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五镇之西镇吴山的道教文化基因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地处周秦王朝发祥地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的吴山,临渭河,处在秦岭和陇山的合围之中,位居群山之首,是我国历史名山,曾有岳山、千山、吴岳之称,是吴帝后裔——太岳部族与吴回部族发祥之地,也是我国祭祀吴帝、黄帝最早的地方。山中峰峦奇丽,泉瀑飞泻,云遮雾绕,神秘莫测,有“奇秀甲天下”之誉。它美丽、博大、深邃,不仅是蜚声中外的避暑胜地,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微雕。纵观吴山历史,自从周秦帝王加封五镇之西镇赐吴山为“西岳”,隋文帝下诏建立西镇祠,敕造吴山神庙,此地又有“神仙之山”的美誉。吴山自古以来就神话传说盛行,道教文化便与此山紧紧地连结在一起。这里的遗址遗迹和神话传说承载着厚重的道教文化基因,见证了道教形成与发展的历程。

1.历代皇帝吴山封禅  

封禅是古代统治者举行的一种祭祀天地的礼仪,一种表示帝王受命有天下的典礼。吴山山峰挺拔俊秀。它由五个各成体系又互相接连的山峦(即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笔架峰)组成,既有西岳华山之险,又有桂林山峰之秀。

古代人们认为群山中吴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是人神相通的地方,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吴山去祭祀天帝,才算受命于天。所以帝王登基,都必须到吴山封禅祭告天帝以保佑政权昌隆长久,尊吴山之神为吴岳大帝。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据考,吴山一带是人类早期活动地区之一。传说黄帝之师吴权和姜太公先祖伯夷就诞生在吴山,大岳(太岳、四岳、西岳)部族和吴回部族的兴起、发展亦在吴山。在尧舜时期,吴山作为四岳受到舜帝的祭祀,后来传说中三位帝王帝尧、帝喾、帝舜就埋葬在吴山,仙迹俱存。在周秦王朝发祥宝鸡,周秦帝王认为这是吴山保护之功,便将其封为西岳。当时天下只封东西二岳,由于周秦帝王的偏爱,在祭祀吴山的不少礼仪往往超过著名的东岳泰山,曾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西汉时曾有十一位皇帝二十三次来这里祭祀。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594年),皇帝下诏建立西镇祠,十六年(公元596年)敕造吴山神庙,按礼制祭祀,并派专人管理。唐时又被加封为成德公、天岳王,后唐时被下诏加封为灵应王。宋、金时又被封为成德王。元时被封为成德永靖王。明封为西镇吴山之神。清时被封为吴岳大帝。公元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4月,康熙皇帝曾御笔为“吴山”,赐颁“五峰挺秀”,使其更加名扬天下。吴山原有古典建筑很多。山东五庙处有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六年的西镇大庙,其呈三进院落,中轴对称格局,雕梁画栋,斗拱飞檐,勾心斗角,递次升高,错落有致,巍峨壮观。楼台亭阁近百间,门前铁旗杆三丈有余,铸凤雕龙,腾空欲起,一派帝宫气势。山下有御香亭、钦差大公馆、仰止亭、啸月亭、漱玉亭、望海亭、依云楼、珍珠楼等古建筑五十余处,使这里成为陕西最大古建筑之一。历史上朝廷大员、文武官吏、文人墨客题诗留赋,觐谒碑、祭祀碑、诗词碑、图文一体碑、功德碑多达一百三十余通,记载着几千年来历代帝王将相祭祀礼拜的珍贵遗迹,成为我国著名的朝觐、游览、宗教活动之圣山宝地。这里的人们传说,除夕午夜站在此峰之巅,可以看见南天门在一阵阵细乐声中徐徐打开,朝拜玉皇大帝的各路神仙,或乘龙车凤辇,或骑鸾跨鹤,在一队队金童玉女的簇拥下走出南天门,飘然消逝于青天碧海之中。这时,只要你屏声敛气,侧耳细听,还能从神仙的窃窃私语。

2. 太伯和仲雍吴山避居

远在禹夏之际,周太王古公亶父继承后稷、公刘的事业,由一个游牧民族发展为农业先进部落,率领部族从彬地即今天的旬邑、长武、彬县一带,循着漆水和沮水,翻越梁山,迁居到渭河北岸岐山之南的平原地带,安邦定国。

古公亶父有三个儿子,太伯为长子,仲雍为次子,季历为三子。季历的儿子姬昌聪明灵利,相貌奇伟,很有王者风范。古公亶父从周人的长远发展着想,拟把王位传给三子季历,这是因为季历的妻子太妊是姜姓部落头人的女儿。联姻可以达到政治联合。政治联合对于具有雄心但又弱小的周人来说何其重要。深谋远虑的古公虽是如此打算,但又怕引起纠纷。按当时的授权规定,长子太伯顺理成章当继承王位。古公却要打破这个规距,显然是逆风而上,困难重重。这让他左右为难。太伯看见父王愁眉不展,善于洞察秋毫的他,很快就知道了父王的心事,当即和二弟仲雍相商后,就以给父王进山采药为由,奔到离岐山不远(100多公里)的吴山避居,作出非常明智的决定。季历在大哥ֻ二哥毅然出走的情况下,只好接受王位。后来,古公去世,太伯、仲雍奔丧,季历定要将王位还给太伯。而作为具有合法身份继承王位的吴太伯,这回把自己和三弟季历相比较,当是自愧不如,便不心生嫉恨,也不怨天忧人,自己不行就是不行,何必打肿脸充胖子。当即力断,回避退让,相偕二弟再回吴山。季历不愿委屈大哥,追到吴山执手恭让王位。太伯无奈,只好与二弟带着族人南迁,在江苏无锡一带建立了吴国。周朝太伯和仲雍吴山避居的故事,给这片土地赋予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3.吴岳为长孙皇后治病

相传,唐朝初年,秦王李世民娶大将长孙无忌的妹妹为妻。长孙无忌的老家在宝鸡县香泉乡的孙家村。有一年,长孙皇后患奶疮,流血流脓,久治不愈。京师长安所有的名医都看遍了,不但看不好,反而越来越厉害。太宗皇帝十分心焦,却毫无办法。长孙皇后见自己久病不愈,不但无法为太宗分忧,反而使太宗常伴床榻,恐误国事,就推说自己思乡心切,要回乡省亲。唐太宗见她病成这样,没有答应,皇后又说自己要到民间去寻求偏方治疮。唐太宗明知去也无益,但为了不使皇后对生存的最后一线希望破灭,只好让她多带几名随从官员前去。

一天傍晚,长孙皇后行至一个偏僻的山沟的华佗庙,推开虚掩的庙门,点香祈祷,参拜毕,自觉困倦,便就地和衣而睡。不知过了多久,梦见一个人跪伏在地,口称有罪,皇后慌忙坐起问道:"你是何人,身犯何罪?"那人道:"臣民华佗,不知皇后驾到,有失远迎,故而前来请罪问安。"皇后听说是华佗,连忙说;"快快请起,快快请起。"华佗起身站立一旁。皇后道:"既是神医到了,请救我一命,恩同再造,永生难忘。"华佗道:"臣民此番前来正是此意。皇后不必多虑,此疮并不难治,只需十年陈黄酒洗浴便会好的。"她刚要问到何处去找时,华佗道;"此番西去,定能找到。皇后保重,臣民告辞了。"说完作了一揖,便转身出了庙门。天色微明,皇后拜过华佗塑像,便起身上路。长孙皇后来到贾村西塬上,老远就闻到一股酒香,一打听,是吴家沟吴岳开的酒店,就抱着最后一线希望前去打听。酒店掌柜吴岳,三十四五年纪,是个老实憨厚的人。皇后推说自己家居香泉,姓宋,并将黄酒能治好奶疮的事说了一遍。吴岳明知此酒不能再卖了,就把她领进窑里说:"小店酒多的是,你就随便用吧。"说完顺手关上门,走了出去。皇后舀了半盆黄酒,脱掉上衣洗起奶疮来。长孙皇后半夜醒来,觉得疼痛慢了,便知是酒力发挥了作用。她接连又在吴岳店里洗浴两天,乳房上便坐上了一层痂,也不甚疼了,自觉疮势好转,千恩方谢辞别了吴岳就要动身起程。吴岳装了满满两萌芦黄酒,送她上路。皇后离京不到半年,太宗正欲派人打听皇后下落,却接到陇州奏章,得知皇后已回到乡里,病也治好了。太宗喜出望外,亲写御书一封,派人将皇后接了回来。皇后回京后,念念不忘吴岳救命之恩,就禀明太宗皇帝,派人前去接吴岳进京封官领赏。朝廷大臣来到贾村塬后,不知详细地址,就在街上四处打听,偏巧问到村上一个叫李二的。李二问清情由,指了方向,自己先奔回村里报信。他突然生出了个念头,想吓唬吴岳一下。就故意慌慌张张跑到酒店,气喘吁吁地说:"这下可不得了啦!那次在你店中洗奶疮的妇人原是当今长孙皇后,这事让皇上得知后,派人捉你来了!朝廷兵将已到了贾村街,我亲眼看见的!"吴岳被吓坏了,没有再多想,拿根麻绳,径直下了七盘坡。傍晚时分,朝廷大臣来到村上,说是要请吴岳进京封官领赏,急得妻子儿女跑前跑后找不见人。第二天寻到岍山脚下时,吴岳已吊死在一棵弯腰柏树上了。朝廷大臣只好搬上吴岳家老小进京复命。唐太宗孙长皇后听说吴岳自缢身死,十分悲痛。皇上传下御旨:封吴岳为成德王,把岍山改为吴山,并增设吴山县,派尉迟公敬德在吴岳自缢的地方监修庙宇,塑造金身。从此,这里香烟不断。据说唐太宗和长孙后皇后还亲自庙上祭奠,这一传说誉载史册。

 4. 吴山建立道观

隋开皇十六年,文帝下诏准吴山造庙立神建观。大唐太宗皇帝诏封吴岳为成德王,建龙庭式殿宇,并重塑金身,亲临拜祭。一时方圆数十里,道风浓郁,道境昭然,玄谜隐奥在吴山,参天地之造化,悟自然之规律,将山的静穆、水的清柔、云雾的玄虚全都融会贯通在一起,留下众多古迹。从而使吴山名声大振,引得许多神仙家和方士接踵而至。吴岳殿及吴山之阳区域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规模浩大,鼎盛期达二百八十余间,雕梁画栋气势雄伟,殿堂楼亭,金碧辉煌。吴山、吴岳庙古建筑为三处群落。上院位于吴山山腰,主建筑有吴岳大庙、宫观、依云楼,另依山建有三皇阁、黑虎灵官及三古亭;神仙沟有珍珠娘娘庙、山神庙;大殿台有关帝庙、三圣母庙;吴岳大殿区内建筑有凌霄门、钟楼、卷棚、礼器室、后寝宫、慈幼殿、蚕姑殿;东建有雷祖、文昌二殿;西建会仙宫、钦差大公馆,并附有御香亭、仰止亭、礼神亭。

吴山及吴山庙由于岁月消磨和兵匪战乱,屡建屡毁,最文物、古柏、碑林毁坏殆尽,令人痛惜不已。1986年,全真华山派冯万瀛道长接受邀请到吴山住庙。面对吴山简陋的条件,他积极奔走,主持修建了玉皇殿。在吴山期间,他依据党的宗教政策,依靠政府,落实了吴山庙的庙产归属权,使一百多亩山林,收归道教所有,为道教事业做出了贡献。1987年吴山道观被政府列入道教正规的对外开放宗教活动场所。全真龙门派肖至鑫道长于2006年主持吴山道观庙务。其时吴山道观山门已毁,仅存吴爷大殿、玉皇殿、送子娘娘殿和蚕神殿,且殿宇破败,亟待修缮。萧道长数年来四处化缘,竭力筹措资金以修建道观,目前已建山门和围墙,2014年又将西侧的玄圃道院进行扩建至十余间,吴山道观正在逐渐恢复昔日的风采。吴岳大庙经唐、宋、元、明、清修复,其各式碑谒达数百余通,其碑文文献存于原凤翔府陇州等史馆,现已整理。现存的山中道教名胜遗迹,每一座殿宇亭塔都有着一段古老而美丽的传说,每一块秦砖汉瓦都凝聚着浓厚的道教文化气息。

本文作者:

杜法静:陕西省道协副会长、宝鸡市道协会长、宝鸡市老子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朱玉林,宝鸡市老子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