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降世地考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太岁神是六十甲子元辰本名神,是道教神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命通会》中说:夫太岁者,乃一岁之主神,诸神之领袖。《源海子平》中说:太岁乃年中天子。太岁神是道教值年神灵,一年一换,以六十甲子为一个轮换周期。每年都有一个太岁神护佑民众,当年轮值的太岁叫值年太岁,亦称流年太岁。

太岁神是拥有智慧和能力的神,能护佑众生,引导众生在自然灾害中趋吉避凶,在日常生活中行善积德,把握自己的运势和健康,因而在道教信众和普通民众中有着相当大的影响力,极其尊崇。元明以后,太岁神由国家列入祀典,以岁时奉祀,祈祷太岁星君辅国安民。

道教的神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是来自现实生活,在历史上大部分确有其人其事。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为百姓做好事,护佑和济度众生。他们或力行忠孝、护国利民;或清正廉洁、勤政爱民;或行善积德、默默奉献,他们都是在当时为守护国家和人民做出大贡献的英雄人物。这些神仙的事迹千百年来流传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中,他们也受到了人民大众的尊崇敬仰,被供于庙堂之上、神人相亲,永远为人民祭祀,成为民众心目中最高的信仰和楷模。

公元二零一八年是戊戌年,轮值太岁是姜武大将军,因姜武大将军今年轮值,因此媒体有多篇文章对其进行了介绍。查阅各种网络上的文章,绝大多数用“戊戌太岁姜武在明代降生于保德州”(今山东省保德县)这种论述,但个别文章也出现明代时的保德州是今天山西保德县的说法。对于这种降生地不同的表述,在广大群众和信众中产生了疑问和思想混乱,不利于道教的弘扬,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对神灵的不尊重。

为此,笔者怀着虔诚的心,查阅了相关文章和文献资料,就姜武大将军降世地争议作一阐述。由上海城隍庙和香港蓬瀛仙馆的大德高道们整理和编订的《太岁神传略》权威性地介绍了六十位太岁神降世的神迹,是一部弘扬道教太岁神的传世典籍。在书中第三十五位戊戌太岁神姜武大将军的介绍记载:“明时降生于保德州,名姜名武,亦名姜武,字我扬,姜武举天启二年武会试,授大同威远守备。”《明史列传》第一百五十七记述“姜名武,字我扬,保德州人。举天启二年武会试,授大同威远守备。”两书所述完全一样,都十分明确地记述了姜武大将军生于保德州。

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了《保德州志》,该书根据明永乐十九年至正统五年(1421年—1430年)官方编修的州志而重新翻印,而其中州志所述地理位置正是今天的山西省保德县。书中人物卷第八,记载:姜名武,字我扬,中戊戌武进士,授大同威远城守备,有功历升通镇骁骑左营副总兵,调保总督标下中军都督佥事。崇祯十五年,援豫至朱仙镇,力疾从戎。与亲丁耿道明、姜业隆、王豹、朱喜贵、白玉柱、杨守荐、庄登科七人俱战死。总督杨文岳疏称姜名武:“诗书从戎,孝谦素著致身于困苦之际,尽忠于危急之秋,一段肝肠,当与河山不朽。请加赠恤”。长男宗吕亦具疏言:“臣父无尸可裹,有魂难招”云云,情辞恳挚。其疏详见《艺文》。部议赠特进荣禄大夫左都督,子孙世袭锦衣卫百户。

而姜武大将军的衣冠冢在今山西省保德县冯家川乡沙坪村,三百七十多年来一直受家乡人民的祭祀。在《太岁神传略》语译文一四一页中记载,戊戌太岁在明代时降生在保德州(今山东省保德县一带),名姜武。笔者认为山东明代时并没有保德州,而明时的保德州和现在山东省的德州明显不是一地,且今山东省137个区县也无保德县,明时称之为保德州今称为保德县的只有山西省保德县。笔者斗胆推测,造成目前这种误传的原因是文稿排印校对时的疏忽,一字之差造成的。综上所述,所有的证据证明姜武大将军降世地应为今山西省保德县。

戊戌太岁姜武大将军,英雄浩气、为国捐躯,身后只有衣冠冢供后人瞻仰凭吊,而他的降世籍贯出现错误,既不利于英雄浩气的传承,也不利于民众的祭祀。作为道众,有责任有义务加以去误存真,更正不实之处,留给后人一个清晰准确的记载。

公元二零一九年是己亥年,轮值太岁是谢太大将军。谢太大将军在明朝时降生于山西临晋,名叫谢廷辅,亦名谢太。一次,谢太在路上捡到他人遗失的四百两钱财,于是他将自己的衣服覆盖在银两上面,坐在路旁一整天,守候失主。当天失主没有出现,谢太就将银两带回家中,藏在屋梁上面。第二天,又去到路边等候失主,看到有一位骑马的人,一面狂奔,一面呼喊失物。谢太就招呼他回家,招待用餐。在问清情况后,谢太将失物归还了失主。失主感动不已,向其道谢说:“我为主人办理公事,承蒙您归还失物才保全了我的性命。我愿意拿出一半来作为谢酬。”谢太坚辞不收。失主又想将谢太的义举禀告官府给以表彰,谢太也坚决不允许。在这份福德的荫佑下,谢太的后世子孙科举夺魁,成为翰林。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