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8日,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十九次会议以视频方式举行。在本次会议上,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我国五大宗教全国性团体联合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明确地提出了“四倡导、四反对”,即:倡导传统美德,反对不良风气;倡导环保实用,反对贪大求奢;倡导修身养德,反对奢靡之风;倡导简约适度,反对铺张浪费。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崇俭戒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各宗教共同提倡和尊奉的道德准则。中国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奢靡之害产生了深刻的认识。对于个人而言,奢侈导致败德丧身;对于家族而言,奢侈导致“富不过三代”;对于国家而言,奢侈导致粮食不足、物资缺乏。崇俭戒奢不仅仅是文化传承,还是一个民族的精气神,更关乎国家的前途命运。宗教界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全国宗教工作会议精神、推动从严治教的具体举措,是坚持我国宗教中国化方向、实现宗教健康传承的必然要求。
纵观世间事,因缘和合,阴阳轮转,世人若寻欢作乐、奢靡无度,必会招致恶报,使心劳身苦。提倡勤俭朴素、反对生活奢侈一直是道教的传统和戒律要求。道祖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圣人去甚、去奢、去泰”,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并说:“朴虽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万物将自宾。”道教认为万物禀道而生,蓄德而成。“道之为物,唯恍唯惚。”这种道化乾坤、万物有灵、众生一体的宇宙生成观与事物认识论,形成了道教尊道贵德、效法自然、清净淡泊、朴素节制、崇俭寡欲的道学体系。在这一思想体系的基础上,特别强调重视生命、节约资源,反对过分占有和纵欲浪费。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日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道教《初真十戒》第八戒也规定“不得贪求无厌,积财不散,当行节俭恤贫穷”。道教诸如上述的道教经文不胜枚举,可见其对崇俭戒奢美德的推崇和重视。
《倡议》内容中提出:各宗教的教理教义均倡导崇俭戒奢,《道德经》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何为去甚? “甚”含有过分之意。 “甚”的本义为因享受美味而获得快感,可引申为贪图安乐,沉溺声色,含有过分之意。随着互联网的兴起,道教神职人员的生活也由原来的神秘感,慢慢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一些教职人员张扬高调,大吃大喝、玩乐贪淫的场景,经常被拍成照片和视频,曝光在网络平台上,从而出现在舆论的风口浪尖。在信教群众中产生了负面、消极的影响,不仅伤害了信教群众的情感,还损害了道教的纯洁性和神圣性。例如吃饭宴请这样的情况,个人建议要制定相应的宴请标准。道教协会及道教场所免不了和其他兄弟教派、道观、团体有参访交流学习的活动。对于类似这样的就餐宴请就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不能随意地花销,造成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的现场,更不能沾染酒色财气,不仅违背教规戒律坏了自身修行,更容易违反法律法规身处牢狱之灾。正如《倡议》内容中指出:“宗教教职人员要遵守教规制度,坚定信仰追求,遵循公序良俗,将精力用于研究教义、阐释经典、修行实践、引导信众、服务社会,自觉提升宗教修为、道德素养和精神境界。宗教界代表人士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何为去奢?“去奢”就是有所节制,不追求奢华。 “奢”的本义为张大、放纵、不节制,引申为花费巨大,挥霍无度,享受过分。道观及教职人员本应该远离世俗,一心向善,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上出现了普遍追逐物质利益的浪潮,在这一浪潮的冲击下,部分教职人员出现功利化的倾向,开始追逐世俗利益,他们逐渐淡漠宗教戒律意识,并丢弃了道教崇尚节俭、清静寡欲的生活规范,转而崇尚奢靡腐化的生活。他们将信教群众捐助的钱款肆意浪费和挥霍。例如一些道观自身条件差,收入少,自养拮据,但场所日常出行的汽车却一直在置换,每辆车价格都不便宜。对于这样的现象,个人认为宫观场所的公务汽车购买要有参考标准。不能用善信捐赠的款项来购买那些“高大上、高配置”的豪车。可根据场所的整体收入并参照相应的公务用车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执行标准。正如《倡议》内容中指出:“要正确处理信仰追求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坚持以追求精神境界为乐,坚持朴素知足的生活方式,坚持严于律己的自律精神,反对教风不正、追名逐利、贪图享乐,自觉抵制奢靡之风不良影响,引导信教群众践行勤俭节约美德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何为“去泰”? “泰”最早是很大的意思,“泰”与“太”同源,有大、通之意,引申为好大喜功之意。近年来,部分道观一味追求豪华、比阔气,到处征集巨大钱财,好大喜功,大兴土木,挥霍炫耀,道观越建越豪华、神像越修越高大;道观不再是道门清净、信徒修身之地,而是热闹的商业贸易、接待权贵之地。这样的现状严重损害了道教的社会形象。个人认为,对于道观的基本建设投资、对外慈善捐赠等,要依规进行。比如新建、扩建道观,不能盲目地追求“高、大、上、阔”,要根据道观的实际情况来新建或者扩建。道观建筑要体现清净庄严、简洁大方,体现中国特色、信仰内涵。反对超出实用要求、贪大求奢,片面追求体量和面积的行为,要倡导简约、低碳,积极创建绿色环保的道教活动场所,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对于重大的建设投资,要有可行性报告、要集体决策,不能超出预算,工程结束后要有第三方来进行工程造价审计。正如《倡议》内容中指出:“修建宗教建筑要遵守法律法规,杜绝违法违规行为。遵循实用、安全、适度、便利原则,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符合本宗教教义教规、满足开展正常宗教活动和宗教教职人员生活需要。”
道祖老子所说的“去甚、去奢、去泰”,就是给我们开的一方良药,让我们浮躁的心平静下来,复归到恬淡、安宁的状态。
通过对《倡议》的认真系统学习,个人建议上海道教界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加强自身建设,抵制宗教商业化行为,坚定道教中国化方向,践行“爱国爱教,两个责任”,促进上海道教健康、有序、平稳发展。
一、积极发起倡议,营造崇俭戒奢的氛围。全国性宗教团体已经积极发声,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上海道教界要在此基础上,立足实际,继续阐述出符合上海道教界健康发展的倡议书。从教风建设、信仰建设入手,坚持正面引导,坚持自查自改,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常态长效和从严治教的原则。号召上海各区道协、上海道教学院、各场所、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崇俭戒奢”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坚决制止贪大求奢、借教敛财、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的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大力弘扬清静淡泊、崇俭戒奢的优秀文化,让节约精神成为大家的自觉行为。
二、结合自身教义思想,阐释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道教的教理教义中,蕴含着丰富的崇俭戒奢的思想。对于道教而言,发挥自身优势,充分发掘教义教规思想中的节约理念,倡导崇俭戒奢的观念,是发挥道教积极作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接下来开展的“崇俭戒奢”教育活动中,上海道教界将社会的倡导与“崇俭戒奢、重粟惜福”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以宽慈养天性,以俭约养道心”等道教思想融合起来,作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阐释,推动道教弘扬中华民族崇俭戒奢的优良传统。
三、多措并举,做崇俭戒奢风尚的宣传者。上海道教界充分利用自身举办的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宣传栏、电子屏、口口相传等媒介,向广大信教群众传播崇俭戒奢、惜福惜物精神,大力宣传崇俭惜福对个人道德修养、家庭幸福、事业成功、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道长要在日常讲经说法、服务信众中主动宣讲道教节俭、知足、去奢、惜福的理念,讲述高道大德崇俭惜福的感人事迹。同时还要将崇俭戒奢与开展文明敬香、建设生态道观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绿色环保理念,引导广大信教群众鲜花礼神、文明敬香、规范放生、垃圾分类、崇尚自然、关爱生态、注重环保,为绿色健康、生态文明社会建设作贡献。
此次全国性宗教团体联席会议第十九次会议发出《关于崇俭戒奢的共同倡议》,既符合中国宗教健康传承的历史规律与当前形势要求,又与我国宗教工作的总体部署与重点相一致,可谓契理契机,非常正确、非常及时、非常有针对性、非常有指导意义我们广大宗教人士应当积极响应,认真执行。上海道教界也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崇俭戒奢教育活动,努力塑造良好教风,有效维护道教领域和谐稳定,不断提高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适应的水平,以良好风貌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作者:姚树良道长,系上海市道教协会会长、上海白云观管委会主任,上海市道教协会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