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内容提要:洛阳下清宫古称青牛观或三官庙。《史记》载老子“莫知其所终”,下清宫传说为老子西行栓牛之处,初为老子庙,历经隋唐明清各代,至今留有部分碑刻、建筑等。《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志铭》记载了张清林“自幼时出家宗释氏,既而弃释从道,始游武当,次造天坛”等业绩。下清宫张清林道士塔,是一座国内现存为数不多的道士塔,对研究我国的建筑史和宗教史,特别是道教历史和道教葬俗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下清宫 张清林 塔志铭 河南洛阳下清宫亦名青牛观,或称三官庙,平面呈长方形,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西北2.5公里岳家村北邙山翠云峰南麓。《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老子修道德经,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经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2] 相传老子骑青牛西行传道至函谷关,下清宫为老子栓牛之处,初为老子庙,隋代翠云峰上建有老君庙(老子祠),唐高宗龙朔二年(公元662年)在翠云峰上建上清宫祭祀老子,在翠云峰下建青牛观(下清宫)祭祀青牛。自立观之后,青牛观(下清宫)曾多次更名,改为太清宫、玄元观、下清宫等,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邙山翠云峰上清宫、玉清宫、下清宫在宋朝时达到全盛期,翠云峰一带包括上清宫、玉清宫和下清宫,有道士800多名,仅下清宫就有道士300多名[3] 。下清宫在金元以后逐渐荒废,如今在下清宫留有神道石刻“石羊”,部分碑刻、残存柱础石与宝珠(塔刹)等。其中,庙内外遗存青筒瓦、绿琉璃板瓦和巨大的覆盆形石柱础,疑为唐代遗存。
Normal 0 7.8 磅 0 2 false false false EN-US ZH-CN X-NONE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普通表格;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qformat:yes;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5pt; mso-bidi-font-size:11.0pt; font-family:"Calibri","sans-serif"; mso-ascii-font-family:Calibri; mso-ascii-theme-font:minor-latin; mso-fareast-font-family:宋体; mso-fareast-theme-font:minor-fareast; mso-hansi-font-family:Calibri; mso-hansi-theme-font:minor-latin; mso-bidi-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 mso-bidi-theme-font:minor-bidi; mso-font-kerning:1.0pt;} 图①、图②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位于下清宫东侧院子里,建于明正德十一年(作者拍摄) 洛阳下清宫有明代住持羽士张清林古塔,砖塔坐北面南,平面八边形,叠涩密檐式七层实心砖塔,通高8.8米,边长0.76米,基部施土衬石,其上为砖筑八边形束腰须弥座式的基座,基座承托砖筑八边形塔身,塔身第一层南壁嵌砌石质塔额,塔身各层高度自下而上依次递减,面阔逐层收敛。塔砖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7厘米,采用磨砖岔分的垒砌方法,灰缝宽8-10毫米。石质塔刹,现仅存覆钵,其他刹件佚失[4] 。 塔身首层南侧有石铭“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铭”,落款为正德丙子(正德十一年,公元1516年)。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道教古建筑中是没有塔的。塔起源于佛教,又称“浮屠”、“浮图”,起源于印度,作为埋葬舍利、经卷之用,后来随着佛教传入我国,主要是一种佛教建筑。为高僧建塔是佛教的葬俗,佛教传入中国后与本土文化融合,逐渐形成中国特色的建塔习惯,道士建塔是宗教文化互相融合的产物。即使在全国范围内,现存道士塔的数量都非常少[5],张清林塔便是其中之一。该塔对研究我国的建筑史和宗教史,特别是道教历史和道教葬俗有着重要意义。[6]
图③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志铭(拓片由下清宫住持张信铭提供) 《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志铭》[7] 记载:
羽士张清林,汝之伊阳人也,自幼时出家宗释氏,既而弃释从道,始游武当,次造天壇,后至伊阙莲花洞,化金箔,饰佛像,工讫,乃徒跣游洛城,日夜皇皇,思有所建而未得。适遇城之东北居人刘富、叶严等相舆请曰:此有隙地一所,基趾弘敞,可建一祠。清林诰其请,遂募缘助金,经营弗置,其日用饮食,皆取拾于外,凡庙中盃水栗米,一无所利。伊国贤主察其持心纯素,大施金币、木瓦,以助其工,四方闻之,皆捐家资,以共成厥事。于是,先以铜铸三官圣像,不旬日正殿两厢及钟楼,傑阁以次落成,其土木壮丽,金碧辉煌,巍然为中州之状观,功亦伟矣。正德丙子春大工甫毕,而奄忽告终,坐化于庙之西室。国主命道修斋诵经,且阳藏地,于邙山之阳建立灵塔。其徒张一隆、欧一海为奉祀焉。铭曰:志苦而卓,貌古而苍。云水清修,羽士无双。奄忽遐弃,归窆邙阳。草木生色,原野有光。建兹灵塔,厥德以彰。载秋载春,弥久弥芳。
河南府僧纲司都纲悟本撰。泥水匠:张成 石匠:刘雄镌
正德丙子(1516)季春吉旦 在笔者看来,通过《塔志铭》对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的相关记载,可以获知以下四个方面的重要信息: 一是伊国贤主察其持心纯素,大施金币、木瓦,以助其工,四方闻之,皆捐家资,以共成厥事。分封藩王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采取的一项重要政治措施。他从保持朱家王朝长远统治的目的出发,认为只有自己的儿子最为可靠,将他们分封于全国各地,可以起到辅助王室之作用。河南是封藩王最多的地区之一,其中伊王朱㰘是朱元璋的第二十五子(又说二十四子),洪武二十四年(1391)受封伊王,永乐六年(1408)就藩洛阳,十三年(1415年)去世。明代后期,神宗朱翊钧又封其子朱常洵为福王,至万历四十二年(1614)就藩洛阳。[8] 㰘为太祖二十五子,但其后裔墓志皆言㰘为二十四子。六世孙万安康懿王典质墓志云:“‘太祖龙飞淮甸,混一土字,乃以第二十四子分封洛中,是为伊厉王。’……从永乐六年(1408年)厉王就藩洛阳,至二王嘉靖三、四十年薨,历时一百五十余年”。[9] 又《万安康懿王墓志全文》记载:“太祖龙飞淮甸混一土字乃以第二十四子分封洛中是为:伊厉王厉生、简王简生、安王安生、悼王、定王定生、庄王、敬王。”[10] 由于朱㰘被封为伊王后胡作非为,残害百姓。永乐十三年病死,获恶谥厉,史称伊厉王。伊厉王之后的历代伊王亦多不肖之徒,为非作歹。即便福王就藩洛阳后,也是腐化奢侈,无恶不作。由《塔志铭》记载可知,张清林于三官庙竣工之后便“奄忽”坐化, 其逝世时间应是正德丙子(正德十一年,1516年)[11] 。核对伊王世系,可知张清林逝世当年在位的伊国国主为伊庄王朱渊。伊庄王朱渊于正德六年(1511年)袭封,嘉靖五年(1526年)薨。[12] 目前,张清林的出生年月与入洛阳的具体时间尚不得而知,他也有可能得到过前代伊王的支持。至于伊王为何对张清林的修庙之举给予大力支持,其原因或与伊王一系对道教的崇奉有关。 二是“云水清修,羽士无双”。羽士张清林“弃释从道”。全真教为金代中期兴起的道教派别,其创始人陕西咸阳王重阳在山东收马钰、谭处端、丘处机、刘处玄、王处一、郝大通和孙不二为徒,即“北七真”。早期全真教继承发展钟吕内丹学说,力倡三教合一之说,以成仙证真为信仰鹄的,强调功行并重的修炼之道。[13] 在丹法修炼上,全真教与当时活跃于南方的金丹派南宗有较为明显的差异,形成了自己独具的特色。金丹派南宗以张伯端为代表,主张性命双修,先命后性,其后学又分为重内丹传统与重禅道融合两类[14] ,称之为“南宗”。全真教以王重阳为代表,主张先性后命,以性为主,以诚心静意、修真养性为修道成仙的正途,称之为“北宗”。《重阳立教十五论•云游》曰:云游于山水明秀之间应“参寻性命,求问妙玄,登巇险之高山,访名师之不倦,渡喧轰之远水,问道无厌。”《塔志铭》曰:“云水清修,羽士无双”,这反映了羽士张清林“弃释从道”的道教情怀,可推知他所崇尚的应为清修一派 三是张清林修庙之功德。塔铭记录了羽士张清林在三官庙修建过程中的巨大贡献。他“募缘助金,经营弗置”,“日用饮食,皆取拾于外”。弘道之愿和修庙之举得到了伊国贤主的大力支持,“大施金币、木瓦,以助其工”;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四方皆捐家资,以共成厥事”。张清林的辛勤付出最终取得了巨大成绩,由塔铭记载可遥想三官庙之巍峨壮观。“先以铜铸三官圣像,不旬日正殿两厢及钟楼,傑阁以次落成,其土木壮丽,金碧辉煌,巍然为中州之状观”。虽然尚未从文献中发现张清林入道之后对道教的更多贡献,但光此项就足以说明羽士张清林“功亦伟矣”,应该“载秋载春,弥久弥芳”。 四是修建道士塔的缘由。“建兹灵塔,厥德以彰”。张清林“奄忽遐弃,归窆邙阳”。为了纪念其在建庙传道之功绩,特意建筑“灵塔”。羽士张清林“正德丙子春大工甫毕,而奄忽告终,坐化于庙之西室”。“国主命道修斋诵经,且阳藏地,于邙山之阳建立灵塔。其徒张一隆、欧一海为奉祀”。至于张清林徒弟“张一隆”、“欧一海”罕见于古代文献之中,仅明代《河南固县志•国朝置阴阳学训术医学训科僧会司僧会道会司道会》有“张一隆”[15] 名录,是否为该人还需更多资料考证。张清林、张一隆、欧一海,其中“清”“一”则为全真道龙门派“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原明”[16] 之传承谱系。另外,《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志铭》是由河南府僧纲司都纲悟本撰写的。按理河南府也有道纪司,为何由僧官撰铭而非道士抑或道纪司道官撰写?笔者推测有如下可能。这或许与张清林早年先释后道的出家经历有关;或因张清林佛道融合,以道释佛或以佛释道;抑或当时洛阳的道教管理制度衰弛,下清宫由僧人管理。限于资料有限,具体原因尚无法得知。不过,从按佛教建塔的习俗或者根据塔铭内容来看,佛、道两教都对张清林修复下清宫的功德予以充分肯定,所以才以佛道相结合的方式修建了道士塔。 明朝诗人张姜谷《青牛吼谷》曰:“大道归何处?白头一老翁。名逃柱下史,丹炼翠云宫。紫气冲关外,青牛吼谷中。流沙越万里,西去觅真空。” [17] 你 下清宫有“洛图道人书”,明代万历辛丑(1601年)立“混元道德洞”石刻[18] 。天启岁次癸亥(1634年)季月吉旦《□帝碑》[19] ,虽碑文字迹漫漶,内容不清,但仍可看到“新春于正月初七至初八”,“又于二月初二至初三”,“祖师圣诞保安熙”,“每逢胜事三次经”,“皇明兴,天华永,固惟祖师之默祐,实善士之潜祝也”等字样,说明下清宫在明代活动频繁,善士众多。
图④ 明代万历辛丑混元道德洞石刻(拓片由下清宫住持张信铭提供) 清代嘉庆十八年(1813年)《洛阳县志》载:“下清宫在县北五里,乾隆二年邑人马一鸿、李永吉修。”[20] 大清道光五年(1825年)九月初九日吉旦立石《建立道房碑记》载:“闻之庙宇所以安神灵,而道房亦可以居住持。前者捐资募化,庙貌已新,缺少道房。今又约会同心捐而复化,新修道房五间,合将捐资姓名刻列贞珉,以志不朽。……首事人王宗邵:捐钱十五千文;方克明:捐钱十五千文”[21] 等。清代咸丰九年(1859年)《重修清元道德观碑》记载“记也,创自上古传流至今,世远年灭,不可胜述。内有太上老君、三清神像,四栋金桩,闻茨墙屋倾颓焚,祝之余共为目。今本庙住持道人李合德邀请方善信公同商议,量力捐资,刻期两堂璧。神像焕然增光焉,……列石以垂不朽。”[22] 说明下清宫在明清两代多次进行过维修重建。
图⑤ 清代咸丰九年《重修清元道德观碑》(拓片由下清宫住持张信铭提供) 明、清两代下清宫(三官庙)虽多有修葺,但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常受敌机袭洛,下清宫遭受巨大破坏,后“各界慈善信士,乐捐相助,倾囊投资,重修东西两廊,金塑神像,复修道德洞门”。 下清宫庙门顶上有民国二十九年(1940)五月,綦至广道人书“古青牛观”[23] 。
图⑥ 民国二十九年五月《古青牛观》碑(拓片由下清宫住持张信铭提供)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华民国下清宫碑刻》[24] 记载:
盖闻天地间立大功者,莫于治国安邦,积大德者莫于重修庙宇,其二者皆为善政之道也。唯我洛邑北郊外,古有青牛观庙一座,内奉太上老君圣像,四方善男信女,凡有不予者,惠然肯来诚默祈祷,随时灵感,护国佑民。今以历年屡遭风雨损坏,举目难睹,交民国二十六年七七事变,常受敌机袭洛,人难安靖,日常民众防避于此。如遇风雨之期,神人皆有忧色。义举者,立弗容。缓各界慈善信士,乐捐相助,倾囊投资,重修东西两廊,金塑神像,复修道德洞门,刻已完工告竣。所有各善士捐助巨资,修茸工料花费开列于后,豎石表明以彰慈念永垂不朽。云而。
河南省立汴垣中学毕业生李之用撰文,张冠赢书丹
住持道人綦至广率弟子马理贵、明理□立,民国二十八年吉旦。
图⑦ 民国二十八年(1939)《中华民国下清宫碑》(拓片由下清宫住持张信铭提供) 碑文反映了下清宫三个方面史实:一是介绍了下清宫的历史地位及其影响:古代下清宫称“青牛观”,内奉太上老君圣像,四方善男信女“惠然肯来诚默祈祷,随时灵感,护国佑民”,在当地民众中具有众多信众和很高的影响力。二是民国二十八年维修下清宫的原因及遭遇日本敌机轰炸被损毁的情况:“历年屡遭风雨损坏,举目难睹,又遇民国二十六年(1937)‘七七事变’,常受敌机袭洛,人难安靖,日常民众防避于此”,使下清宫备受损坏,如果“再遇风雨之期,神与人皆有忧色”,下清宫亟待维修。三是各界人士给予下清宫更多的关注,并乐意相助,慷慨解囊,使下清宫得以修复:“各界慈善信士,乐捐相助,倾囊投资,重修东西两廊,金塑神像,复修道德洞门”。碑文在最后还介绍了刻字立碑的目的意图,即为了纪念各善士捐助巨资,修茸工料花费开列于碑文之后,豎石表明以彰慈念出资,以便流芳千古,永垂不朽。 注释: [1]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文化传播与“一带一路”战略研究》(16BZJ037)阶段性研究成果。 [2] (汉)司马迁撰:《史记》,北京: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2141页。 [3] 《洛阳下清宫》,河南省洛阳市下清宫管委会印刷,第2页。 [4] 田冰峰:《浅谈洛阳下清宫道士塔纠倾方案》,河南省土木建筑学会编:《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 [5] 目前已发现的道士塔有五座:包括山东济南历城岱密庵道士墓塔、天津杨柳青普亮宝塔、河北魏县秦师石塔、山东沂源九重塔、河南洛阳下清宫张清林塔。 [6] 王峰:《洛阳下清宫道士塔纠倾保护技术》,《古建园林技术》2010年第6期,第11页。 [7] 吕劲松主编:《洛阳明清碑志·市区卷(下)》,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第473-474页。 [8] 黄明兰:《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42页。 [9] 黄明兰:《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43-44页。 [10] 黄明兰:《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44页。 [11] 《三官庙住持羽士张清林塔志铭》载:正德丙子春大工甫毕,而奄忽告终,坐化于庙之西室。 [12] 黄明兰:《明朝伊藩王世系补正》,《河南师大学报》1980年第3期,第48页。 [13] 参见 卿希泰:《中国道教史(修订版)》第三册,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54-91页。 [14] 任继愈主编:《中国道教史(增订本)》(下卷),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629页。 [15] (明)《河南固县志》卷十七,民国三十年(1941年)四月印刷,线装本。 [16] 李养正编著:《新编北京白云观志·诸真宗派志》,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版,第438页。 [17] 任华光著:《古都洛阳纪胜》,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55页。 [18] 该碑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碑长150厘米、宽50厘米、字径20厘米,字迹清楚。 [19] 该碑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碑高130厘米、宽75厘米、厚22厘米,青石岩,字径3厘米,字迹漫漶。 [20] (清)魏襄修,陆继輅纂:《洛阳县志·珈蓝记·道观附》,清嘉庆十八年(1813)刻本,卷二十二。 [21] 该碑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碑高40厘米、宽95厘米,青石岩,字径2厘米,字迹漫漶。 [22] 该碑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碑高40厘米、宽77厘米,青石岩,字径3厘米,字迹漫漶。 [23] 该石刻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石刻长120厘米、宽40厘米、字径18厘米,青石岩,字迹清楚。 [24] 该碑现位于洛阳下清宫内。碑高150厘米、宽60厘米、厚15厘米,青石岩,字径4厘米,字迹清楚。 (作者赵芃供稿 本文发表于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老子学刊》2018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