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志》卷11《上清品》“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传”曰:“绍圣四年(1097年),敕江宁府即所居潜神庵为元符观,别敕江宁府句容县三茅山经箓宗坛,与信州龙虎山、临江军閤皂山,三山鼎峙,辅化皇图”。宋哲宗的这道敕令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证明北宋时逐渐形成符箓派三山鼎立的局面。
汉魏六朝时期主要派别之一古上清派逐渐演变成茅山教派。隋唐五代时期茅山派在诸符箓派中似乎垄断了对朝廷的影响。北宋初年茅山派继续受到朝廷优宠。历史表明,元代以前,茅山派一直保持着与历代朝廷的密切联系。
东汉末年,张陵、张衡、张鲁三天师的五斗米道割据汉中达三十年之久。魏晋五斗米道继续流传民间,同时深入上层社会。五斗米道至南朝多称为南天师道,以天师后裔为首领,行正一箓。北魏寇谦之改造五斗米道,自称天师,为北天师道。六朝末年至唐初,天师后裔有迁至茅山和龙虎山者,默默无闻。隋唐五代时期,南天师道的正一经法被继承下来,形成正一派,主要活跃于民间。北宋初年,汉天师后裔在龙虎山接过正一经法,举起祖先张道陵的大旗,重建教团,声势渐大,引起朝廷重视,人称天师派或龙虎山派。历史表明,该派经箓悠久古老,但教团衰微或中绝了很长时间,在北宋属于中兴或再起。
汉魏六朝时期灵宝派也是主要经派之一,灵宝科仪和经法影响很大,为各派所吸收。如茅山十四代宗师韦景昭受玄静经箓前,“惟习灵宝经法”。但灵宝派作为教团的势力和影响却一直不甚显著。至北宋,灵宝经派中逐渐衍生出灵宝教派,以閤皂山为中心,崭露头角,人称閤皂山派。历史表明,閤皂山派的经法虽然源远流长,但作为教派却属后起之秀。
历史上的太平道、古三皇经派、洞渊派、天童派等等,均销声匿迹了。随之又有许多新教派、法派诞生。不过在北宋时期,新形成的三山符箓鼎立的局面比较重要,宋哲宗的敕令对这种新的形势给予了承认和支持。
《茅山志》卷16《采真游篇》“黄澄传”曰:“初,三山经箓:龙虎正一、閤皂灵宝、茅山大洞,各嗣其本宗。先生请混一之。今龙虎、閤皂之传上清毕法,盖始于此”。“先生”指茅山玉晨观住持黄澄。宋徽宗召见他,命他住持金山神霄万寿宫,累授太素大夫、冲素静一先生,领玉堂高士、左右街都道录兼管道门公事,食实封一千二百户,赐紫金方符。他是当时道教领袖。他向宋徽宗请求混一三山经箓,获得批准。
符箓各派自六朝以来,始终处于既坚持个性,又互相靠拢、融合的过程之中。黄澄提出“混一”, 表明三山经箓互相靠得更拢了。宋徽宗批准黄澄顺应形势,采取积极促进融合的态度,使三山经箓增加了融合的深度,表现为龙虎、閤皂二山开始传上清毕法。
到宋理宗时,龙虎山后来者居上,影响超过茅山和閤皂山。理宗因势利导,于嘉熙三年(1239年)命三十五代天师张可大提举三山符箓,又对融合的进程有力地推了一把。此举确定了龙虎山在符箓诸派中的领导地位,对符箓派的大融合产生了深远影响。
宋哲宗敕三山鼎峙,宋徽宗批准黄澄混一三山,宋理宗命张可大提举三山,属于国家单项宗教政策调整的范围。三次政策调整,客观上均达到了尊重宗教自身变化的规律和客观实际,既不凭主观意志去强行干预,又不放任自流的效果,及时准确,可谓得当。符箓派的融合与联合,有利于提高道士的素质,对社会和民众有益,对维护封建统治也有好处。
符箓诸派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最终混合为正一派,与元政权有意无意地引导也不无关系。但是,如果没有宋代三帝对三山符箓的自然形成和融合,相机给予支持和促进,作为符箓派大联合体的正一派的出现也许还要推迟。三次政策调整,一直影响到六十余年(就理宗而言)至二百余年(就哲宗而言)之后,其积极效果才完全显现出来。某些宗教政策见效之久远,于此可见一斑。
当然,封建帝王的宗教政策与我们今天的宗教政策有本质上的不同,三帝对三山政策的调整不过是偶然中的。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中得到启发。那就是,只要以正确的理论为指导,以务实的精神审时度势,以历史学家的眼光高瞻远瞩,真正掌握并尊重宗教自身变化的规律和客观实际,采取因势利导的态度,就能保证宗教政策的正确性。我们比封建帝王高明之处在于,他们不可能完全做到这些,更不可能完全自觉地做到这些,而我们可以自觉地彻底地将这些坚持做下去。
(本文选自朱越利《读<茅山志>札记》,原载《道教考信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