范围等种种因素限制,一些问题在庙会的传播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大方面:其一,活动形式简单,内容单一。与传统相比,1949年以后的“朝白塔”庙会活动非常简单,仅延续了烧香拜神、舞龙舞狮、宣卷戏曲等文艺活动,那些会船、马灯、龙舟等极具地方传统风俗特点的活动都已经不再出现。当代庙会活动仍是以烧香拜神为主,而这种形式既不利于环境保护,又让人觉得内容枯燥单一。其二,缺乏有效管理,秩序混乱。庙会是民间自发组织起的集会活动,乡民百姓是活动的主体。庙宇与参与者不能进行有效沟通,导致各环节在衔接上出现问题,使整场活动无法流畅进行。对广大民众而言,在传统庙会能看到民间文艺表演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这就会使愈来愈多的民众前来观看,人潮不断涌入庙内,增加了庙会活动的安全隐患。正如前文所述,临时搭建的商铺也会导致道路拥堵不堪,这种“庙市”虽然可以聚集人气,体现庙会现场的热闹非凡,但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所谓的“热闹”也暗指庙会因缺乏有效管理,秩序混乱的一种表现。三是文化元素较少,层次较低。“朝白塔”庙会是最为传统的烧香拜神活动,虽然其间伴有民间文艺表演,但舞龙舞狮、宣卷戏曲是最为常见的节目,与历史上的庙会盛况相比,仍存在文化元素上的巨大差距,同时民间文艺常与老年人的喜好相符,所以“朝白塔”庙会所吸引的大多是最广大的基层信众,这样一来,与其他当代庙会 相比,在文化元素与层次上就更加显得略逊一筹。 总体来说,“朝白塔”庙会风俗虽然是历经千年薪火相传,但这种传承却十分脆弱,也就是说,这种庙会始终停留并传播于在乡村社会,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朝白塔”庙会已经开始出现了下滑且极很有可能会在未来消失殆尽 。因此,如何让庙会文化更好地从融入社会大文化之中,成为了当代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 四、开发与意义 “朝白塔”庙会作为昆山地区的传统风俗,对乡民百姓的社会生活有着深远极为的影响。基于上述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这一项传统庙会风俗的开发做一浅要探讨,为传统庙会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文化提供一些思考模式。 第一,入选昆山市级“非遗”名录,激发民众的传承热情。历史上的昆山,每年要举办宗教民俗活动约三十多场,其中规模最大的就是三月廿八东岳诞、四月半朝山王、八月十八朝白塔。现如今,“朝山王”早已消失在历史中,仅存“东岳诞”与“朝白塔”,前者已经于2010年被纳入第三批昆山市级“非遗”名录,后者却一直在昆北(塘北)的民间流传着并表现出“日渐衰微”的状况,因此对“朝白塔”庙会的保护迫在眉睫!笔者以为,可以将该庙会纳入“非遗”名录,凭借政府统筹协调的社会职能,充分调动起社区、乡村的文艺活动,并给予一定人力、财力和制度的保证,从而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激发民众的传承热情。与此同时,“东岳诞”与“朝白塔”也展现了昆南和昆北地区的风俗特色,让昆山地方传统风俗在庙会中展现其多样风采,促使提炼出庙会中文化元素并向文化庙会上进行靠拢,这样既丰富了民众的社会生活,又提高了庙会的文化内涵与文化层次,使之更好地融入进社会文化之中。 第二,充分利用白塔公园的基础设施,为庙会的民俗活动提供场地支持。庙会活动是一种全民参与的宗教民俗活动,它由原来单一的宗教祭祀转向为集祭祀、娱乐、贸易、交流等多元化的形态,并且具有了广泛的民间性,这样就容易得到广大民众的高度支持和积极参与,所以仅凭龙王庙内有限的场地是无法满足数千人的集体活动,因此必须借助白塔公园内更为开阔的场地,对参加活动的民众进行宗教和民俗的双向分流,降低庙会期间的安全隐患。一是利用公园内的古戏台进行系统演出,既可以上演宣卷、戏曲等原先的庙会节目,还能增加昆曲、民歌、跳板茶、打连厢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展示。二是科学划分公园广场内的区域,文艺表演区可以选择表演一些大型文艺活动,如舞龙舞狮、荡湖船等,美食小吃区设置爊鸭、青团子、袜底酥、海棠糕等特产摊位供参加庙会的民众进行选购,传统技艺区可邀请徐庆生、倪小舟等传统艺人展现微雕和竹刻作品。 第三,有序开展宗教活动,营造“朝白塔”庙会的宗教氛围。作为庙会本身而言,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宗教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宗教场所与宗教仪式为庙会活动的热闹开展提供了某些显性和隐性的支持,然而随着庙会规模和内容不断壮大与充实,其发展方向也不断面向社会,走进民众,这种以宗教为核心的庙会逐渐淡化了宗教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意味,最终使宗教活动成为了庙会的重要组成,因此在“朝白塔”期间有序地开展宗教活动是一项十分必要的程序。如今,白塔龙王庙为满足日常宗教活动,已经组建起了以青年道长为核心的法务团,专门从事道教科仪与斋醮道场,开展宗教活动已具备充足条件。通过举行宗教活动,尤其是道教祈福活动,一方面极大地满足了当地信众的信仰需求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出“朝白塔”庙会的良好宗教氛围,推动“庙外民俗,庙内宗教”基本模式的建构,以此进一步双向分流,疏导民众,为庙会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安全保障。 第四,积极引导商贩纳入庙会管理,使临时市场正常化、有序化。正如前文所述,“朝白塔”庙会吸引了大批信众前来参加,对商人们来说,数以千计的民众被认作是存在着巨大商机,而这就导致了在龙王庙周边搭建起临时商铺占道经营的现象,数百家临时商铺,虽然不符合管理规定,但他们只发生在农历八月十八这一天,一天的零时商铺与数百家的规模,对城市管理者而言,这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全部清理完成,因此,只有对其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并尝试纳入庙会活动的管理范围。这样一来,既能保证民俗活动的原汁原味,体现出庙会“逛”、“轧”等特征,又能确保整个庙会期间集会市场正常有序。 通过上述四种方式,一方面对广场科学合理的规划以及对临时商铺的管理,使得整场庙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并且也扩大了庙会的影响力和辐射范围,使得原本杂乱的庙会集市变得有序化、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纳入市级“非遗”的方式,进一步保留并展现了“朝白塔”庙会的原始风貌,让庙会真正回归到最初的传统模式,同时深挖并融入地方特色民俗,以此丰富“朝白塔”活动的文化内涵,提高了庙会的文化层次,丰富民众的社会生活,最终致使其向社会主流文化进行提升与转型。 岁月流转,日月穿梭。历史悠久、底蕴丰富的“朝白塔”庙会在历代民众传承过程中展现出灿烂多彩的民俗风貌,通过对其在当代的重新包装与价值提升,使得古老的庙会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让其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感谢作者供稿,原文曾发表于《文化昆山》2015年第5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