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汉桓帝崇信黄老道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崇信道教的皇帝是汉桓帝,是个名副其实的黄老道徒。对我国道教初期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汉桓帝刘志,15岁时从河北封地请回朝廷登上了皇帝宝座。是东汉13个皇帝中的第10个皇帝。桓帝在河北封地时,民间道教信仰盛行,黄老道的清静无为、长生久视,对他的影响很大,幼年的刘志,喜爱音乐,尤其是善于吹笙弹琴,练就一副好口好手,演奏起来相当逍遥自在,有一种超凡脱俗飘然的感受。

汉桓帝当上皇帝后,对宫中的道术秘籍,有所阅览,对宫中人的黄老信仰更是深信不疑。

汉桓帝虽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但到二十几岁时还没生儿育女,龙子龙孙接续帝脈的思虑,萦绕着他,桓帝寄希望于黄老道,有望从黄帝、老子之术中获得下一代,于是以皇帝身份号召文武百官信仰黄老道,按国家大典在宫中举行祭祀。他恐怕诚信感动不了老子,在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下诏天下除了洛阳令王涣祠、密县令卓茂庙不改外,其余所有祠庙一律改祀老子。延熹八年(公元165年)正月,桓帝派遣中常侍左悺到苦县,(今河南鹿邑县)祭老子。一年三次大张旗鼓、雷厉风行祭祀老子的活动。把崇拜老子神化老子推到最高峰。就这样,桓帝只有三个千金出世,仍没有儿子,衍续后代的思想和延年益寿的理想,依然是桓帝信奉黄老道的精神支柱。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的春天,平原(今河北)人、黄老道徒襄楷到洛阳向朝廷上奏折一本,朝廷收到后没有动静。十几天后,又上奏折一本说:“过去道士宫崇献出的神书《太平经》,专讲自然五行的事,还有治国、生子的技术。但顺帝没有照做,所以他没有儿子……又听说宫中建立了黄老、浮屠(佛)的祠殿,很好啊!黄老道主张清静,崇尚无为,热爱生命,讨厌杀罚,減少贪欲,去除奢侈,现今皇上过分的欲望不減少,杀罚生灵太过分,曲解了道教,怎么能使国家昌盛、衍生后代呢!有人说老子到西天成了佛,专心修真养性,精气神达到了最高境界,即使好女多多,也不眼花缭乱,而不屑一顾。能‘守一’到这种程度,那就叫成仙得道。现今皇上后宫美女艳妇为天下之最,山珍海味,也为天下之最,怎么这么多的贪欲难道是黄老道所提倡的吗?”

襄楷奏本一上,随即被召入朝廷,皇帝下诏由尚书省过间。襄楷说:“过去根本没有宦官,到了西汉武帝末年,他多次游幸后宫,才叫人设置宦官哩。”襄楷听到过朝廷中宦官专权的事,才发了这通言论。尚书承旨听了很不高兴,也参了一本说:“襄楷言词不合道理,而且还违背经义,假借谈天说道,来表达私人意见,诬蔑皇上妄论国事,请予治罪,收送洛阳狱中。

桓帝看了奏本,心中自有盘算:“这襄楷言词虽然激烈,切中实事,但他讲到黄老道的深义还很不错,挺够味儿的。”于是,他下诏“不诛”,交由司寇论判。司寇深解皇上心意,也就顺水推舟做个人情,放襄楷“无罪”回家去了。

桓帝认为民间信仰黄老道的人还有象襄楷的,真是称得上高道了。这一件事,更增加了桓帝对黄老道的笃信不疑,更增长了对黄老的祭祀诚心,延熹九年秋,桓帝将洛阳北宫濯龙园里的濯龙宫改祀老子,并率文武百官来到濯龙宫祭祀老子,用五彩毛毯子作祭坛,用纯金作法器,设置高座,张以华盖,并动用园家音乐班子祭祀天神的乐曲来演奏伴唱,热闹非常。又在万安山皇家御花园内修建了濯龙祠,塑像供奉老子。从此之后,全国上下,崇拜道教的风气越来越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