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慈悲。
“道可道,非常道。”
首先,太上道祖,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道”的概念。先通过造字本身来看,什么是道?
我们首先写的是一点,一撇,这两笔,就是一个阴阳的观念,两仪,一生二,下面是“自”,代表自己,这两部分,加在一起为“首”,代表头,代表我们自己的思维,智慧,加上偏旁“走”,说明什么?用我们自己的思维,智慧去思考,人生,自然,宇宙,这个过程,就是渐渐靠近“道”的过程。现在我虽试图讲《道德经》,但依旧无法诠释清楚,更多的部分,是需要诸位自行参悟的。自古以来,参悟的结果可以说是道的一部分,也可以说是某种规律,宇宙和自然的规律,人类和自然的规律,还有人类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中属于道的那一部分。
“道”是《道德经》所讲的根本核心,可是就如同第一句话“道可道,非常道”,“道”可以言说,然而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恒常之道”。可以言说的道,都是相对的道,并不是“真常之道”,《清静经》说“真常之道,悟者自得。”但是因为我们是万物之灵,我们有语言,要沟通,要表达,还是要相对的“说”,所以有了下面的:
“名可名,非常名”。这个名也是相对的命名,并不是真名,也只是为了言说,如果没有“名”,就连相对的“道”,也无法言说了。人类诞生之前,宇宙已经存在了数百亿甚至更长的年岁,我们怎么能够用有限的语言,把宇宙大道表达清楚呐?太上道祖,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相对的概念,默认的是以我们所居住的地球作为参照讲述的,是相对的,比如阴阳,比如男女,比如相背,比如你的喜或者不喜,他众的喜或者不喜,都是相对而言的。真正的“常名”,它是被命名物的灵魂,或者可以代表这个物形的宗用的。这里的“非常名”,则是说这个名,并不能显示出物形的灵魂及宗用。太上道祖在《清静经》中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如果用一个词,能显示天地之始的那个状态的话,那么就是“无”,“无极”的。道教认为,从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历经五种状态,即: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这被称为“先天五太”,至太极生两仪,既是天地初生,天地是客观存在的,天地是万物之母,用“有”来命名天地之母。有就是一生二的状态,是太极生两仪的状态。
“有无”的概念,阴阳的观点,小可以提现到百姓家,大可以让儒家立经——《易经》。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常,即恒常,无,即无极的状态,是阴阳或有无的混沌状态(静),是一种不分辨的状态,而两仪又是一种分辨的状态,不分辨才能做到公正,而分辨却能辨善恶,察忠奸,但是又因为跟自己关系的亲疏而不能公正,我们每个人,都习惯用自己的喜或者不喜,用自己的价值观去衡量他众。这个观点,在《南华经-齐物论》中,也有说明。那么“常无”和“常有”是恒常于道的两种动静的状态,是一体两用,“常无”知道,而“常有”知机。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那么不论是常无还是常有,不论是妙还是徼,天地、阴阳、两仪都是同时出自“道”,但“常名”不同,作用不同,都是“道”的变化和发展,都称为“玄”。
“玄”字最早见于金文,见图,像拿住丝线的两头搓绳,有旋转变化的意思。太上道祖把“玄”字拿出来,做为一个名相概念,解释更贴近字的本义,即变化的意思,不论是妙还是徼,都是对道的一种发展和变化。而变来变去,就构成了天地万物的众妙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指这种“有无”的变化多多,而每一个变化却又都是一个“有无”,谁能抓的住呐?所以,即不执着于有无,也不执着于非有非无。“众妙之门”就是指,“有无”之间“玄之又玄”的变化之门。《南华经》:“入出而无见其形,是谓天门。天门者,无有也,万物出乎无有”。
太上慈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