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庄生晓梦迷蝴蝶”,究竟是谁在物化我们的心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有“小李杜”之称的诗人李商隐曾传世一首佳作,名曰《锦瑟》,因其诗中用典颇多而让后世人甚是费解。在这首句句都有典故的诗作中,一句“庄生晓梦迷蝴蝶”则把人拉进了道家人对宇宙人生的哲思中。很明显,李商隐的这句诗是在影射《庄子·齐物论》中的一段“蝴蝶梦”。

原文中写道,庄子在休息的时候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变成了翩翩起舞的蝴蝶,其神态自在竟不知这是一场梦境。待到梦醒后,庄子发现自己还是世间的人,但当回味起刚才的梦境时仿佛一切都如此真实。于是,在那一瞬间连他本人也分不清到底是自己做梦变成了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子。

蝴蝶梦在中国传统文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文艺批评理论中往往认为庄子是浪漫的,此时他已经进入了梦我不分、物我不辨的境界。唯当天地万物泯灭了彼此之间的分别时,才能够与万物相合为一。但庄子并不是个文学家,虽然他惯常写些寓言故事,可在那些精妙的言语中还总是蕴含着宇宙人天的大哲理。

在这场意外之梦中,庄子难到真的不知道自己只是做了个梦吗?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只不过梦中毫无拘束的状态太真实了,以至于让人忘记了世间的自己。道家有个词叫“物化”,是指人们的心灵和情志被外物所化,因为把心放在了他物之上,所以才能感知到他物的快乐和伤悲。蝴蝶梦如是,那场知名的“子非鱼”的辩论也是如此。

人被外物所化究竟是好是坏?又或者问,道家经常劝导人们不要贪恋世间声色,老子告诉我们五音、五色、五味等物都是会扰乱人们清静心的,因为有贪恋所以才不能守住内在的真一之道,那么这份贪恋又与物化有何异同呢?回答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不同的方面入手:

其一,“物化”即是被外物所化,它并不等于被外物所惑。

你我都是肉体凡胎,难免会产生七情六欲的困扰。道教修行重在息却贪恋的念想、控制身心的欲望,把身心意都回归于自我,因为道不在外而在己,明白了“我”的概念,也才能明白“自然”是什么。怎奈世人往往守不住真我,却一味地被七彩世界吸引走眼球,一心去追求外在的道法。但要知道,所有的追求均是一种有为法,唯当放下一切而沉淀出自己的真心——道教称之为“明心见性”——才能够慢慢参悟出究竟什么才是最适合的生存、生活乃至于修行的方式。

我们都渴望得到高人的指引,又总是忘记倾听内在的声音。如此之人,便是被外物所惑。他们始终在追求,甚至还会因为求不得而生起无限烦恼,由此一来便陷入了爱憎嗔怨的无边苦海中。经文中讲“苦海劫磨”,是指一切苦都是唯心造,而人们恰恰认识不到自己的心识是苦海之源,越是一味地向外求因果,越是背道远矣。

其二,庄子之物化与众生之被物所惑,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你是否能从外物之上感觉到一种至乐。

庄子并没有刻意去分别究竟哪个是我、哪个是蝴蝶,他只是在身为蝴蝶的时候只享受自在飞舞的乐趣,在是一名人类的时候也并没有怅然若失。真正的修行,在于不论你面对何种人生境地,都能从现有的一切中发觉生活中的美好之处。所以而言,修行是从内向外散发的一种气质,是内心中某种人生态度的外在化表现。你能看到众生之乐,最大的前提是先要体悟到我自己的人生之乐。当把独乐与众乐相互联结后,便会发现世间一切的乐趣旨在认识到变化无常即是人生真常,能够守住内心中的恒定,便不会随着外物的流转而波动寂静的内心。

心中不染纤尘,又何惧举世的污浊呢?再进一步说,当心如明镜,则会知道一切的反照都是现实,世上从不存在美丑之别,只存在你用什么样的心境去历经这场人生。

既如此,便更加能够明白庄子当日站在桥上是如何感知到鱼儿的快乐的。其实并非是水中嬉游的鱼儿有多么自在,而是我们的内心与外在的情境相合为一时,快乐与同、悲伤与共,整个天地都是你我的回应。这才当是与道合真了。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