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做个真人有多好,为何道教修道要做真人而不是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入道多年,我们一直在谈修道、学道、弘道、证道,那么“道”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能说出很多解释,但是没有一个解释事近乎全面准确的。历朝历代祖师大德对于“道”都做过诠释,但是具体是什么?没人能说的明白,即便是我们的道祖太上老君对“道”的描述也是“吾不知谁之子,像帝之心”、“吾不知其名,强字曰道”、“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等等,也只是对“道”的状态进行了描述,并没有明确指出。

我们都知道“道”是道教的最核心信仰也是最高信仰,它既是宇宙存在的本体,也是自然与社会运行的法则,同时也是道教追求的至高目标。道教提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观念就是要达到“与道合真”的状态。但是如果要用一个字来诠释“道”的真意,我认为这个字就是“真”,修道就是修真。

修真之名,古已有之,俗曰修道。它囊括了动以化精、炼精化炁、炼炁化神、炼神还虚、还虚合道、位证真仙的全部修持过程。何谓真?真乃真人之业位,真乃真仙。真人乃修道人的最高境界,修持者均应胸怀大志,高瞻远瞩,终生勤奋,刻苦修持,德功并进,以求达到真人、真仙的上乘境界,故曰修真。  

现代我们对“真”的理解一般与“假”相对,指与客观事实相符合,如真诚、真谛、真挚、真心、认真等。我们平时常说,这人比较真,这人比较假。这里真就是真诚。这人做事比较认真,就是细心,不留一点瑕疵。但是道教提到的“真”并不是仅仅指这个,它包含更为高深广奥的深意,比如老子就提倡返璞归真,像婴儿般的纯真。

一、道教经文中的出现的“真”

《老子妙真经》中有“自然者,道之真也”。此处的“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而然的本性。《本际经》云:“我之真身,清净无碍”。《玉纬经》云:“真淳坚也,谓体无秽杂,常住疑然”。《自然经》云:“导末归本,本即真性”。

《云笈七签·卷三十·禀生受命部二》有“五因者,是五神也;三道者,是三真也。夫五神,天之魂;三真,道之炁”。明确认为“真”为道之炁。

太上道祖的《道德经》中“真”出现了三次,“建德若偷,质真如渝”,“修之于身,其德乃真”,“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河上公道德真经注》中多次用“真”字来诠释“道”。比如“浑兮其若浊。河上公认为浑者,守本真,浊者,不照然”、“绝巧弃利。绝巧者,诈伪乱真也”、“见素抱朴,见素者,当抱素守真,不尚文饰也”、“绝学。绝学不真,不合道文”、“其精甚真,言道精气,其妙甚真,非有饰也”、“故知足之足,守真根也”、“博者不知。博者,多见闻也。不知者,失要真也”。

许慎《说文解字》认为“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说“‘真’,仙人变形而登天也。此真之本义也。经典但言诚实。无言真实者。诸子百家乃有真字耳。然其字古矣。非仓颉以前已有真人乎。引伸为真诚”。许慎《说文解字》对于真的解释应该出处于《庄子》。而段玉裁认为真就是真诚之意。

《庄子》最先出现了关于“真”的集中讨论,据统计,“真”字在《庄子》共出现了66次。关于什么是“真”?《庄子杂篇·渔父》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屯,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其用于人理也,事亲则慈孝,事君则忠贞,饮酒则欢乐,处丧则悲哀。忠贞以功为主,饮酒以乐为主,处丧以哀为主,事亲以适为主。功成之美,无一其迹矣;事亲以适,不论所以矣;饮酒以乐,不选其具矣;处丧以哀,无问其礼矣。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自然不可易也。故圣人法天贵真,不拘于俗。愚者反此。不能法天而恤于人,不知贵真,禄禄而受变于俗,故不足。惜哉,子之蚤湛于伪而晚闻大道也”。

《庄子内篇·大宗师》并且提出了“真人”的观念。不同于“逍遥游”中超乎人世的神人形象,“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真人的描述更倾向于道德性,“何谓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也若此”。并列出“真人”的特性“不知说生,不知恶死。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真人其实是“道”的理想人格的化身,需要借助“道”才能够实现达成进入水中而不沾湿,进入火中而感觉不到炙热的神异状态。

二、“真”与“真人”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发

随着黄老道家的发展与道教的产生,“真”与“真人”的概念得到进一步的阐发。据郑林、刘伟等编《<史记>新读》中就提到,秦始皇想要长生不老就对外宣称说:“我羡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日本学者吉川忠夫发现汉魏之际的禅让中再次出现了“真人”的观念1,《太平经》就将神仙分为六等: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并称:“真人主地”,为地上的代表者。宋代张君房《云笈七签•道教三洞宗元》“三清”条目中则将神仙分为九品,称:“太清境有九仙,上清境有九真,玉清境有九圣,三九二十七位也。”其中九仙为:上仙、高仙、太仙、玄仙、天仙、真仙、神仙、灵仙、至仙。

而在其后各类道教教派尤其是上清运动的形塑之下,“真人”明确成为修真得道或者说得道成仙之人,以紫阳真人周义山、紫虚元君魏华存为代表的男真女真进入到上清经的体系之中,并由此衍生出了各类仙真下降与神媒交接传授经书道法的仙传故事,这些手迹由六朝高道陶弘景整理记录在《真诰》之中,使得后人得以窥见当时真人的风采。“真人”的这一圣号不断丰富为“真君”、“天真”等多种说法,仙真内传也深刻影响到了六朝隋唐的文学创作,甚至在唐代道教世俗化地方化的过程中,关于女真的想象被文人在亵狭叙述中广泛使用。

与此同时,“真”也作为道教的代名词,南朝梁陶弘景《周氏冥通记》卷二:“所以真道不交乎世,神仙罕游人间,正为此耳。”

与“真”相关的经书体系与信仰观念也在这一时期形成。道教的经书被称为“真经”,如《老子》被称为《道德真经》,《庄子》被称为《南华真经》,《列子》被称为《冲虚真经》,还有《太上元阳上帝无始天尊说火车王灵官真经》、《太上说朝天谢雷真经》等等。

道教科仪的集大成者——陆修静祖师在这一时期整理道书,编撰《三洞经书目录》,创造了“洞真”、“洞玄”、“洞神”的分类方法,这一分类范式演变为“三洞四辅十二类”,并且长期以来作为道教经典的标准分类模式。三洞之中“洞真”地位最高,《洞真》者,“洞言通也”,“灵秘不杂,故得名真”。所谓“洞真”就是与真人真教相关的上清经典,《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有云“《洞真》之教,以教主天宝君为迹,以混洞太无元高上玉皇之气为本……《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

三、道教的“守真一”观念

《鬼谷子·本经阴符》有“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东晋葛洪祖师的《抱朴子》也有多次出现了关于“真一”的表述,在葛氏道的体系中,金丹一直是占据首位,但是“真一”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如《极言篇》“不得金丹,但服草木之药及修小术者,可以延年迟死耳,不得仙也。或但知服草药,而不知还年之要术,则终无久生之理也。或不晓带神符,行禁戒,思身神,守真一,则止可令内疾不起,风湿不犯耳。”以此说明守真一对于个人炼养的重要性。而且守真一也是沟通神灵的重要手段。如“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又如“守一存真,乃能通神”。上清经派将“真一”观念进一步细化,分为雌一与雄一,《登真隐诀》等文本有所涉及2。后世经典《高上玉皇本行经髓》中也出现了“灵宝清净真一不二法门”等说法,据卷末《传经源流》称,乃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广西柳州道士对处源路遇老翁传授。经文删戒三卷本《玉皇经》而成。《本际经》云:“真一妙智,自在无碍”。

四、唐宋内丹的肇兴再度诠释了“真”

早期道教中相对简略的“守真一”等存思炼养的观念为后世道教修炼的丰富化细致化打下基础,而“修真”也成为修炼的另一个名称。唐宋内丹的肇兴再度诠释了“真”。最重要的内丹经典之一《钟吕传道集》中多提到了“真气”对于身体的关键性,所谓“走失元阳,耗散真气,气弱则病、老、死、绝矣”,甚至在《论天地第三》中赋予其本体论的意涵,“真气造化成人,如天地行道,乾坤相索”。其他各类内丹书也将“真”组合成各种术语表达内丹修炼的元素、方式与阶次,如“真一”被视为身体中的元神或者元气,“真汞”意味离女日魂姹女,“真虎”为真气真水,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3。

“真”在内丹修炼中扮演了及其重要的角色,并且成为其修炼的目标。金丹南宗创始人张伯端祖师将自己的著作命名为《悟真篇》,所谓悟道成真。而北宗王重阳祖师更是直接将自己传道修炼的庵堂命名为“全真”,全真道之名由此兴起。“全真”即是全性保真,或全其本真之意。《庄子·盗跖》说“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三国嵇康《幽愤诗》:“志在守朴,养素全真。”《旧唐书·高祖纪》:“且老氏垂化,本贵冲虚,养志无为,遗情物外,全真守一,是谓玄门,驱驰世务,尤乖宗旨”。全真既是王重阳祖师对其修行教法的自我总结,更是其修行的目标。马丹阳祖师弟子晋真人在《重阳祖师修仙了性秘诀》中如此总结:“夫全真者,是大道之清虚,无为潇洒之门户,乃纯正之家风,是重阳之活计”。又所谓“夫全真者,合天心之道也。神不走,炁不散,精不漏,三者俱备,五行都聚,四象安和,为之全真也。诗曰:常行祖师教,日用老君心。炼就真如性,岂不是全真”(玄门杂宝十八问答)。全真道在王重阳祖师的创制与弟子七真的传道之下,经历元明清九百余年的历史,如今成为与正一道并立的道教教派,求真修真守真的信仰无疑在其中发挥了莫大的作用。

同样,正一道的“正一”二字,唐道士孟安排集《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第六”引《盟威经》对此做了详细介绍“‘正一’者,《盟威经》云:‘正以治邪,一以统万’”。“一以统万”的目标是“总摄一切,令得还真”。《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第六”曰:“正一者,真一为宗,太上所说”。《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曰:“第四正一者,真一为宗”。综上所述,我们基本可以认为正就是真,正一就是真一。

总而言之,“真”作为道教信仰体系中的一种状态,是对“道”和“自然”以及人的“本性”的一种诠释,反应了道教神仙信仰、经典文本、身心修炼等各个方面。将代表神仙的“真人”,代表经典的“真经”,以及代表路径的“修真”三者勾连起来,以“全真、真一”这一目标进行统合,最终达成信仰主体“人”的与“道”合同,与道合真。

注:

1[日]吉川忠夫,《六朝道教精神史》,王启发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年8月,页66-86。

2李小龙:《道教“真一”思想考》,《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4期,页35-42。

3中国道教协会,苏州道教协会,《道教大辞典》,北京:华夏出版社,1994年6月,页791—800。

(本文为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图片来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