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吴筠的生命哲学思想初探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唐代著名道士吴筠(?-778),字贞节(一作正节),华州华阴(今属陕西)人。为上清派宗师潘师正之再传弟子。著有《玄纲论》、《神仙可学论》、《形神可固论》等,对于维护道教传统的长生成仙信仰着力颇多。本文拟对吴筠的生命哲学思想进行探讨,以此来窥见道教信仰的理论基础之一斑。

吴筠认为,人是“剖道之一气,承父母余孕,因虚而生立有身”的。其过程依次为“有一附之,有神居之,有气存之”,然后形体才能完备。在形神关系问题上,吴筠主张形生于神。他说:“块然之有,起自寥然之无。积虚而生神,神用而孕气,气凝而渐著,累著而成形,形立神居,乃为人矣。”虽然形生于神,但对人的生命来说,二者同样重要。形体若朽败,神无依托之所,生命也就不存在了。吴筠说:“人之所生者神,所托者形”;又说:“形气者为性之府,形气败则性无所存。性无所存,于我何有?”因此,应该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乃人之常情。但人们一般不得不痛苦地承认:有生必有死,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道教的独特之处就在于揭橥“我命在我不在天”,认为一个人遵循某种修炼法则就能“与天地齐年,与日月同寿”。吴筠对此深信不疑,并从理论上进行论证。他首先从“有”、“无”的统一来论证长生不死的可能性。他说,万物都是由“道”从虚无中创造出来的,“道”既然“能自无而生于有,岂不能使有同于无乎?有同于无,则有不灭矣。”人的形体是“有”,通过“炼形为气”,“炼气为神”就能“与无同体”、“与道同一”,从而长生不死。有人向他发难道:“道本无象,仙贵有形,以有契无,理难长久。”他辩解说:“夫道,至虚极也,而含神气,自无而生有。故空洞杳冥者,大道无形之形也;天地日月者,大道有形之形也。”这就是说,“道”既可以无形,也可以有形。“以无系有,以有合无,故乾坤永存而仙圣不灭。……是以炼凡至于仙,炼仙至于真,炼真合乎妙,合妙同乎神,神与道合,即道为我身,所以升玉京、游金阙,能有能无,不终不殁,何为理难长久乎?”

其次,他又用阴阳理论来论证长生成仙的可能性。他吸取传统的“阳主生,阴主杀”思想,提出:人体纯阳则长生而成仙,纯阴则死亡而为鬼。他说:“阳与阴并而人乃生。魂为阳神,魄为阴灵,结胎运气,育体构形。然势不俱全,全则各返其本。故阴胜则阳竭而死,阳胜则阴销而仙。”阴阳的消长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心澹而虚则阳和袭,意躁而欲则阴气入。”众人多欲有为,实际上是“以阴炼阳”,故“自壮而得老,自老而得衰,自衰而得耄,自耄而得疾,自疾而得死。”而“道者”“精思静默,潇洒无欲”,实际上是“以阳炼阴”,故能“自老而反婴,自浊而反清,自衰而反盛,自粗而反精,自疾而反和,自妖而反寿,渐合真道而得仙矣”。吴筠指出:“有纤毫之阳不尽者,则未至于死;有锱铢之阴不灭者,则未及于仙。仙者超至阳而契真,死者沦太阴而为鬼,是谓各从其类。”这种以阴阳的不同来说明人成仙、为鬼的分殊的思想,在晚唐五代道教学者那里得到了充分的发展。杜光庭说:“世之得道者,炼阴而全阳,阴滓都尽,阳华独存,故能上宾于天,与道冥合。”彭晓认为,九地之下无阳精而纯阴,九天之上无阴精而纯阳,修积阴之气者则入地而为鬼,炼纯阳之道者则上天而为仙。《钟吕传道集》亦谓:“纯阴而无阳者,鬼也;纯阳而无阴者,仙也;阴阳相杂者,人也。惟人可以为鬼,可以为仙。”这些思想大概就是道教内丹学“阳神”、“阴神”理论的滥觞。

吴筠在论证了长生可期、神仙可致后,又阐述了什么样的人才能得道成仙。他首先对“仙必有骨,无骨不可学仙”的说法表示赞同,认为:“夫工者必因其材而施乎巧,学者必有其骨而志乎道。故冰不可镂,愚不可仙,自然之理也。所以神不清、骨不峻者,皆非禀阳灵之气也。非禀阳灵之气者,必无慕仙之心也。苟有慕仙之心者,未有不夙挺夫仙骨者也。”其次,吴筠又指出,禀有仙骨者,还必须修学才能真正成仙。他说:“有骨而不学者,亦如有材而无工。故金藏于矿也,不冶而为石;道在于人也,不炼而为凡。”不过,吴筠又承认存在着一些特禀异气、不待修学而自然可以成仙的人。这些人中,一部分是古代的圣贤:“尧舜周孔伊吕昔诸圣贤,皆上擢仙职。”另一部分人则是“至忠至孝、至贞至廉、有大功及物者”:“比干剖心而不死,惠风溺水而复生,伯夷、叔齐、曾参、孝己,人见其没,道之使存。如此之流,咸入仙格,谓之隐景潜化、死而不亡。”综合起来看,吴筠在成仙问题上的观点是:有的人自然可以成仙,有的人可学而致仙,有的人则永无成仙的可能。吴筠的这种划分法,与他把人分为“睿哲”、“顽凶”和“中人”三类,在思想上是紧密相连的。吴筠认为,人的品性决定于其出生时所禀受的阴阳之气。他说:“阳以明而正,其粹为真灵;阴以晦而邪,其精为魔魅。故禀阳灵生者为睿哲,资阴魅育者为顽凶。睿哲惠和,阳好生也;顽凶悖戾,阴好杀也。或善或否,二气均和而生中人。……睿哲不教而自知,顽凶虽教而不移,此皆受阴阳之纯气者也,亦犹火可灭不能使之寒,冰可消不能使之热,理固然矣。”这明显继承了孔子“唯上智与下愚不移”的思想。可见,吴筠所谓不学而自然成仙者,即是“睿哲”之类;毫无成仙希望者,即是“顽凶”之类;修学可成仙,不修不能成仙者,即是“中人”之类。

吴筠指出,人们绝大多数是“中人”。针对“中人”,他阐述了成仙的途径。在他看来,人是依靠自身体内的精气神而生存的,若要长生成仙,就必须注意精气神的修练。他说:“人之气与精、神,易浊而难清,易暗而难明,知之修练,实得长生。”又说:“夫人生成,分一气而为身,禀一国之象,有气存之,有神居之,然后安焉。……奈何人得神而不能守之,人得气而不能采之,人得精而不能反之,己自投逝,何得怨天地而不佑?”那么,人如何才能保养精气神呢?吴筠认为,关键在于保持心的虚静,因为“心动则形神荡”。而要做到心静,首先必须“恬澹无为”。吴筠说:“夫形动而心静,神凝而迹移者,无为也;闲居而神扰,恭默而心驰者,有为也。无为则理,有为则乱。”其次,必须去除情欲。吴筠把心躁动的原因,主要归结为情欲。在他看来,人之所以不能长生久寿,也就在于情欲的侵扰。他说:“万物剖氤氲一气而生”,“天得一自然清,地得一自然宁,长而久也;人得一气,何不与天地齐寿而致丧亡,何也?为嗜欲之机所速也。”因此,立志修道者就应该“泰然忘情”,把一切毁誉得失置之度外。他说:“道之所至忌者,淫杀阴贼,此诚易戒。至于小小喜怒,是非可否,人之常情,甚难慎也,都不欲有纤芥之事关乎方寸之中。虑静神闲,则邪气不能入;我志不扰,则真人为俦。”他甚至认为,哪怕是生活必需的衣食,也应该委心任运,听其自然,随分而安。他说:“夫目以妖艳为华,心以声名为贵,身好轻鲜之饰,口欲珍奇之味,耳欢妙美之声,鼻悦芳馨之气。此六者,皆以败德伤性,纕以伐其灵根者也。故有之即可远,无之不足求。惟衣与食,人之所切,亦务道者之一弊耳。然当委心任运,未有不给其所用,……必在忘其所趣,任之自然耳。”总之,修道者“黜嗜欲,隳聪明,视无色,听无声,恬澹纯粹,体和神清,虚夷忘身”,便能“合至精”,“复与道同”。吴筠又探讨了人产生情欲的根源。他认为,人禀道而生,具有至静的本性,但由于外物的感诱,性遂变为情。他说:“性本至凝,物感而动”,“性动为情,情反于道,故为化机所运,不能自持也。”因此,可以说“生我者道,灭我者情”。那么,有没有办法除情复性呢?吴筠认为,性“既习动而播迁,可习静而恬晏。……是以将躁而制之以宁,将邪而闲之以贞,将求而抑之以舍,将浊而澄之以清,优哉游哉,不欲不营。然后以玄虚为境域,以澹漠为城阙,以太和为宫观,以寂照为日月,惟精惟微,不废不越,行如是,息如是,造次于是,逍遥于是。习此久者,则物冥乎外,神鉴于内,不思静而已静,匪求泰而弥泰,即动寂两忘而天理自会矣。故履霜乃坚冰之始,习静为契道之阶。”

上述习静功夫仅为心性修练,而在吴筠的心目中,理想的得道者应该“性彻”、“形超”,形神俱妙。因此,吴筠认为,修道之士不仅要保持心的虚静,还要能够使体内的气运行不止,以使形体永固。他说:“心不宁则无以同乎道,气不运则无以存乎形。形存道同,天地之德也。”“故通乎道者,虽翱翔宇宙之外,而心常宁;虽休息毫厘之内,而气自运。” 这实际上是重申道教传统的形神双修思想。因此,他一方面指出只知养形、不知宝神是不正确的,认为“不知宝神者,假使寿同龟鹤,终无冀于神仙矣。”另一方面,他又批评轻视炼形者说:“若独以得性为要,不知炼形为妙者,所谓清灵善爽之鬼,何可与高仙为比哉!”吴筠的这种思想,在内丹家那里则表述为“性命双修”。吕洞宾在其《敲爻歌中》说:“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达命宗,迷祖性,恰似鉴容无宝镜;寿同天地一愚夫,权握家财无主柄。”这与吴筠的上述思想是完全一致的。

在修炼次序问题上,吴筠主张先修心性后炼形。他说:“道虽无方,学则有序。故始于正一,次于洞神,栖于灵宝,息于洞真,皆以至静为宗,精思为用,斋戒为务,慈惠为先。故非至静则神不凝,非精思则感不彻,非斋戒则真不应,非慈惠则功不成。神凝感彻、真应功成者,是谓陟初仙之阶矣。然后吐纳以炼脏,导引以和体。”这里所谓“至静”、“精思”、“斋戒”、“慈惠”皆属于心性方面的事,“吐纳”、“导引”则属于形体方面的事。吴筠明确主张前者事毕方致力于后者。这与后世全真道“先性后命”的思想也是基本一致的。

综上观之,吴筠的生命哲学紧紧围绕着长生成仙这个主题而展开论述,构造了一个完整的仙学理论体系。其中既有总结、深化前人思想的部分,也有阐述自己独特见解的部分。结合道教史来看,在唐代普遍重视外丹、炼丹服药蔚成社会风气的情况下,吴筠强调唯有修炼自身的精气神才有长生成仙的可能,是有着重要意义的。正是在吴筠等理论先驱们的倡导下,唐末五代内丹术渐次兴起,并最终取代外丹术而成为道教炼养方术的主流。此外,吴筠提出的“守静去欲”等主张,则对宋代理学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