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陶立璠:论孝文化与当代生活的衔接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最近几年,孝文化在中国成为社会各界热议的话题。一种属于人伦道德范畴的文化观念,引起社会各界的如此关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社会目前正处于转型期,即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开放的国际环境,经济的飞速增长,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向前推进,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激烈碰撞等一系列原因,不能不引起人们思维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迅速转变。观察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再是传统的农业社会,而是向现代化迈进的快速转型的社会。在这种形势下,摆在中国人面前的问题,是向前看还是向后看。向前看,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前程辉煌;向后看,中国有着深厚的历史和文化传统,传统文化才是中国文化的根,根深才能叶茂。

传统文化从来都是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精神家园。在经历了社会的巨大转型之后,人们发现传承逾越千年的中国“孝文化”,原是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孝文化在中华民族的精神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它对人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起着教化作用,对社会是一种良好的润滑剂,可以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保持社会的稳定。“孝文化”不仅养成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而且还大大增强了民族凝聚力。孝文化的社会意义远大于它的文化内涵。这也是近几年来,“孝文化”被置于议论焦点的缘由。

一、 中国孝文化的历史渊源

中国孝文化源远流长,但其起源于何时,史无可靠。许多研究者认为,孝文化起源于古老的“弃老”习俗。“弃老”顾名思义是抛弃老人。什么老人可以被抛弃?在古代,大概是指60岁以上的老人。到了这个年龄,要么自动离开自己的族群,到深山老林,自生自灭;要么被族人放置在山洞中,活活饿死。这似乎是一种极不人道的行为,但是在人类社会初期,确曾发生过。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曾发现过“弃老”遗迹和传说。中国发现的“弃老”遗迹和传说遍布汉族、蒙古族、朝鲜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藏族、壮族、回族、羌族等许多民族地区。如湖北郧县五峰乡大树桠村花栋湾的“弃老洞”(也叫“寄死窑”、“自死窑”、“老人洞”)。湖北十堰丹江口市官山镇发现十多座“弃老洞”。还有红安县华家河镇何田村武家冲垸北塝的“古椁”(当地称“古撑”)遗迹。山东烟台的“模子坟”等。模子坟的形制是“仿家庭居室的形制、有砖床、有二次葬的尸骨,却仅有瓷壶、瓷碗之类简陋的随葬品,完全可以被解读为老人饿死其中之后,子孙们简单收拾老人遗骸,即以老人丧生之地“模子坟”,作为老人或老人夫妇的墓地”。[i]同样的安葬方式在山西也发现过。而且在当地还流传着《六十花甲墓》的弃老传说。

关于“弃老”传说至今仍在民间流传,并且广布全国各地。据黄绍坚统计,在中国各地、各民族中至少有15个省份、18个民族,传承60多则弃老故事。在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编著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中,有一个专门的民间故事类型,编号“981”,主题是“隐藏老人智救王国。”此外,在编号为“922”故事中,有“熟练的手艺人或学者防止了战争的危机”的弃老故事。

这则故事在民间流传,就叫《弃老国》。

其故事情节单元为:

a弃老国内,家中不许养老人。b父亲与儿子相依为命。c儿子在屋后挖了一个地洞,将年迈的父亲藏起来。d 邻邦侵犯弃老国。e战书提出四个难题,儿子一一回答。f国王得知儿子受父亲指教,传令恢复敬老、养老。[ii]

这则故事和丁乃通所列922号故事情节相似。弃老故事在民间的流传,用意完全在于宣扬孝道,认同老有所养,老有所用,老有所为。中国的孝文化也许正是由亲情开始了它的萌芽期。

考察中国孝文化的起源,还可以从有文字的记载的典籍中寻找蛛丝马迹。中国孝文化是在漫长的社会发展中逐渐孕育起来的。作为孝文化体系的建构,应该始于殷商时期。因为甲骨文中已经有“孝”字出现。在甲骨时代,卜辞中出现的“孝”和“老”,应是同一个字,即会意字。《说文》曰:“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从古文字构字原则来看,“孝”字上半部为“老”,下半部为“子”,既是扶老之状,也含有父子相承之意。这说明孝是从父子关系开始的,孝的本质是一种血缘文化。

在中国孝文化发展的历史上,先秦时期是一个重要时期。在经历周、春秋、战国之后,孝文化得到空前的扩展和深化。《诗经》中有“率见昭考,以孝以享”之语,是说祭祀祖先时,尽孝的方式是对祖先最好的献祭。而在儒家的思想体系中,孝被上升到道德伦理,赋予孝以博大的文化内涵。《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孟子《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其天下太平。”儒家的这些言论无疑奠定了孝文化的基础。孝的基础是“仁”,即品德的修养。恭敬、宽容、诚信、勤奋、仁慈、智慧、勇敢、忠心、孝悌等正是“仁”所包含的内容。

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孝文化被推向安邦治国的高度,即“以孝治天下”。在孝的基础上规范、整治社会和秩序。最典型的例子是历代许多皇帝死后,谥号都与孝有关,如汉代的孝惠帝(刘盈)、孝昭帝(刘弗)等,就连生性好淫的刘骏也被谥号孝武帝。又如北齐孝昭帝高演,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明帝拓跋诩,西梁孝明帝萧岿等。不仅如此,在亚洲,就连日本的昭和天皇死后的谥号也是孝明帝。可见孝文化对政治影响的深远。

西汉还把《孝经》列为各级各类教育的必修课程,并创立了“举孝廉”的官吏选拔制度。遵守、践行孝道,是士大夫阶层求爵取禄的必然途径。这种以孝治天下,以孝控制社会的思想一直延续到清代。这不得不追究孝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当孝由自身修养,扩展到家庭,再由家庭扩展到社会,它的内容必然发生了许多变化。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由于价值观的取向不同,人们将“孝”与“忠”紧密联系起来。对于一般老百姓来讲,“孝悌”是最重要的,对上孝敬父母、平辈尊敬兄长,是天经地义的。而在社会上,讲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经是孝文化的对外延伸;而对于政府官员,孝与忠结合起来,那就是忠于上级直至帝王。这种“忠”直接被解读为“效忠”,即绝对的服从。历史上有许多官员不能做到忠孝两全的故事,是对孝文化功能、价值的歪曲理解。

二、 中国孝文化的生存现状。

孝是什么?孝是涉及到家庭、个人情感,社会道德之行为规范,也可以理解为社会的语言和行为模式。它对人们的行为有着极强的约束力,遵循这一社会规范,个人得到修身,家庭得到和睦,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中国孝文化的养成,从孔子开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孝文化对中国社会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是对孝文化在中国社会的实行,也不是没有争议。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打倒孔家店”同样冲击到孝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主张向西方学习。新学在一定意义上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当然也有较为理智的声音。如梁漱溟1921年发表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文认为:“孔子的伦理,实寓有所谓絜矩之道在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使两方面调和而相济,并不是专压迫一方面的,若偏敬一方,就与他从形而上学的根本道德不合,却是结果必不能如孔子之意,全成了一方面的压迫。”又说“西洋人是先有我的观念,才要求本性权利,才得到个性伸展的。但从此各个人间的彼此界限要划得很清,开口就是权利义务、法律关系,谁同谁都是要算帐,甚至于父子夫妇之间也都如此,这样生活实在不合理,实在太苦。中国人态度恰好与此相反。西洋人是用理智的,中国人是要有直觉的情感的;西洋人是有我的,中国人是不要我的。在母亲之于儿子,则其情若有儿子而无自己;在儿子之于母亲,则其情若有母亲而无自己;兄之与弟,弟之与兄,朋友之相与,都是为人可以不计自己的,屈己以从人的。他不分什么人我界限,不讲什么权利义务,所谓孝、佛、礼、让之训,处处尚情而无我。”[iii]梁先生从哲学的观念,首先肯定了孔子关于孝道的伦理是受“絜矩之道”约束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使两方面调和而相济,并不是专压迫一方面的。”其次,在社会伦理上,比较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重理智,中国人重感情。西方人追求法理、权利、人和人之间彼此划清界限,处处以我为中心;中国人却相反,他们在处理父母、兄弟之间的关系时,完全从情感出发,不计较自己,屈己以从人。

对照中国今天的现实,孝文化价值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可以说西方的价值观和中国的价值观并存,理智与情感因素并存。不可否认,中国社会的孝文化观念随着社会的转型,在逐渐淡化。但是孝的观念在中国文化中植根很深,轻易不会被西方的价值观念所替代。中国人向来认为孝是一种美德,家和万事兴,善事父母,尊敬长辈;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中国人在家庭或社会中,仍然愿意承担单向的义务,尽一份孝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中国的孝道在近几十年来遭到侵害。特别是“文化大革命”造成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几乎颠覆了中国的孝道文化。无论是家庭还是社会,处在一种相互的猜疑,相互攻奸之中。为了表现自己的“革命”情怀,儿子可以揭发父母,与父母划清界限;夫妻之间互相揭发,婚姻破裂;兄弟之间亲不亲,阶级分。什么尊老爱幼,尊师爱生,成了资产阶级的温情,受到批判。凡此种种,不胜枚举。就像张艺谋的电影《活着》和《归来》描述的那样。在否定孝道的同时,却大力提倡“效忠”。献忠心,表忠心,跳忠字舞;早请示,晚汇报,红宝书不离手。全民齐唱“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孝和忠最终变成思想、政治和路线斗争的工具。这种教训应该是很深刻的。

今天当我们回首往事,观察现实时,大家都在感叹社会道德的滑坡;感叹金钱在我们现实生活中,显示出越来越大的魅力。为了金钱可以不顾廉耻。“时间就是金钱”,“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金钱崇拜,享乐主义成了当前社会的普遍现象。对于孝,社会存在着个人、家庭、社会等不同层面的理解。家庭中的个人,主要是通过孝文化,达到个人“修身”的目的。修身的主要课题是侍奉父母,报答养育之恩。通过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修身”达到“齐家”的目的;经过修身、齐家,可以走向社会,为社会服务,以致“治国平天下”。这就是孝文化修炼的全过程。如果一个人连“修身、齐家”都做不到,他能“治国平天下”吗。看看目前落马的诸多贪官,就会明白他们的所作所为,正是违背了孝文化这一伦理道德。

目前,中国已迈进老年社会,计划生育带来的“四二一”家庭结构,养老逐渐成为社会问题。加之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健全,年轻人养老的压力越来越大,经济负担越来越重。城市青年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疲于奔命,无暇顾及老人。农村青年长期在外打工,夫妻不能团聚,老人无法抚养。不是不想尽孝,而是无法尽孝。孝观念就是在这种大环境下,日趋淡化。孝文化和孝行自然无从谈起。

三、孝文化与现代生活的衔接

中国的孝文化是大文化,它不仅涉及个人、家庭、社群,也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古人曾将它上升到“以孝治国”的高度,实际上就是将孝文化确定为个人伦理、家庭伦理、社会伦理和国家伦理的综合体现。

一提到孝文化,大家不约而同会想到古代的二十四孝。《二十四孝》出现在元代,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但孝文化的产生和流传已经有2000多年。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元代虽是蒙元政权,但于孝文化仍然十分重视,所以郭居敬选择了历代传承的孝子故事,编辑成《二十四孝》,序而诗之,用训童蒙。

古人很懂得孝文化强大的社会功能。孝文化注重于一个人道德情操的养成。而要养成个人和家庭的伦理道德,在人的一生中,童年时期最为关键。也就是孝道的养成,要从娃娃抓起。《二十四孝》从历史的长河中,选取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故事,作为教材,训化童蒙。这些时代人物涉及虞、周、汉、魏、晋、唐、宋各代;他们的社会地位涉及帝王、大夫、书生、百姓,既有老人,又有成年人和儿童。《二十四孝》故事在中国民间家喻户晓,许多建筑物上的木雕、砖雕以及民间的刺绣、窗花、年画常有此类题材。在民间理念中,它的影响仅次于十二生肖文化。

中国孝文化的传承、传播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的,而且教育对象主要是儿童,成年人是施教者。只有在少年时期接受孝道教育,成年后才能践行孝道,传承孝道。古人比我们聪明且懂得教育规律,知道孝道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增广贤文》、《朱子家训》都是启蒙教材,不是成人读本。奇怪的是,2012年修订《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时,修订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新增一条“常回家看看”,曾引起社会巨大关注和争论。当年,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动标准,更是令人啼笑皆非。这《二十四孝》是: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4、亲自给父母做饭。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9、教父母学会上网。10、经常为父母拍照。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12、打开父母的心结。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这不是《二十四孝》,是口号,是在为成年人布置家庭作业。

教育是有其自身规律的。一般来说,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三者是互相衔接的。什么年龄阶段实行什么样的教育。《新二十四孝》只不过是亡羊补牢而已。记得前些年曾在全社会推广问候语:“您好、劳驾、谢谢、对不起”。之后又有“八荣八耻”教育。其实这都是幼儿园的功课。小学生守则中就有这样的内容。值得深思的是,我们在幼儿园、小学接受的教育,为什么到了成人社会行不通。关键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能融入社会。家庭、学校教给孩子的、到了社会完全脱节。现在的中国社会,几乎放弃了家庭教育。许多年轻的母亲,生孩子要请月嫂,孩子两岁送幼儿园,再大一点送学前班。上小学了,要参加各种培训班。父母的责任似乎除赚钱付各种学费和培训费外,放弃了教育义务。另外,计划生育政策,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独生子女被当做宝贝,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溺爱成风。“孝子”的含义被做了新的解读——“孝顺儿子”。老子孝顺儿子,爷爷孝顺孙子。于是从家庭中走出的是些“小皇帝”、“小霸王”、“小公主”。这样的孩子,怎么能担当起孝文化的传承。于是,中华传统美德中的爱老、尊老、事老变成啃老、坑老。

孝文化不是抽象的说教。古老的“二十四孝”,只不过是在伦理道德方面树立其精神榜样,传递孝的精神。而孝的核心是爱,并不是要你刻意去模仿《二十四孝》中的“王祥卧冰”、“郭巨埋儿”、“哭竹生笋”等。《礼记·礼运篇》中说:“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这就是儒家伦理学说的核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是一种很高的道德伦理境界,如果一个人做到不仅敬爱自己的父母、兄弟,而且要用同样的感情去对待他人和社会,才是一个有爱心、有孝心的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应该传递这种“仁爱”精神。

因此,传承孝文化,首先要从教育着手。使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很好的衔接起来,养成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道德,这是孝文化传承的基础。当今社会物欲横流,贪腐成风,道德观念淡薄,不改变这种社会风气,孝文化所体现的爱的精神便不能得到传承。

其次,中国的孝文化目前已经成为一种濒危文化。很长一段时间里,孝文化被作为批判对象,加以扫荡。孝的伦理不仅从家庭中消失,而且造成长幼、尊卑失范。“百善孝为首”被视为社会陈迹。必须承认中国孝文化出现了断层。今天我们要修复它,抢救和保护它,并使之发扬光大。这里所谓濒危,是指中国孝文化虽然出现断层,但它的根基还在,社会的个人作为孝文化的载体,在社会道德环境中还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从成人抓起,从自我做起,中国的孝文化和作为孝文化道德规范的仁、义、礼、智、信,一定能发扬光大。

其三,要认识孝文化实施的严峻性。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人的抚养、孝敬,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全社会的责任。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是全社会的责任。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包括血缘家庭中,大家庭已不复存在,家庭的小型化,冲破了“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把老人抚养的一部分责任推向社会。如何让孝文化在家庭与社会养老中配合默契,让老人有完美的归宿,是孝文化与现代社会生活衔接的关键。

其四,孝文化的弘扬要采取多种方式。孝文化的崇高目的是养成人们良好的道德习尚,而这绝非一日之功。孝文化的教育应该贯彻人的一生。孝文化不是抽象的概念,要贯彻人的一生行动之中。孝文化教育分三个层面,一是家庭教育,二是学校教育,三是社会教育,这三个层面步调一致,才能养成孝的行为。另外在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都要体现孝的精神,强调道德的养成。如中国节日文化中春节的祭祖,给长辈拜年,发送红包;清明节祭祖,慎终追远;中秋节全家团圆;中元节祭祖,举办盂兰盆会;重阳节登高敬老等,每逢佳节倍思亲,就是孝行教育的结果。还有社会教育中的尊老爱幼,尊师爱生等。目前,社会上有人提出“小孝子培养工程”,这一提法本身就很荒谬,因为作为工程实施,量化的标准很难确定,将孝道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生硬地割裂开来,扭曲了孝道教育的整体性。

总之,俗随时变,社会在前进。将爱的精神与孝的精神完美结合起来,家庭才能完美,社会才能健康和谐发展。

[i]《中国民族宗教网》2010-10-17 黄绍坚 望南:《真实存在的弃老传说­——中国发现大量弃老遗迹》。网址:ttp://www.mzb.com.cn/html/report/117109-1.htm

[ii]《弃老国》见:http://www.todayonhistory.com/a/huaxia/gulaochuanshuoqilaoguo.htm

[iii]梁漱溟《东西文化及其哲学》,商务印书馆,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