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从《太平经》看早期道教的信仰与特点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道教从汉顺帝时张道陵创立行世,至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样漫长的岁月中,信仰 “神仙”的基本传统固然保持不变,但由于时代变化及社会思潮影响,其具体教义自然也不免有所变异。如早期道教之太平道、天师道,并不主张禁欲,更不曾规定修道要“出家”,但金元以后崛起之全真道则主张独身清修;早期道教反对张兴祭祀,而南北朝后则张兴醮仪。我们为了要弄清道教发展的具体情况,便不可不对其原始状况有较详细地了解,然后才能有所比较,把握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一定变化发展,探索其促使发生变化的客观原因。

谈到东汉末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在社会一般著述中,大多引述《后汉书》及《三国志》等史书中的有关记载以为论据,加以演说;但这些史籍都是教外述史者所作的一般记述,难免语焉不详,甚或有所失真。《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历代史籍均有记载,特别是经近代著名学者汤用彤、陈撄宁、王明等的科学考证,确认其为东汉作品,所以我们要弄清早期道教的信仰内容,《太平经》便是最直接、最可靠的史料了。

早期道教所信仰的神、仙、鬼

道教远源于古代社会的巫祝,承袭了殷周对天神、地祇、人鬼的崇拜。它有别于社会其它宗教的特点是信奉战国以后的神仙之说,相信仙真、仙境的存在,相信人可以学道积道,成为长生久视的仙人。对神、仙、鬼的信仰,便是早期道教在教理教义方面的核心。

道教所崇奉的最高天神为三清,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上清境灵宝天尊,太清境道德天尊。但在《太平经》中则仅见有后圣李君 “上升上清之殿”之说⑴,不见有“三清”之说。足见在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完成以“三清”为至尊的神仙体系。由于《太平经》非一人一世之作,关于崇拜的神,尤其是至尊之天神,在名称说法上也就并不完全一致,有说“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为至尊之天神,有说“三皇五帝”为至尊天神,有说掌握“簿疏善恶之籍”的“天君”为至尊之天神,也有说掌管“寿籍”的“昆仑北极真人”为至尊天神。依照《太平经》原文,择要引述如下:

甲、《太平经》卷一至十七中说 ⑵,宇宙至尊之天神为“长生大主号太平真正太一妙气、皇天上清金阙后圣九玄帝君”。说这位“帝君”姓李,实际上就是指经过神化的《道德经》作者老子。说他是得道之大圣,“上升上清之殿,中游太极之宫,下治十方之天,封掌亿万兆庶,鉴察诸天河海、地山源林,无不仰从,总领九重十叠”。说他有一师四辅,一师即彭太师,“学道在李君之前,位为太微左真”,“治在太微北塘宫灵上光台,二千五百年转易姓名,展转太虛,周旋八冥”;四辅即上相方诸宫青童君、上保太丹宫南极元君、上傅白山宫太素真君、上宰西城宫总真王君。此外,公卿有司仙真圣品大夫官等三百六十一,从属三万六千人,部领三十六万,人民则“十百千万亿倍也”。说后圣九玄帝君居住于“太空琼台洞真之殿,平玉之房”。描绘其殿房住处无比美好,金华之内,侍女众真五万人,毒龙电母,獲天之拌,罗毒作态,备门抱关,巨蚪千寻,卫于墙岸。飞龙奔雀,溟鹏异鸟,叩啄奋爪,陈于广庭。天威煥赫,流光八朗,风鼓玄旌,回舞旄盖;玉树激音,琳枝自籁,众吹灵舞,凤鸣玄泰;神妃合唱,麟午鸾迈;天钧八响,九和百会”。说后圣九玄帝君授东华玉保高晨师青童大君《灵书紫文》,口口传诀,在经者二十有四:一者真记谛,冥诸忆;二者仙忌详存无忘;三者采飞根,吞日精;四者服开明灵符;五者服月华;六者服阴生符;七者拘三魂;八者制七魄;九者佩星象符;十者服华丹;十一者服黄水;十二者服回水;十三者食钚刚;十四者食凤脑;十五者食松梨,十六者食李枣,十七者服水汤;十八者镇白银紫金;十九者服云腴;二十者作白银紫金;二十一者作镇;二十二者食竹笋;二十三者食鸿脯;二十四者佩五神符。说备此二十四,则“变化无穷,超凌三界之外,游浪六合之中。灾害不能伤,魔邪不敢难。皆自降伏,位极道宗,恩流一切,幽显荷赖。

乙、信奉 “三皇五帝”是宇宙的主宰者。卷六十六中说:“天有三皇若三光,地有三皇若高下平,人有三皇若君臣民”,“天有五帝若五星,地有五帝若五岳,人有五帝若五行五藏”。又说:“天有三王若三光,地有三王若高下平,人有三王若君臣民”,“天有五霸若五星,地有五霸若五岳,人有五霸若五行五藏”。说宇宙共有九皇十五帝九王十五霸,主宰一切。

丙、说 “天君”为至尊天神。卷一百十中说:能差遣使用诸神的只有“天君”,天君掌握“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其恶不止,便见鬼门”。卷一百十四中说:“天君”是最高天神,天上的部职诸神都要听候“天君”的呼召,天君敕令的“公事”,诸神“不敢留止须臾之间”,完全与地上诸臣之敬事帝王一般。卷一百三十七至一百五十三中说:“天君”左侧之大神自名委气之公,“主为理明堂文之书”,“当为君通神仙,录未生之人”。卷一百十中说:“天君”是无所不知的,“天君日夜预知,天上地下中和之间,大小乙密事,悉自知之”。认为“天君”是宇宙之心,人身中有心神,“天遥相见,音声相闻”,因而“天君”知人民善恶,对违犯“天君”意旨的人,便施加天谴。

丁、说昆仑北极真人是决定人寿之神。卷一百十中说: “延者有命,录籍有真,未生豫著其人岁月日时在长寿之曹,年数且升,乃施名各通,在北极真人主之”。又说:“录籍在长寿之文,须年月日当升之时,传在中极,中极一名昆仑,辄部主者往录其人姓名,不得有脱”。卷一百十二中也说:“神仙之录在北极,相连昆仑,昆仑之墟有真人,上下有常”。

足见东汉末早期道教尚未建立起统一的神团体系。早期道教为多神崇拜,各地崇道者各有所宗,故在推尊方面也便说法不一。

早期道教除信奉上述天神外,还信奉许多神,天上、地上乃至人身中莫不有神,一切自然物乃至时间、气候、方位莫不人格化为神,也莫不有神控制。何谓 “神”?《太平经》中亦有所解释,如卷五十六至六十四中说:“神者,上与天同形合理,故天称神,能使神也”。又说:“神也者,皇天之吏也。神人者,皇天第一心也”。卷六十八中说:“夫道乃洞,无上无下,无表无里,守其和气,名为神”。卷七十中说:“身无道而不成神”。卷九十二中说:“神者,天之使也”,“精者吞之,谓之神也”。卷九十八中说:“夫神,乃无形象变化无穷极之物”。卷一百二十至一百三十六中说:“夫神明精气者,随意念而行,不离身影”。又说:“天地之道,据精神自然而行”。卷一百五十四至一百七十中说:“道之生人,本皆精气也,皆有神也”。概括起来说,自然即神,道即神,物之精即神。其特点是物与神相互依存,如元气散则为气,其精聚而为道,即道君,即上皇。这样的神学理论,自然会演为多神崇拜。卷六十九中说:“皇天乃以四时为枝,厚地以五行为体”。把四时五行演为九神,认为“部此九神,周流天下”。卷七十二中说:“天地自有神宝,悉自有神精光,随五行为色,随四时之气兴衰,为天地始,以成人民万物也”。认为四时为兵马之神,随四时气衰盛以拱邪,五行为五德之神,使人好善。信仰九神为拒邪、导善、成人民万物之神。又认为方位也有神,所谓五方之神,即东、南、西、北、中央五位骑神。说东方之骑神持矛,“东方者物始牙出头,尽生利,刺土而出,其精象矛,故为矛”;南方之骑神持戟,“南方万物垂枝布叶若戟,故其精神而持戟”;西方之骑神持弓弩斧,“西方者天弩杀象,夫弓弩斧,亦最伤害之长也”;北方之骑神持镶盾刀,“北方者物状藏逃,镶盾所以逃身者也”;中央之骑神持剑鼓,“中央者,土也,五行之主也,鼓亦五兵之长也,剑亦君子道德人所服也,亦王兵之长也”。这五位方位之神,同时也被认为是五行之神,东方之神行属木,南方之神行属火,西方之神行属金,北方之神行属水,中央之神行属土;又被说为五帝,在卷十三九中说:青帝治春,赤帝治夏,黄帝治六月,白帝治秋,黑帝治冬,五帝更迭治,可致太平,“故当敬其行而事其神”。早期道教还相信天上的星辰都是神,卷八十六中说:“日月星历,亲天之列宿神也”。说天上二十八宿更值,察视人间之善恶,使善者命长,恶者自亡。早期道教还相信人体内有五藏之神,在卷十八至三十四中就说,神生于内,五藏皆有神:春,青童子十;夏,赤童子十;秋,白童子十;冬,黑童子十;四季黄童子十二。说:“为善不敢失绳缠,不敢自欺。为善亦神自知之,恶亦神自知之。非为他神,乃身中神也。夫言语自从心腹中出,傍人反得知之,是身中神告也”。

早期道教的神学理论,除了 “物”与“神”相互依存的特点之外,再一特点就是同其社会思想一致。如认为世人有善恶,“神”亦分正邪;进而说当时是邪神多,正神不得其处,故引起天道大乱⑶;再进一步便据此抨击当时的政治,“今邪人多居位,共乱帝王之治”。又说:神仙也不是至善无过的,“神仙尚有过失,民何得自在?⑷”神仙如作孽,人就更不得自在了。

以上是《太平经》中所阐述信神的大祗内容。下面谈谈《太平经》中所述早期道教信仰 “仙”的内容。

早期道教的前身为信仰神仙的黃老道,东汉末早期道教的太平道、天师道均保持神仙信仰的特色。远在战国时期,关于存在仙人、仙境以及人可求仙、登仙的传说,已经流行于我国南北。《庄子 ·逍遥游篇》、《列子·汤问篇》以及诗人屈原的《离骚》、《九章》,宋玉的《高唐赋》等先秦文献中,都有很多对仙人、仙境的描绘,《史记·封禅书》及其它传记中也有很多关于求仙的记述,把仙人描绘成外生死、极虛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的人,在仙境中生活极其美妙而神秘。早期道教继承了方士、神仙家信仰神仙的传统,在《太平经》中多处有论述,不过这些出自民间的关于“仙”的说法,与先秦文献中对“仙”的描绘,似乎略有不同,《太平经》中的“仙”,只是人、神之间的能长生、能变化的人,而且他们也并不是那么肖洒清闲。 太平经》卷四十二中说:宇宙间有九种人,即无形委气之神人、大神人、真人、仙人、大道人、圣人、贤人、凡民、奴婢,九种人各有其职,“仙人职在理四时”,“仙人变化与四时相似,故理四时也”。在卷七十一中说:助天治理天地的有六种人,即神人、真人、仙人、道人、圣人、贤人,“神人主天,真人主地,仙人主风雨,道人主教化吉凶,圣人主治百姓,贤人辅助圣人,理万民录也”。又说:“能飞者,独得道仙人耳”。这说明仙人是在神人、真人之下,在圣人、贤人之上的一种人,是能与四时同变化、能飞的人,职在“理四时”、“主风雨”。在卷九十四至九十五中说,“仙无穷时,命与天连”,则仙人又是长生不死的人了。

  • 共5页: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