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偕九千万众 沧海变良田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上下五千年,中华大地的泱泱之中,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一部好大好美的漫长画卷,想看到的、想了解的太多,今天我们就从水说起:"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祈求水官大禹帝把留存的水源恩赐您的后裔臣民,保佑年年风调雨顺丶五谷丰登。

三官颂

稽首皈命天地水 三官大帝慈悲主

神功妙德不思意 谨运一心皈命礼

尧舜禹,几千年来国人国教敬奉为“三官大帝”即尧-天官、舜-地官、禹-水官。大禹治水三过家门不入,一夜急白了头的典故代代相传,脍炙人口。

禹,就是夏禹,名叫文命,禹的父亲叫鲧,鲧的父亲是颛顼,颛顼的父亲是昌意,昌意的父亲正是黄帝,禹是黄帝的玄孙,帝颛顼的孙子,禹的曾祖父昌意和父亲鲧都没能登帝王皇位,是天子的臣民。

在天官尧帝时期,洪水泛滥,波浪滔天,浩浩荡荡包围了大山,淹没了丘陵高地,老百姓生活在毫无安稳丶毫无保障丶灾难随时来临,《三官真经》云:“水灾大会,劫数之期。”人民流离失所,朝不保夕,人口急剧下降,生者过着惊忧恐惧,苦不勘言的日子。受灾面积在猛扩状态中。以德治国丶仁惠爱民的执政者天官尧帝,一位如此安邦定国的领导者,面对灾难之期的臣民,急寻能治水的人,来完成这救人于水火之中的宏伟浩大的工程。众大臣和四岳都建议说:“大禹的父亲鲧能承担此任。”尧帝不同意,他说:“鲧以前治水不成功。”群臣讨论说:“目前别人更不能,再试试看。”在人才缺乏之时,尧帝听取大家的提议,于是又开始了用大禹的父亲鲧上任治水,治了九年仍不见成效。之期,尧帝仍在找治理国家和治水的人才,巡视全国看准舜帝,就是道教敬奉的地官,舜帝走马上任后,代尧帝在全国视察民情,看到了鲧的治水毫无进展,就将鲧流放到边远地区的羽山,终生不能返回故土,给这样的重罚,就是咱们现在说的免职充军。得到了全国人民的认可和赞同。

舜帝又开始了寻找治水人才,找来找去,又找到了鲧的儿子大禹,禹长期随父在治水工地一起治水,他有治水经验和治水知识及治水资料的积累淀定,有几代人长期的摸索和探求的成果体现和积累。舜帝权衡之后,认为此职非大禹而莫属,又经全面考察。禹的综合素质均超众人:仪表礼律规范、吃苦耐劳、尊老爱幼、大公无私、为人机敏和善。舜帝反复考虑决定,由大禹接任他父亲鲧没完成的水利工程的治理大业。禹在上级信任,下级拥护,各级官员的推荐相助下,上任了治水工程。

禹治水的工地是我们今人想象不出的艰难困苦,前期勘擦要攀岩绝壁,器材是树枝当标干,眼睛就是勘擦仪,绳索日夜伴随身边。在加上步量,也叫丈量,丈量延用至今,是以步的多少计算距离的长短。现在的老辈们仍用步量长宽多少相乘计算地的面积;体育项目比赛除了规定之内的数据,运动员要达到优异成绩都是自己在运动场步量好距离,角度和弧度,反复实践验证,达到了精确的证明,而后,自己定下起点、助跑线、支撑点和落点,尤其是田赛和竞赛均如此。这种丈量方法,中华先人能达到没有分毫的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