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丁培仁:玄帝信仰历史概要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玄帝”一名,在道教文献中出现甚早,东晋中叶杨羲、许谧等撰《上清后圣道君列纪》记:“上清金阙后圣帝君李诸弘元,讳玄水,字子光,一字山渊,盖地皇之胄,玄帝时人”,此处“玄帝”意谓北方水行主神。

玄帝信仰在宋元以下道教诸信仰中十分盛行,然追根溯源,却应从先秦的四灵信仰说起。《礼记•曲礼上》:“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这是面南而言,所谓前指南方,后位北,左东右西,故玄武是北方水行主神。

秦汉时期,四灵信仰已很流行。《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高祖“八年,营作未央宫,立东关、北关”。注引《关中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文选》卷四十二吴质《答东阿王书》李善注引《三辅旧事》曰:“未央宫北有玄武阙。”张衡《东京赋》云:“元祀惟称,群望咸秩。飏楢燎之炎阳,致高烟乎太一。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推。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按注,“五精”指五方星,又据《三辅黄图》,“四灵”即青龙、朱雀、白虎、玄武。起初尚有说即麟、凤、龟、龙者,如《礼记•礼运》说:“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道教文献中也有赞同此说的,如《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卷二《造像品》云:“四灵谓龟、龙、麟、凤,皆应星辰异气合五行之秀。”四灵又称四神。或将此四神与五行相配,或为二十八宿定四方位(东西南北各七宿,即古籍常见之“四七”)。但也有汉代纬书称“五灵”而与五方相配,如《礼纬•稽命征》说:“古者以五灵配五方。龙,木也;凤,火也;麟,土也;白虎,金也;神龟,水也。”无论如何,玄武主北方水行,其形象为鬼蛇,这是不变的。古人认为,鬼蛇长寿且有神性。两晋间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对俗》中就引用了道书《玉策记》、《昌宇经》“千岁之龟”、“蛇有无穷之寿”等语,又引汉代《史记龟策传》等,以证明其灵性。秦汉无论瓦当、铜镜还是画像砖石上都有许多玄武的形象。此后,全社会人们信仰不辍。

道教形成之后,就崇拜玄武神,认为祈祷之,可除百病。正一道的《玄都律文•戒颂律》载“暮颂曰:旷旷怖怖,与神无惧。被服精华,饮食玄武。招摇为马,玉衡为辐。上下无限,出入无时。百病除愈,神气独持”,就是这方面的例证之一。

玄武神是教内外都尊崇的,宋以前就有以“玄武”命名地、山者,如唐代的梓州(在今四川)有玄武县玄武山,宋避圣祖赵玄朗名讳改玄武县为中江县。

迨至宋代,尤崇玄武,统治者与道教的尊崇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宋真宗加上真武将军号。后又加上真武灵应真君之号。“玄武”改称“真武”,这是因为,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十月戊午日,声称圣祖天尊降于延恩殿,随后闰十月乙巳,上天尊号曰“圣祖上灵高道九天司命保生天尊大帝”,后又诏:圣祖名,上曰“玄”,下曰“朗”,不得斥犯。真武灵应真君是宋代道教“北极四圣”之一,所谓四圣即四圣真君,亦即天蓬大元帅真君、天猷副元帅真君、翊圣保德真君、真武灵应真君,其崇拜在北宋已颇流行。《茅山志》记道士杨希真(1101—1124),字元道,世为仪真(今江苏仪征)人。生于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六岁始能言。稍长,便敬事四圣真君像。蜀中道士亦颇崇之。可证。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又加上真武“佑圣”二字。按,明道藏所收《真武灵应真君增上佑圣尊号册文》在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故《武当福地总真集》所述“镇天真武灵应佑圣真君”号应在宋徽宗时,则“真武灵应真君”之号当在宋真宗与宋徽宗之间加赠。此后南宋嘉定、宝祐间均有加号。元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所载宋封圣号:“北极镇天真武佑圣助顺灵应福德仁济正烈协运辅化真君”,此是宋代最后的封赠。

有关真武大帝的经典亦多出宋代,如《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北宋。《金石萃编》卷一百四十二《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系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正月武宗孟正书。明道藏所收《玄天上帝说报父母恩重经》实则也是宋代初编。南宋《道门通教必用集》提及《真武报父母恩重经》,当是此书。宋真宗以后人因避本朝圣祖赵玄朗讳名,“玄”字皆写作“真”,称“玄武”为“真武”;元明间人又改为“玄天上帝”。此书《正统道藏》所收系元明间改编本,由经文和《玄帝报恩圣号》组成。卷末有元明间玄门嗣教道士浚仪赵宜真书跋。据明白云霁《道藏目录详注》卷三说,明神宗为此经制序,则卷首“妙缘无形”一段当是序言。南宋吕太古编《道门通教必用集》亦记有“真武经文”。《道门科范大全集》卷六十三仲勉修《真武灵应醮仪》也是宋代作品,启请之北极四圣号为宋封,且文中述宋四川崇奉事,如玉局观设四圣醮,并说:“真君多降于蜀中,缘蜀中有玄武县,今避圣祖名改为中江。”

宋代真武信仰以地论,自以湖北武当山最为突出。五代宋初道士陈抟即隐于武当山。元代许有壬撰《武昌路武当山万寿崇宁宫碑铭》,特别提到,“玄武之祠,昉宋真宗”。

然而,宋代的真武崇拜并不限于武当山一处,而是多处均有崇奉。据《宋会要》记载,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正月九日诏开封府,毁神祠一千三十八区,迁其像入寺观及本庙,如真武像迁醴泉下观,土地像迁城隍庙之类,五通、石将军、妲己三庙以淫祠废,仍禁军民擅立大小祠庙。”这段记载与真武信仰相关的部分是说,宋徽宗为了严明真武信仰的道教性质,将各神祠崇奉的真武像迁回道观,这恰能反证当时民间的真武祠崇拜是很流行的。南宋真武信仰也很盛,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记:“抚州紫府观真武殿像,设有六丁六甲神,而六丁皆为女子像。黄次山书殿榜曰‘感通之殿’。感通乃醴泉观旧名(至和二年十二月赐名),而像设亦醴泉旧制也。”魏了翁《成都府灵应观赐号记》述“嘉泰元年(1201)夏四月,四川制置使言:臣窃惟北方真武,自武当飞升,受命帝所,……逮太宗肇兴观宇,累圣相承,……庆元间,郡贡士刘鼎兴、道流张元简首议建祠,请于郡”,又是一例。南宋倪守约编《金华赤松山志•碑籍类》也提及当时金华赤松山真武戒世碑在真武堂。均表明各地皆有崇奉。至于元明之后,各处都设真武观或真武庙、真武殿,那就更为普遍了。

刘道明《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下所载天封玄帝圣号:“圣号元帅镇天玄武大将军三元都缪管九天游奕使左天罡北极右垣三界大都督神仙鬼神公事判玄都右胜府事领元和迁校府事紫皇天一天君玉虚师相玄天上帝”,此是教内尊号,特地注明“出仙传”,当确有所本。因刘道明乃元初人,是否承袭自宋代,不排除此等可能。《武当福地总真集》卷上收有《静乐国传记》、《仙胄》和《玄帝传记》等内容。

元朝伊始,就很崇信玄武,元世祖至元十年(1273)“冬十月,奉安真武神位于昭应新宫”。许有壬述元朝崇奉玄帝之缘起,也说:“武当均州山,先名太和,道流谓其峻极秀绝,非玄武神不足当,故更名武当。胜国端平甲午,兵摇襄汉,均民走鄂,深以神德不能忘,鸣于官,行武当祠于鄂,为冲霄坛,制使孟珙祷于神,有齐安之捷,易坛为观,奏复崇宁额也。我皇元至元庚寅,升武当万寿崇宁宫。……玄武之祠,昉宋真宗。我朝至元己巳,鬼蛇见于高梁河,以为玄武之祥,为筑昭应宫,于是武当之山若增而高矣。是宫之名虽主玄帝,而巍然南面朝五帝,实主玉皇。”继而,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十二月,加封真武为元圣仁威玄天上帝”。自元以后,玄武称玄天上帝,简称玄帝。当时文人亦爱画玄帝像,虞集《道园学古录》卷三十即收有《玄帝画像赞》。

元代全真道士对玄帝也深加崇奉,俞希鲁撰《奉真道院记》就记有一典型案例。他说,南宋绍兴间在此驻军,军中多奉事玄帝。立庙以祀,庙旁又立道院,延请道士以奉香火。后因兵乱,道院倾败。“皇元混一后,有全真道人赵道渊者,故笔生也。少慕神仙学,弃家簪黄冠,肄业于兹,慨然有继葺之志。”其徒于道清。二人通过化缘的方式重建道院。“渊化去,清愈益刻厉,……又置负郭之田百五十亩有奇,会其租入,沛然有余。……乌乎,亦可谓才而有为者矣。……予观道情之燕处也,抱虚守寂,怡神养性,漠然若无所与于世。……故为之记,俾夫后之弟子,甲乙相继,乐其成,弗忘其初;嗣其志,益广其业。”此处道院及其玄帝信仰是以甲乙相继的组织方式而存续。

元明之交,著名道士张三丰非常崇拜玄帝,明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六《集仙记》载云,张三丰于“洪武初,来入武当,拜玄帝于天柱峰,遍历名山,……”就是说,他首先是因信仰玄帝而来武当山,所以到时便先拜玄帝。

明代因永乐皇帝朱棣坚信玄帝助其夺位,遂大修武当宫观,对玄帝的信仰、崇拜达到了登峰造极、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深深影响及清代迄今全国道教信仰实况。故清乾隆九年王概总修、姚世倌等纂《太岳太和山纪略》卷三《祀典》说:“今时最崇重者,大岳太和山真武及岱岳碧霞元君。当永乐时,建真武庙于太和(武当山),设大珰及藩司守之,董其祀。《明史•方士传》嘉靖三十二年建元岳湖广,……”这段历史,大家都不陌生。明成祖对一切关于玄帝的事迹均感兴趣,如任自垣《大岳太和山志》卷七《采真游》记,道士简中阳,洪武间到武当,居紫霄之巅,辟谷坐忘,“道价愈增,名籍方外”。“永乐丙戌,太宗皇帝召见,问以玄帝升真事迹,一一奏陈。赐以祠部护身符牒。”除了武当山奉玄帝之外,恒山因是五岳中之北岳,也崇奉主持北方的玄帝,《恒岳志》卷上《岳纪》列有许多庙,其中就有玄帝庙。但因明朝开国君主明太祖朱元璋去神尊号,故历代封号,较之宋、元二朝,以明为简。洪武厘定神号仅“武当真武之神”,永乐后称“北极镇天真武玄天上帝”。不过,元明以降,山名为“真武山”、观庙名为“真武”者不乏其例。如武当山志记载之真武观在襄阳府城西南二里九宫山,后即名真武山,从传派来说,乃是武当山全真道的支派。四川也有命名为“真武山”的。清张伯魁纂《崆峒山志》上卷《寺观》记,崆峒山“真武殿,宋乾德年修。元奉释迦佛,明改奉真武”。明清地方志所记,几乎各地都有真武庙或玄帝庙,少有例外。当时对玄帝像也很重视,《大岳太和山纪略》卷四《仙真》所记净乐宫提点雷普明以符术助太监送玄帝像,就是一例。今日我们能够见到的玄帝神像大多为明代官民遗留下来的。明万历皇帝随葬的诸多冠(冕、乌纱翼善冠、金丝翼善冠等等),也有武将戴的盔,盔正面镶有玄武持剑全身金像。再一次证实了明代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崇拜玄天上帝的厉史。

更多链接:首届中国(吉林市)道教文化艺术周专题报道

(论文出自“北极镇天·万类咸亨”真武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