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嘉宾、各位高道大德、各位朋友:
大家下午好!
今天是道教始祖、中国哲学之父老君2589周年圣诞,我们南岳道教协会全山道众,与十方大德信众,共同在此隆重举行系列庆典活动,旨在缅怀祖师,不忘圣训、牢记使命,阐扬道法、济世利人。
道祖老君是举世公认的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万经之王”《道德经》更是以难以匹敌的深度、广度和精度著称于世,代表着中华文明的最高智慧,不仅影响了中华文明进程几千年,而且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为之潜心研思。英国著名科学家霍金提出的“宇宙创生于无”的伟大的理论,就是受到老君“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思想的启示。
《道德经》诠释了世界宇宙的本源奥秘,涵盖了天地自然本初的法则,字字真言,正如德国哲学家尼采说:“老子思想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岁月流转间本人出家修行已届四十余年。记得入道之初就在老道长们的教导下逐字逐句地背诵和体悟《道德经》,积年下来也渐渐感悟良多。今天借此殊胜因缘,将我的《道德经》整理为修行五愿,与诸位分享,望各位不吝赐教,共证大道。
一愿:道盈心中
“究竟道是什么?”“道又在哪里?”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这样描述“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从这里看,“道”是一种运行天地自然的神秘力量,是宇宙万物的能量本源。道虽然具有“无形无像、无名无状”的特质,但老君却揭示了道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根本联系,将“道”之默默无言却“大爱无私、化生天地”的天道法则引申为中华民族的伦理道德准则。只有这样,我们人类才能够像天地大道一样无私奉献,帮助他人;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文明进程才能不断开拓创新与和谐共进。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道看不清又摸不着,它究竟在哪里呢?庄子说:“道无所不在,其在下也,道在瓦甓。”由此看来,道是一种具有谦下、包容,像水一样美好的品德和物质。因此,我们每个人的品行都需要拥有一颗谦善、包容的道心,用这颗道心来指引着我们前进。由此,“道在我们心中”。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是有道的。自古以来,善于行道的人,他的行为往往是最善于契合自然,融大道于最平常之处。老君《道德经》第十五章讲到,“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学道的人,善于体悟自然,就是要将道的美好的品质代代相传。譬如我们现在所做的公益慈善活动,就是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它能将最细微的爱心传递到需要帮助者的人身上。这里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简单的行为,更多的是一颗“友爱、慈悯”的道心。
如同鱼儿离开水会枯渴,人失去道德就会病亡。在社会与日俱新的今日,我们要时刻牢记“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这个初心,就是我们每个人坚守的自己这颗“道心”,只有如此才能更好的指引我们生活,迈向与道合真的净土。我们修道,就是要把道蕴藏在心中,只有道在心中,才能成其为道人,才不枉被称之为道人。
二愿:不染凡尘
道人尽管已出家入道,心虽已脱凡尘,身却还没有远离世间,而是时时刻刻和大众在一起。昔日老君八十一化,化身下降救世度人。就是要化成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体会人间疾苦。正所谓“随方设教,历劫度人”。就像今天的基层干部一样,只有深入的了解、体察百姓的生活,才能更好的来帮助大家解决问题,脱离困难。”因此,我们出家人虽然已经出家住庙,但是并没有远离社会,我们有祖师赋予的使命,我们要借凡尘来修炼自己,要广行善举,要达到功行圆满。
《道德经》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致虚极”就是要求我们要做到身心干净,在日常生活中的“少私寡欲”;“守静笃”就是要守住自己内心的一片质朴,在任何环境中都要坚守坚守道德而不逾越。老君教我们保持内心虚和静谧的状态,可以使我们在经受各种磨砺的同时,坚守内心的道德,使我们这颗“道心”清静自然。
《道德经》第四章及第五十六章提出:“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大千世界,矛盾与纷争无处不在。这时我们心中的道,就像调解药,就像润滑油,处处起着一个消除矛盾,化解纠纷的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和保持着社会宇宙的和谐统一。作为我们身在庙堂中的道人们也同样如此。不管你是出家还是在家,我们都要学会适应纷繁复杂的人生,并淡然处之。当然,收敛光耀,混同尘世,并非同流合污。这里讲的是一种入世之法,是用和光同尘的心量,对世俗以包容和宽恕,对谤语以忍辱和谅解;这是一种智慧,我们要做到不自以为是,不夸夸其谈,但也不闭目塞听,不堵截沟通,只是蕴藏自身的光彩,混同于尘世之中,与世人各得其乐,各守其道。
三愿:功在弘道
作为一个道人,修行自我,弘扬正道就是我们的道。能在做好自己的情况下从而去影响周边人,这就是德。《道德经》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凡欲于道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修真体道,践行天道法则,并以此影响到到天下,才是大道之士。自古以来,能做到真正像道一样善德的圣人有很多,老君以天地的智慧糅集于《道德经》一书,成为我国传承千年的道德典范。这样的德是“浩德”。因为老君的思想已经不仅仅流淌在我们华夏国人身上,更流淌在全人类精神大洋之上。
老君诞生至今已有2589年,《道德经》也已被翻译成世界各国的文字,其圣真至言已经自然完整的体现了天道真谛,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真正的做到了“与道合真、人天一贯。”
作为老君思想的传承人,我们更应该将自己的行为规范完善到更高的境界,去弘扬大道,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了解道教。“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我们作为道教的虔诚信徒,就更应该做好尊道贵德的模范和先锋。我们的思想信仰,终身要务以及待人接物生活起居细节,都应该以尊道贵德为宗旨。尊道就是学道,就是承道,就是传道,就是弘道。我们修道之人,追求性果圆明,功行圆满。这个功就是要弘扬道法,兴旺教门,延续薪火,服务社会。所以,功在弘道是我们的天职,是我们的使命,任重道远,责无旁贷,我愿倾毕生之精力而为之。
弘法传道是一个十分伟大而艰巨的任务,每个人的力量是相当有限的,这是一盘大棋,必须全体道众,竭忠尽智,勇猛精进;这是一条漫长而坎坷的路,需要我们前赴后继,披荆斩棘,同心同行。
四愿:笃于躬行
众所周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德经》第四十一章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一部经典,无论你讲的再好,只要你不去做,就永远也体验不到、也验证不了这个好。因此,我们无论是社会信众,还是修道人,都应该做一名勤行大道的“上士”,努力的去践行所学到的大善知识与经验。
毛泽东先生曾讲:“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丘祖讲“真知、真行。”只要我们发心愿去做一名上士,勤行笃行,学道便会乐在其中。若是只满足于理想中的完美,逻辑上的严谨,口头上的理论,就会闹出“纸上谈兵”的笑话出来,历史上的马谡就是前车之鉴。
如何去践行大道?一句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道德经》中说:“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我们要无分别利济天下众生。我们要时常怀有一颗“悲悯之心。”从我们身边做起,象保护生态环境,捐资助学,救灾扶贫,帮助邻里,包括身边需要帮助的人,等等,这些生活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凡在我们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就要尽心尽力去做,这才是“利而不害,为而不争”的上善大道。丘祖说:“人情反覆皆仙道,日用操持尽力行。”要“广行方便,普济群生”,由此可见丘祖之心,念念在民。这都是我们道教徒学习的榜样。我愿尽我的绵薄之力,为谋求百姓之福,乐在躬行。
五愿:德满人间
国泰民安,人民生活幸福,人人践行道德,是我们每位道教徒的心愿。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要依靠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创造,人人加强自身道德修养。“道高龙虎伏,德重鬼神钦。”因此,作为我们修道人必须要立德。以身作则,立德就是修心养性,广行善举,就是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有高尚道德的人。《道德经》第八十一章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一位有德之人,必定是外形端庄,内心真诚。不骄不躁,宠辱不惊,优秀的道德修养不仅可以使我们在生活工作中顺顺利利,更能在紧急关头避免我们社会身处逆境。
《道德经》中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在社会稳定,生活充裕的今天,我们要学会珍惜生活,提高文化修养。要传播正能量,才不负历代圣贤为我们今日的幸福而付出的艰辛努力! 世界上还有一些没有幸福的角落,希望我们广大信众朋友们,能以自己所学、所会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在此,我至诚祈愿:在祖师爷老君智慧的光耀下,我的修行五愿,能够如愿以偿。
以上所说的,是我自己的一些修道体悟,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启发和借鉴。
当今欣逢盛世,中华民族进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百姓心为心,经济稳步发展,国力蒸蒸日上,人民幸福生活水平日益提升,传统文化全面复兴,可以说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进入一个伟大的时代。
社会安宁了,国家昌盛了,道教也就兴隆了。社会修道建德,是我们的头等大事,爱国弘教,是我们的唯一首选。我们必须做到千磨不损志,百折不变心,久持不懈,鞠躬尽瘁。我们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社会,都是为了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梦想。让我们牢记道心、围绕核心、紧跟时代、同心同德,共圆中国梦。
让我们共同祝愿:土清平,风调雨顺。
祝各位: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谢谢!
(本文为南岳道协纪念老子诞辰2589周年联谊会上黄至安方丈的说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