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两行”脱胎于庄子的哲学思想,是东方文明多元共生的经典表述,意指两种文明既有差异,又互为动力,从而与“休乎天钧”的万物一样,繁荣昌盛。《庄子·齐物论》有云“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谓之两行”。中华文明的源头经典当首推《易经》。《易经》是儒道两家共通的经典。早在 7000 年前,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一画开天,八卦初诞。经文王、孔子等圣人发扬诠释,《易经》灿然大备,后人以其得窥天地之玄,造化之妙。 在漫漫五千年文明史中,儒道两家都源自于中国本土文化。夏商周三代的礼乐文明,古代宗法宗教的祭祀,均为儒道两家共同继承。2500 年前,当周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弱肉强食,弑君杀父(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士人不忍伦常尽毁,纷纷著书立说,议论时事,阐述哲理,各成一家之言,出现了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明的高峰时期。在诸子百家之中, 地位最高、影响最大的两位思想家, 无疑是老子和孔子,渗透最深、流传最久的学派, 无疑是儒家和道家。儒道两家相比,儒显道隐。儒家名声显赫, 在两千多年中居于社会思想文化的主导地位, 是政治、教育和道德领域的指导思想,道家崇尚清静自然,无为而治, 与社会现实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具有隐士派和浪漫派的风格, 在大部分历史时期处于在野的地位,但它形成一股强大的潜流, 扩散到社会文化生活各个层面, 凡有儒家的地方便有道家与之对峙和互补。所以说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阳儒阴道, 外儒内道, 道中有儒, 儒中有道, 自为而相因,相克而又相 生,成为中国的文化之“道”。林语堂说“道家及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 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提高,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代表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和民族凝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要发扬传统文化,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当此盛世,对道教而言既是时代挑战又是历史机遇,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事关道教兴衰存亡,也事关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复兴。道教作为根植于中华沃土的唯一本土宗教,其教理教义,仪式仪轨都与中国人的传统思想,民俗礼仪水乳交融,难分彼此。有学者说道教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中国的大地上。老子早已说过“百姓日用而不知”,这正是道教的特质。 但是,在复兴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潮中,人们往往注重的是传统的儒家思想或者佛教文化,而忽视了道教的重要价值,忽视了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儒道之间的合力与张力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儒道两家都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和缔造者,儒家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大多数处于执政的主导地位,道教往往以在野的姿态对儒家提出批判或建议,刺激着儒家的发展和进步。近代以来,儒家思想虽然早已深入人心,但是丧失了传承的载体,有学者称之为“魂不附体”,作为同根同源的道教应当以兼容并蓄的态度援儒入道,这样既可以丰富道教的思想内涵,又可以传承中华文明的火种,援儒入道并不是吞并儒家,而是与儒家并行不悖,像两条腿一样前进,充分发挥二者之间的合力与张力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进步与繁荣。 历史上,有很多援儒入道、儒道互补的例子。北魏时期,寇谦之在《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中说: 道以冲(中) 和为德, 以不和相克。是以大地合和, 万物萌生, 华英熟成; 国家合和, 天下太平, 万姓安宁; 室家合和, 父慈子孝, 天垂福庆。”强调儒家“ 中和”思想的重要意义。儒家人生哲学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之道, 而三纲八目是儒家实现内圣外王的修养功夫体现了儒家的入世精神。寇谦之就是用这种儒家的入世精神改造道教, 他积极参与政治, 表达了为 帝王师的政治理想。 东晋时期,葛洪主张道本儒末, 道源儒流,《外篇》中的大部分篇章论述的是儒家经世之业, 体现了他崇奉儒学、兴复儒教的思想。“所以贵儒者, 以其移风易俗, 不惟揖让与盘旋也。所以尊道者, 以其不言而化行, 非独养生之一事也”。儒家的“移风易俗”和道家的“不言之教”有异曲同工之妙, 道家的社会功能实有辅佐儒家治世之功。葛洪看来,“三皇以往, 道治也。帝王以来, 儒教也”。儒道皆有维护社会秩序的功能。三皇之治虽然已成往事, 但三代是儒家和道家共同的理想世界, 这既是儒道的主要差别之所在, 也是儒道所以能够融合互补的一个重要原因, 只不过儒道在实现这一理想时采取的方式不同而已。在葛洪的思想体系中, 我们可以看到, 孔子和老子,儒家与道家成了相得益彰的统一体。虽然葛洪的人生实践告诉我们,他最终追求的是老圣而非孔圣, 这其中孔老先后, 已是判然有别。但在理论上, 他对儒道两家的代表人物孔子和老子都有着明确的说明:“仲尼, 儒者之圣也; 老子, 得道之圣也。 宋元时期的净明道,其教义更是以融合儒道为特点。净明道也称净明忠孝道,所谓净明,即正心诚意,教人清心寡欲,使本心不为物欲所动,不染物、不触物,清静虚明而达于无上清虚之境,此之谓净明。净明道极力强调忠孝大道,维护儒家纲常,因而得到元明两代不少重臣儒士的服膺称赞。忠孝本是儒家伦理纲常的核心,它强调的主要是世俗的人伦关系,属于人道的范畴。但净明道却对它作了特殊的强调与发挥,并把它作为仙道的基础。净明道提出“忠孝大道之本也,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有不务本而修炼者若太匠无材纵巧何成”。认为忠孝为修道之基,而修道是为了实现得道成仙的终极理想。达到终极理想的步骤分为三步,始于忠孝立本,中于去欲正心,终于直至净明。首先以儒家的忠孝伦理作为修道之基,然后再采用去欲正心的修道方法。最后以复归于人的本心净明之境为修道的终极理想和最高境界。一是调和了出世与入世,既强调了超凡脱俗的净明之境,又在一定程度上消弥了士大夫追求忠孝两全不愿抛弃世俗生活的心理障碍。二是以忠孝为修道之本,以净明为理想之境。在理论上协调了传统道教与国家的关系。三是对儒道的融合促进了传统道教的更新与发展。 金元之际的全真教,高举三教融合的大旗。以“三教圆融、识心见性、独全其真”为宗旨,“三教合一、性命双修、功行双全、全真而仙”为基本教理, 糅合儒、释、道三家,对传统道教的教理教义做出根本性的变革, 构建出了新的道教理论体系。王重阳提倡三教平等, 三教一家, 认为“儒门释户道相通,三教从来一祖风”。全真道把三教一致之点归于“心性”,如《性命圭旨》卷一说: “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 佛曰明心见性,指归皆在心性”,此心性即三教之道的本源。全真道还把三教义理之源归结于“中”,牧常晃说: “至于喜怒哀乐之未发, 此中者, 在儒谓之精一,又谓存神; 在老谓之抱元, 又曰守一; 在释谓之禅室, 又曰寂观。是皆人心固有之中也”。全真道把明心见性与内丹融混为一, 以识心见性为内丹的首要环节及最后一关,以炼精养气,神气混合为见“性”的必要前提。 王重阳祖师认为, 三教不仅同源一致, 而且具有相同的社会作用。三教都以扫除人的妄念、救治人的愚迷为己任, 都以普度众生为职事,三教的不同, 只是展现形式的不同、立教的侧重点不同, 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 而在救治人生、教化社会的根本功用上却没有差别。儒以治世治民, 佛以治心治性, 道教则是既能修身炼形, 又能够治家治国; 三教同功而异名, 可以并行于世, 相互补充。全真道的三教合一之说,并非是以道教来统摄、涵融、消解儒、释二教, 而是在论证三教同源、三教同功的同时, 倡导三教平等之说。平等者, 道德之祖,清静之元,为玉华、金莲之根本,作三光、七宝之宗源。儒、道、释三教各有至言妙理,不可偏废,天地人生,同来相遇。道门开,释门阐,儒门堪步。禀三才,立三教,得三光,三丹宝聚。王重阳祖师不仅在理论上肯认三教同源、三教平等和三教同功,倡言三教一致, 而且在实际的修行和教化弟子众生的过程也是融汇三教, 不拘一格, 实行三教并用之方法。 祖师劝人诵《般若心经》《道德经》、《清静经》及《孝经》。 宋明之际,佛教在中国已经全面开花结果,道教内丹学及全真道的兴起也有了重大突破,作为封建帝国的显学——儒家却陷入了历史的低谷。以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为代表的儒家整合了老子的道学思想,开创了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的新儒家,成就了儒学史上的第二座高峰。新儒家继承和发展了先秦与汉魏的儒学, 在“道”的最高概念指导下, 建立了以“理”或“心”为本体的哲学系统, 使儒家学说终于有了足以与佛学、道家相媲美的形而上学的层次。 综上所述,自隋唐以来,儒释道三家相容相争持续了千年之久,而又各成体系。当前的中国文化进入了史无前例的大融合与大纷争时代,不仅传统文化在这里百花齐放,外来的基督教文明也与我们相互激荡,中华民族历来是一个开放包容的民族,但同时也是一个同化力极强的民族,任何外来文化在这里都必须入乡随俗,这正是中华民族之根。因此,我们在思考复兴中国文化的同时必须从根本上认识到中国文化之所以生生不息的道是什么?是什么内在因素推动者这种文化的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 2013 年 8 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讲道“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这段话既道出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源,也指出了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的具体思路。那就是从中国文化发展史看中国文化兴盛或衰落的轨迹是什么?纵观 5000 年文明史,毫无疑问,儒道两种思想互相激荡,互相推衍,互相批判,互相融合,互相借鉴,共同推动着中国文化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我们以儒道两行的辩证法来看待中国文化,并继续发扬两种文化之间的合力与张力来实现中华文明之复兴。 实现儒道两行的文化战略,首先要重构中国人的信仰,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核心信仰是道德二字,无论道教所信仰的道或神仙,儒家所推崇的天理,落实到具体操作层面就是道德二字,道德是实现大丈夫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本素质,也是修道成仙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以儒道两行,互相兼容的气度,以取精去芜,推陈出新的态度,将传统的儒家道德思想深深植入道教修行之中,扛起文化复兴,重构信仰的大旗从而推动中华文明的进步与复兴。 中国人无论信仰什么,最终都推崇一个道字,孔子讲“朝闻道,夕死可矣”,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亡若存,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世俗社会的普通百姓也讲修身之道,处世之道,为官之道,经商之道,这个道既是规律,也是体现我们德行的标准。所以,我们要彰显这个民族的最高信仰——道,而道是高深莫测,玄妙难明的抽象概念,作为普通信众而言,信仰的是神,道教又是多神教,多神之间既相互交叉,又互不隶属,所以必须确立道神一元的思想,神是道的化身,道隐现莫测,却可以化身为无数的神。 其次,要确立修道的根本途径,历史上的各种修炼方法,门派林立,隐晦难明,作为以儒家文化为主干的中国人,首先看中的是做人,做人就是要做一个好人、善人、正人君子、仁人志士、忠臣孝子等等,成为以上人格的有诸多道德标准,具备这些道德标准的人才有可能得到遇到真神,得到真传,从而成仙得道,或者被后世尊奉为神仙。践行儒道两行,首先要在道观里开展儒学讲座,让广大道士和信徒学习和传播传统的儒学经典,以从善如流,修德至善作为为人处世,修身养性,安身立命的方法和态度。以先修人道后成仙道为修行之阶梯,以积功累德,功德成神为目标,让每一个道士成为社会道德楷模和传播者,这样既解决了道教发展的困境也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本文为作者在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上的论文 更多链接 第三届国际道教论坛专题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