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道教宫观中供奉财神的财神殿历来香火鼎盛,有大量信徒、游客前来朝拜。这不仅印证了财神在道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和根基,也充分说明了当今中国人对于财富的热烈渴求。其实,追逐财富从来就不是什么坏事。财富是民众基本生活得以维系的必要条件,是人们创建幸福未来的物质基础。当然,由于财富在生活中的特殊作用,在某些时刻,人们追求财富的期望又必然会与以含蓄、内敛为特质的中华民族道德体系及其价值观有所冲突:中国古代有将金钱视为“阿堵物”的典故,有“视金钱为粪土”的俗语。所以,长久以来,中国人追求财富之路并不平坦,出于这些因素,道教与财富的联系也因此变得疏离,在人们印象之中,道士出世隐修,清心寡欲,与金钱、财富似乎全无关联,不食人间烟火即来源于此。
其实,这是一个美丽的误会。作为一种对现实生活热情关注,并将“长生不老”这种美好生活的理想永续状态作为最终修道目标的本土宗教来说,其财富观念也是理性的,符合民众对于财富的根本要求的。道教一贯尊重民众对于财富的正常渴求,并鼓励人们在此基础上为追逐财富作出的种种努力和尝试。对于信众而言,一定的金钱和物质财富是生活保持基本运转的根本,是通过捐款乐助的方式与神灵保持沟通的重要媒介,也是进行个人传道活动的主要资本。对于道教而言,金钱、财富则是对大众进行传教弘道的基础,修缮宫观、印制经书、开坛讲经等等弘道方式,都需要物质财富作为开展的依靠。财富如此重要,而如何获取财富,只要合情合法,道教都予以热情鼓励,并将这方面的一些典型人物吸纳进自身的神灵体系进行对大众的教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一直在传统文化道德体系中倍加推崇,道教的文财神范蠡即是如此。范蠡每到一处都能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而致富,而每次致富以后都能将钱财赈济百姓,文财神的事迹传颂古今,充分彰显了道教对于财富的鲜明态度。
财富如此重要,如此富有吸引力,因此必然会有人想通过捷径来更快得到更多的财富,而这样的捷径,往往是不符合社会规范的,甚至是违反道德、违反法律的。财富就像是一把双刃剑,幸福生活的反面可能就是欲壑难填的黑暗深渊。道教作为有着广泛影响的宗教,其弃恶扬善的教化威慑作用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在对待财富问题上。前文所提及的文财神范蠡,是行善致富的典型,而对于谋取不义之财的行为,道教从来都是不遗余力地予以鞭笞。
道教经典 《太上感应篇》 中,其列举的一百七十条恶行之中,就有多条涉及到利用不正当途径谋取财富的,比如杀人取财、弃法受贿、破人之家以取其财宝、强取强求、好侵好夺、掳掠致富等等,总计达数十条,所占比重可说是恶行之中最大的一种。由此看来,道教对于社会生活中谋财方面的种种不义之举列举得极为详尽。对于这些不义之举, 《太上感应篇》 用“又诸横取人财者,乃计其妻子家口以当之,渐至死丧。若不死丧,则有水火盗贼、遗亡器物、疾病口舌诸事,以当妄取之值”这样的惩罚来进行威慑。众所周知,以 《太上感应篇》为代表的道教劝世类经典,向来以赏善罚恶这样道德取向鲜明的特征闻名于世,在信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和道德指向作用,所以,其对谋取不义之财的威慑作用也就真正得到了体现。另外,道教还注重在神像塑造上突出某种威慑作用。财神赵玄坛像就是骑黑虎、手执钢鞭、怒目圆睁的形象,这威严的形象本身就具有相当的威慑力。许多信众表示,正是财神手中的钢鞭让他们放弃了许多“快速致富”的念头,只有勤勤恳恳、辛勤工作才能得到财神的护佑。
常言道:创业难,守业更难。中华民族的先人们很早就从生活中悟出了这个道理。当事业成功以后,面对随即而来的大量金钱、名誉、声望等等有形和无形的财富时,如何正确地把握这些利益,并让这些利益成为自己事业长久发展下去的基础和动力,确实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很急迫的问题。当然,我们从浩瀚的历史烟海里,甚或从身边的见闻中能发现很多人交出了合格的答卷。他们没在财富面前迷失,而是能正确地分配和利用好财富,进而更加巩固和延续自己的美好生活和成功事业。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把肆意挥霍、纸醉金迷当作是使用财富的唯一手段,结果造成不可挽回的局面。所以说,财富,特别是以金钱为代表的物质财富,确实是一把双刃剑,既可带来成功和幸福,也能带来失败和苦痛。那么,道教对财富的利用问题有没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呢?其实,如果我们翻开一些道教经典,是很容易找到答案的。 《道德经》 第九章中有云: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这些文字无不透露着一种强烈的东方式生活智慧。当某种事物趋于饱和的时候,需要寻找一种合适的渠道来释放。持而盈之,不如其已,金玉满堂,莫之能守。追根究底,钱财终究是身外之物,与其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倒不如功遂身退,这才是天之道也。当面对财富的时候,我们就应该采取这样明智的态度。 《道德经》里的文字,其实是代表了道教的财富观。道教提倡用财富满足生活的必需以后,还有更多有益的用途。 《太上感应篇》 中有云:矜孤恤寡,乐人之善,济人之急,救人之危。这些都被列为二十六条善行之中,而做到这些,就全要仰仗财富的支持。由此可见,道教认为慈善是财富的最佳归宿。古往今来,乐善好施一向被认作是宗教关怀世间的重要手段之一,道教作为有千年历史的古老宗教,这方面特征显得尤为突出。道教系师张鲁就在蜀中广开义舍,无偿提供米、肉给当地百姓,这是扶贫济困的善举,更重要的是,这种善举广泛地传播了道教的影响力,作为创教、传教初期的重要举措,奠定了其以后作为道教传道世间、度化世人重要途径之一的地位。翻开千年道教史,从文财神范蠡散尽钱财赈济百姓,到药王孙思邈常年坚持用自己高超医术为穷苦百姓免费医治,无论是全真吕祖行侠人间,用无边道法为民众排忧解难,还是正一天师斩妖除魔,用慈悲心怀救百姓于水火之中,这些事迹都是道教提倡“齐同慈爱、异骨成亲”慈善理念的最好注释。财富是行慈善的基础,而慈善又是财富的最好归宿。我们可以从这些事迹中发现,道教还将财富的概念作了最大程度上的延伸。金钱、物质是财富,而诸如知识、技能、名望、影响力这些凡是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都可视为财富。道教从自身教义出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财富观和社会观,其慈善的传统历史久远、影响广泛。当代道教继承并弘扬了这一传统。在中华大地遭遇天灾人祸,如地震、泥石流、洪水等恶性灾害时,道教义不容辞地担起了应有的社会职责,许多宫观和玄门弟子纷纷为社会慈善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今天这个时代,人们早已不必隐藏自己对于财富的梦想,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权力。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更要用之有法。愿每位善信大德,都得财神护佑、生活幸福!
(原载《中国道教》2011年04期,文章有删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