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来源自网络
《道德经》一书充分体现了老子在“道”的基础上构建的自成体系的治国思想。
综观《道德经》,“圣人”一词在其中出现了30余次,如“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1(《道德经》第五章)等。过常宝认为“道家的理想是成就自己天人合一的境界,是自我的,但在《老子》中,‘圣人’往往与百姓或国家并出”,因此他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圣人”即君王的结论,并且指出“《老子》中明确出现了‘是以圣人’以及相似句子的共有二十余章”。2笔者同意过先生的观点,故而认为这二十余章(即第二、三、五、七、十二、二二、二七、二八、二九、四七、四九、五七、五八、六十、六三、六四、六六、七十、七一、七二、七七、七八、七九、八一章)都是老子关于如何治国的论述。何善蒙则对通行本《老子》中出现的“国”字进行了统计,分别出现在第十、十八、三六、五四、五七、五九、六十、六一、七八及八十章,共24次,这些章节亦体现了老子的治国思想。3根据两位学者的研究,我们已经可以认定《道德经》中有31章是在讲治国,约占《道德经》总篇幅之40%。
除了以上所说,此书还有很多章节亦是在讲治国,如第十七章云: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最好的时代,民众只是感觉到统治者的存在;其次,民众会亲近并赞美统治者;再次,民众会轻蔑侮辱统治者。好的统治者是“贵言”的,即不轻易发号施令。在这种统治者的治理之下,当事情办成之后,老百姓都会认为自己本来就是如此,而不会感受到任何来自统治者的压力。故而这一章也是在论述如何治国。因此,《道德经》直接论述治国的章节在全书中所占的比重远不止40%,在此不再枚举。故而严复称《道德经》为“言治之书”是很有道理的。
一般说来,老子治国思想的核心即无为而治。《道德经》第五十七章云: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生;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蒋锡昌先生认为“民多利器”应当作“人多利器”,并且指出“天下多忌讳”、“人多利器”、“人多伎巧”、“法令滋彰”四句都是针对国君来说的。4蒋氏的说法是正确的。正是由于人主的禁忌越来越多,权谋巧诈运用的越来越多,法令越来越森严,民众才会陷溺于贫困之中,国家才会愈加混乱,邪恶的事情才会接连不断,盗贼才会不减反增。面对如此之现状,老子借“圣人”之口道出了自己的治国理念:我无为,民众就会自我化育;我好静,民众自然会走上正确的轨道;我无事搅扰,民众自然会富足;我没有贪欲,民众自然会归于淳朴。因此,老子是基于当时的社会现状而提出“无为而治”的治国思想的,绝非无的放矢;“无为而治”也绝对不是要求当时的统治者无所作为,而是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所作为,即不妄为,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此章节还有一点需引起我们的注意,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老子的治国思想,全面认识《道德经》一书的性质至为关键。老子认为统治者的妄为会给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而统治者的无为则可以使人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因此可以说人民是老子治国思想的落脚点,在老子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这在《道德经》其他章中亦有体现。如第四十九章云:“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即理想的统治者不应该把自己的主观成见作为评定是非好坏的标准,而是要时刻关注百姓的需求。故而老子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的重要性,而这种重民思想并非始于老子,而是自有渊源。武王伐纣,率军队渡过孟津之后,乃誓师以戒众,作《泰誓》三篇,其第二篇有言:“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上天通过民众来视听,民众所厌恶的天将诛之。也就是说,得民心与否才是统治者获得和维持天命的基础,重民思想显而易见。这种思想在西周建立之后越发得到强调,这与西周建立后周公制礼作乐所带来的巨大思想革命息息相关。关于如何治理人民,老子认为其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只要统治者自身能够做到“无为”、“好静”、“无事”、“无欲”,人民自然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即统治者要实行无为而治,而统治者能否实行无为而治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修养。从这个角度来说,《道德经》中讲修身的章节其实也是与治国紧密相连的。老子这种治国理念其实是与儒家相通的,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之中,治国的关键亦在于统治者自身的修养。如《论语·颜渊篇》云: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5
孔子把君子之德比作风,小人之德比作草。风向哪边吹,草就会向哪边倒。因此治理好人民的关键就在于统治者自身之德行,亦即《论语·子路》所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老子、孔子(或者说儒家)虽都认为治理好国家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的修养,但二者提供了两条不同的自身修养之路,从而形成了二者之间的巨大差异。
以上分析了老子的治国思想,而老子的治国思想又是在“道”的基础上构建的。“道”在老子的思想中居于核心地位,是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本体,但老子并不仅仅将“道”视为一种形而上的存在,毕竟老子的目光注视的还是形而下的世间万物,还是现实社会的混乱。他力图为当时混乱的社会寻找一条达于秩序的道路。因此老子之“道”不仅是形而上的存在本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同时也是价值本体,为天地间的秩序提供了形而上的价值准则,从而为其治国理念提供了终极的价值依据。
《道德经》第五章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天地无所偏爱,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因而统治者治国也应该无所偏爱,任凭百姓自然发展。老子通过对天地的体认得出了治国之道。
再如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狂风不能持续整个早晨,暴雨不能持续整天。天地之狂暴尚且不能持续很久,故而老子认为“希言自然”,即少发教令是合理自然的。在此,老子亦是从对天地的体认中推出了治国的方法。《道德经》中还有不少章节都体现了老子的这种思维方式,在此不一一枚举。
“希言自然”是老子提出的治国理念,但是此“自然”之理又是老子观察、体认天地运行规律的结果。老子在《道德经》中还明确提出了“道法自然”的主张。吴澄对此解释说:“‘道’之所以大,以其自然,故曰‘法自然’,非‘道’之外别有自然也。”童书业说:“《老子》书里所谓的‘自然’,就是自然而然的意思,所谓‘道法自然’就是说道的本质是自然的。”笔者以为,从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来讲,“道”确实是至高无上的,为天、地、人提供了价值依准,即“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从思想的生成来看,老子是在体察天地宇宙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为本质的“道”,并将其提升成为天地万物的本原,置于自己哲学思想体系的至高点。之所以如此,是与老子的史官身份以及其对史官话语资源的掌握有密切关系的。当然,老子这种思维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如: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周易·系辞下》)6
通过以上所举可知,通过对天地万物的体察从而得出自然、社会、人生的道理,这种思维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其实是比较普遍的。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发现,老子的治国思想其实是一个自足的体系,并且在《道德经》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老子通过对天地万物的体认提出了以自然为本质的“道”的思想,并将其提升到了本体论的高度,从而为自己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提供了终极的价值依据;继而老子从当时混乱的社会现实出发,认为治国的关键在于统治者自身,从而将无为而治治国理念的实现系于统治者身上;而统治者能够推行无为而治的保障在于其自身的修为,因此以“道”修身也成为了老子治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于是“天地-道-修身-治国”这样一种自成体系的治国理念就在老子那里形成了。从这种意义上来讲,《道德经》讲述“道”、讲述自身修养的部分其实都是老子治国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故而说《道德经》乃治国之书似乎亦不为过。
注:
1.本文所引《道德经》均出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
2.过常宝:《先秦散文研究——早期文体及话语方式的生成》,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06-209页。
3.何善蒙:《〈老子〉论治国》,《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1期。
4.转引自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276页)。
5.本文所引《论语》均出自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
6.高亨:《周易大传今注》,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419页。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4级博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