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我心中的道(“我心中的道”征文选刊)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很多人以为道离我们很远,以为只是道教徒在庙宇中早晚做功课,接迎十方善信,然后再是信教群众逢节日到宫观庙宇中敬香礼神。但其实在很多地方,如果家中老人去世,一定要请道士做道场的,否则会被训斥其“不孝”。除了道教的影响,老庄的“道”对我们的影响更甚,尤其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道文化的玄妙。

我最开始是孩童时期接触庄子的《逍遥游》那句“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虽然这句话没有讲述具体道教道义,但是给了我道家的初印象,那份自由和洒脱,也是因为这句话我开始了对道家哲学的探索。再大一些的时候喜欢《射雕英雄传》,可能大多数人对道教的记忆是丘处机和全真教的北斗七星阵,但我对马钰传授郭靖的那四句话记忆犹新:思定则情忘,体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消。当时以为只是金庸老爷子一时兴起为了剧情需要而编写,后来才发现原来这段话来自于《丹阳真人语录》。当时没能太多的理解,读了这四句话的原文:“守清静恬淡,所以养道;处污辱卑下,所以养德;去嗔怒,灭无明,所以养性;节饮食、薄滋味,所以养气。然后,性定则情忘,形虚则气运,心死则神活,阳盛则阴衰,此自然之理也”。

而随着年岁渐长,自己对“道”的感悟也越发深刻,影响着人生观、价值观以及理想和追求。道家是中华传统美学,非常注重情感神韵的传达与共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和万物以统一的形式而存在于我们身边,道是一切事物的本原,作为万事万物的内在根本而存在着,通过万物生长变化来体现本体。同时,道家要求抛弃高高在上,一切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放弃那些自以为是的机谋,通过主观情感表达与客观环境的完美统一,达到道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境地。如能“得道”,到达人与道、万物浑然天成的状态:“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那便能够进入真正忘我的境界,在无穷的宇宙之中任意遨游。

道家推崇“自然”,我所理解的应该是外界的初形态。道,则是本位价值。人们生活的目的以及价值体系,就是依道而行,求道、悟道,以及最后的得道。而这个过程便是“道法自然”,即是不断追寻生命之道与自然的和谐。这里的和谐一方面是指外在形体保护、生理机能的协调,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生命体的正常运行;同时更加强调精神自我的解放,恢复到自然的状态。以这种协调的状态,去追求“真”,就如同老子所说的“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是以一颗质朴之心追求真善美,遵循自然的原则以求入逍遥之境,乃是人生一大快事。

人应该恬淡静谧地生活,以超然之心看待世界,以自然无为的态度去游戏人间。而现代社会之中,很多以所谓的“智慧”去“有为”,常常会破坏人的本性,这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本源,有时候还会加剧各种社会的纷争和冲突。所以,我们更应该少私欲,返璞归真,清静无为。而这种超凡脱俗、浪漫的价值体系,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内心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柱。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归隐田园后的悠然自得;也有“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官至尚书右丞的王维的向往;甚至在高度城镇化的现代,也有李子柒回归山野田园活在诗意般的世界里。而这种种现象,又体现着复杂的社会现象,心中所想是道家推崇的质朴纯真的自然,却仍旧对滚滚红尘俗事恋恋不忘,而修道能走多远,看不同人的造化。随着理解的深入,便是解放外界束缚的过程。

从方方面面来看,无论是道教在生活中的讲经布道,还是传统文化里继承下来“道法自然”的思想,都影响着我们如今的生活。每个人“修道”的路不尽相同,但能从中有所得,便能让我们受益无穷。我们需要把道的自然理论和真人合一的思想更加广泛地传播,让更多的人感受“道”的魅力。这就是我理解的和我心中的“道”。

(本文作者:风云无相)

更多链接

“今天,请说出你心中的道!”道教之音征文活动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