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子,历世化生,宣说道要,教化万方。迨及汉代,祖天师得太上亲授正一之道,立教度人,佐时理化,修行正身,禁罢巫觋淫祀,传扬真道,教治国之君务修道德,忠臣辅佐务在行道,民人内修慈孝、外行敬让。祖天师及嗣师、系师,宗承太上道德之旨,以《老子五千文》为道民奉习的要典,著作《老子想尔注》阐明立教要义,阐扬信道、敬道、行道、守道、法道、志道、宣道的教化宗旨,实已成为道门诸派设教之玄纲。
《老子想尔注》自清末从敦煌莫高窟再现于世,虽然只有道经34章半的写本残卷,但却弥足珍贵。该书对《老子五千文》自成体系的诠释和阐述,是今天我们研究早期道教教义思想的可靠依据,从中可以窥见祖天师立教的要义。该书既阐释了“道”为万有之根、神真之本的神圣性,又指出了如何去做才合乎“道”的义旨;既确立了以道为至尊的最高信仰,又经典地宣说了如何珍爱生命、如何正身处世的教义,从而教化人们树立起有益于佐时理化、修行真道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此,谨就个人研读所得,略述于后。
一、道为至尊。作为道教最高信仰的“道”,是宇宙万化的根本。《想尔注》中说:“道者,天下万事之本”。天下所有事物的发生与发展都本于道,但道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只可知之不得见之。《注》中说:“道至尊,微而隐,无状貌形像也”。又说:“道气常上下,经营天地内外,所以不见,清微故也”。道以清微之气经营天地内外的万事万物,虽然不得见,但道气却蕴含在其中,是造化万有的因子。由此可知,宇宙万物皆是具有道性的,诚如道经中所说,道就像盐一样溶在水中,只可知之不得见之。然而,至尊的道以清微之气经营天地内外虽然没有形像,但道之气却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道散形为气则经营万有,聚形为神就是太上老君。《想尔注》中说:“一者,道也。一在天外,入在天地间,往来人身中。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关于对“道”的理解,唐代著名道士吴筠在其所著《玄纲论》中概括说:“道者,何也?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源”。
太上老子所阐述的“道”,既是祖天师立教的根本,也是后来道教各位祖师开宗立派的依据。故耆山公在其所著《道门十规》开篇中曾说:“道所由立,出乎太上,一也”。道的至尊无上、道的神圣无比和道的普遍存在,不仅构成了完整的道教信仰体系,也确立起了以道为最高理念的终极价值追求。对于奉道之人来说,就是要信道敬神,行道致生,守道全身,法道言善,助道宣教。
二、生道合一。生道合一是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的信仰追求,祖天师在《想尔注》中就此作了精辟阐述。《想尔注》中说:“生者,道之别体也。”强调生就是道的体现,“行道者生,失道者死”。养生之枢要在于“结精自守”,令“五藏皆和同相生”。《想尔注》认为,“精者,道之别气也,入人身中为根本”。精是人生存的根本,只有宝精不失才能长生。《注》中说:“古仙士实精以生,今人失精以死”。如何实精宝精呢?《注》中提出:“夫欲宝精,百行当修,万善当著,调和五行,喜怒悉去”。这样就能“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想尔注》提出的以生体道、积精成神的要义,事实上成为了“生道合一”教义的思想先导。《太上老君内观经》曾明确提出:“道不可见,因生以明之;生不可常,用道以守之。若生亡则道废,道废则生亡。生道合一,则长生不死,羽化神仙”。司马承祯《坐忘论》也说:“养生者慎勿失道,为道者慎勿失生。使道与生相守,生与道相保,二者不相离,然后乃长久。”
三、信行真道。学道奉道,要在修真,修真成真即是得道,所以历代修真得道者皆被尊称为真人真君。祖天师立教之初,巫觋淫祀之故俗纷扰百姓,诸般邪说迷惑人心,太上亲授祖天师正一之道以整治邪伪,教道民摒弃邪伪,从正以合真,亦即是信行真道。就此,《想尔注》有非常明确的阐述:《注》中说:“真道藏,邪文出,世间常伪伎称道教,皆为大伪不可用”。而“知真道者,不事邪伪伎巧”。所谓真道,一是要“勉信道真,弃邪知,守本朴”。二是“天之正法,不在祭食祷祠也”。反对故俗之祭祀。陆修静在《道门科略》中也曾说:六天故气(即故俗之风气)致使人鬼错乱,蒙惑百姓,为所欲为,劳财伤命,因而太上新出三天正法以整治之。三是排除一切邪伪之说及有害生命的行为,《注》中说:“邪文滋起,货赂为生,民竞贪学之,身随危倾,当禁之。勿知邪文,勿贪宝货,国则易治”。要体大道之真,保守自身之真,从而得成真道。
四、清静为本。清静是道教修道处世的重要教义。《想尔注》已把“清静”视为贵生合道的根本。《道德经》中说;“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注》对此诠释说:“道气归根,愈当清静”。指出“知宝根清静,复命之常法也”。认为修道者“入清静,合自然,可久也”;“不合清静,不可久也”。也就是说,只有入清静、合清静,以清静为恢复生命活力的持之以恒的法则,生命才能得长久。所以,“道人当日重精神,清静为本”,方能达成长生久视之道。清静为本就是要一心乐道,不受世俗荣名宠禄的缠绕,排除世俗一切的私心思虑,不以美食珍宝俗事萦绕心中,抛弃邪说,心胸坦荡。《注》中说,“求生之人,与不谢,夺不恨,不随俗转移,真思志道”。并说,“有荣必有辱,道人畏辱,故不贪名,但归志于道,唯愿长生”。当效法“道常无欲,乐清静”。《想尔注》所继承的《道德经》的“清静”思想,一直在道教中被视为修道的根本。如《太上老君说常清常静经》就曾指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五、道贵中和。道家之言“中和”,源于《道德经》“道冲而用之又不盈”。“冲”即阴阳二气之中和。《唐玄宗御注道德真经》阐释说:“言道动出冲和之气,而用生成。有生成之功,曾不盈满。”《想尔注》非常重视中和与生的内在密切关系,《注》中说:“道贵中和,当中和行之”。所谓“贵中和”,要旨就是学生、全身、守道,因为只有生命的生生不息才是合乎道意的。《注》在诠释“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句时说:“多知浮华,不知守道全身,……不如学生,守中和之道”。中和之道既要求人正确对待生命与身外之物的关系,为此,《想尔注》提出不论富贵贫贱,都应“各自守道为务”;同时,更要求注重人身五藏五行的和谐,从而认真体会人自身生命内在的和谐。《注》在诠释“挫其锐”与“不失其所者久”二句时说:“五藏所以伤者,皆金木水火土气不和也”;“今当和五行,令各安其位,勿相犯”。《想尔注》进而提出了“和则相生,战则相克”的名言警句。和则相生是对人生社会与宇宙生生不息奥妙的提炼和概括。阐述祖天师教导的《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开篇即指出:“道以冲和为德,以不和相克。是以天地合和,万物萌生,华英熟成。国家合和,天下太平,万姓安宁。室家合和,父慈子孝,天垂福庆。贤者深思念焉,岂可不和!”这就是说,天地自然万物、国家社会家庭,都必须保持和谐的状态才能生生不息。《想尔注》所提出的“和则相生”的思想,是道教追求和谐生命、和谐人生、和谐社会、和谐自然的重要思想资源。
六、积善成功。积善度己,为善助人,行善济世,功德成神是道教的基本要义。《道德经》中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注》中说:“道设生以赏善,设死以威恶”。“行善,道随之;行恶,害随之也。”“是以人当积善功,其精神与天通”。修学生道者,应百行当修,万善当备。为了进一说明善行的重要性,《注》以道喻水,以善行喻为水源,身体喻为池的堤封,告诫人们“心不专善,无堤封,水必去”。并说:“行善不积,源不通,水必燥干”。也就是说,人若不行善积善,就像无源之池水,不久就会干涸。《注》劝导“不善人要从善人学善”。强调要亲求善之人,誉学善之人,谓“见求善之人晓道意,可亲也。见学善之人勤勤者,可就誉也”。要至诚守善,仁义慈孝,勿骄上人,勿矜身,勿伐身,勿贪兵威。总之是要信道行善。
七、奉持道诫。戒以自律,戒以敛心,道戒是道教立教的重要内容。现存的《想尔注》虽然只是一个残卷,但篇中言及道诫就有三十多处。如言要“尊道行诫”,要“自威以道诫”,“人欲举动勿违道诫”,“结志为生,务从道诫”,“志意不可盈溢违道诫”等等。对于诫与人生及守道的关系,《想尔注》以渊、水与鱼的关系作了形象的比喻。谓“诫为渊,道犹水,人犹鱼,鱼失渊去水则死,人不行诫守道,道去则死”。意在告诫人们要守持道戒,要尽可能约束自己不贪荣名,不强求尊贵,不为恶事,唯愿长生。《想尔注》本身虽然未见具体戒条,但在《太上老君经律》中曾载有《道德尊经想尔戒》,明确提出了“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行无名,行清静,行诸善;行无欲,行知止足,行推让”的要求。孟安排《道教义枢》称之为“想尔九戒”。从《想尔注》及这个“想尔九戒”中可以知道,其所一再强调的道诫,关键点是要人的言行合乎道意,亦即道的内在价值。
《老子想尔注》所展示的祖天师立教的基本要义,不仅为历代祖师立教宣化确立了重要的指导思想,也为道教教义体系的构建和道教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天我们重温这些基本要义,就是要在继承和发扬道教尊道贵德、生道相守、和则相生、积善成功等传统教义思想基础上,谨记祖天师及历代祖师高道的教诫,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道教教义,建构既合乎道意又符合时代要求的教义思想体系,以服务社会人群,利益家国天下。
作者单位:中国道教协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