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发源于中国本土,她以“道”作为最高信仰:道在有无之先,是生成宇宙万物的本体,但道之本身是窈冥难测的,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道”的形象:“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与此同时,道教有着十分庞大且独具特色的神仙体系:它是以“三清”(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四御”(昊天玉皇大帝、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勾陈上宫天皇大帝、后土皇地祇)为首,共同统率着天上、地下、阴间林林总总、形形色色的大小神仙们组成的中国文化特色的“神秘世界”。有人不禁疑惑:那么,道教的“神”和“道”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借用现代理论来描述,道教视野下的宇宙是万物有灵论的宇宙观:我们生活的世界一个是充满“灵性”(“道性”)的世界,凡人看不见的“神”和我们人类乃至万事万物皆由“道”而生;同时无形无象的“道”既化生万物又存在于万物之中。而“神”被视为“道”的人格化象征,使得幽深玄远的“道”变得形象化和富有亲近感。道教最高的三清尊神分别象征着“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演化过程;四御上帝为世间万物运行规律的象征与体现。其他形形色色的神仙群体同样是完满的“道”在某一维度的呈现。
因为道教认为万物皆有道性,在南华真人庄子《知北游》的故事中,东郭子寻问庄子道在哪里,庄子告诉他道甚至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等一些卑贱的事物之中。所以无所不在的“道”可以应缘而化,或为鬼神、或为狂士、或为童子、乃至仙家精魅等。其示现因人因缘而异,大抵皆用人格的“神”来彰显至尊微隐的“道”的内涵,借用“神”的形式劝导人民遵“道”而行、为善去恶。在这个意义上,道教不惮烦为着形形色色的芸芸众生去架构一个庞杂的神仙体系,《易经》中说得好:“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翻开道教的神仙谱系,不难发现一些神仙本身即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过的人物,如被尊为关圣帝君的三国名将关羽,在祂的身上彰显和凝聚了中华民族宝贵的忠义精神。关圣帝君作为中华民族忠义双全的楷模,承载了全民族对于忠义精神的寄托,祂已然化身为“忠义”本身!忠义是合于“道”的,也是“道”所要求的。道教尊之为“神”,既顺应民心之望,又对忠义之举加以表彰鼓舞,起到教化人民的功用。所以我们在道教的诸多神仙中不难找到有功于国家和人民的仁人义士,如被尊为三官大帝的尧舜禹三位上古圣王、为病人解除疾苦的药王孙思邈、为出海者保驾护航的妈祖娘娘等等,祂们都是大道慈悲仁爱之心的代表。这点在《关圣帝君觉世真经》中说得明了透彻:“凡人心即神,神即心;无愧心,无愧神;若是欺心,便是欺神。”褪去“神”的人格化外衣,“神”就是人的良心。《道德经》说“含德之厚,比于赤子”,人与生俱来的良知明觉“神”即是由“道”而来的赤子之心,也称道心。道周遍万物,道心是道之于人身的集中体现,也是人与大道的相通之处,《老君内观经》说,道在人之身,则为神明,所谓心也。所以“教人修道,则修心也;教人修心,则修道也。”
道家在修行之中也会用到“神”,如《玄门早坛功课经》说言:“上药身中神气精,人人具足匪亏盈。能知混合回风道,金鼎黄芽日日升。”道教内丹学称精、气、神为人之“三宝”,修行者以炼化自身的精气神作为修炼内丹、成仙得道的途径。精气神“三宝”又有先天与后天之分。其中,“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组织的精华,“先天之精”是与生俱来的、本原性的,又称“元精”;“后天之精”一般指人在交合时所射的精液。“先天之气”是由人的生命机体原发推动之“气”,也称作“元气”或“炁”;“后天之气”为呼吸之气,必须经由“神火”温养才能成为内丹修炼的能源。“先天之神”又称“元神”,它秉道性而来,是自我本来之慧光,通过修行可以使人进入无为的直觉状态。“后天之神”是具有认知和分别作用的“识神”,它相当于人的意识,人们通过它来进行后天的学习活动。后天的精气神可求诸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得,先天的精气神则不可思议,需要在内丹修行的实践中去体悟个中的奥妙。
在这里无论是“先天之神”还是“后天之神”都不表现为具体可见的形象,但不代表修行活动中说涉及的“神”都是无形无相的——在道教的“存神”(“存思”、“存想”)等修行法门中,对于“神”形象的描述是十分具体的。“存神”是道教历时悠久的修行法门之一,在《太平经》所载的“悬象还神法”中已初见端倪,把这一修行法门发扬光大的还要数紫虚元君魏华存夫人和祂所创立的道教上清派。上清派最重要的两种经书,一为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黄庭经》,经由魏夫人整理并弘传,二为历代上清派宗师代代相授的《上清大洞真经》——它们具备了较完善的身内诸神的存想体系:其中《黄庭经》以“三部八景二十四真”为主,《上清大洞真经》以存想人身“三十九户尊神”为主。这些“神”都和人身的重要器官相对应,如掌管人脑、五脏、筋骨等部位,被认为是镇守人体关窍、护生保命的关键。修习者须存想祂们具体的形貌、大小、冠服颜色等,即通过存想把控人身关窍的“神”来把控自己的“命”,回归真我、与道合一,实现“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道家式逍遥。
(图为《上清大洞真经》中的存神图片)
翻阅历史书卷我们会发现,起初道教为标明“道”的“形而上”涵义,并未着意塑立有形之“神”。《周易·系辞》云:“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形而上的超越之“道”一旦表现为某种具体的形象就落入了形而下的“器”的范畴。所以早期道经《老子想尔注》强调:“道无状形象也,但可以认其诫,不可见知也。”《陶隐居内传》记载南朝上清派高道陶弘景“在茅山中立佛道二堂,隔日朝礼,佛堂有像,道堂无像”。然而今日道教所存形形色色的“神”并非是违背大道的初衷而渐行渐远。因为“神”的有形或无形并不是本质性的差异——“神”是“道”向人“示现”、与人“沟通”的方式,“道”才是其目的。如若仔细分析,我们会发现在每尊“神”的背后都隐藏着一定的“道”的内涵。祂将原本超越形象的完满之“道”的某一面彰显于世人之前,这样的“神”往往既是人道德行为的楷模,又是人的精神寄托与追求。祂引领人走向“道”、走近“道”,最终得“道”;而“道”是中国人臻于至真至善至美的最高境界。
(道教之音原创文章 转载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