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白鹤归来无栖地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白鹤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是幸福吉祥的象征,道教认为修炼成道时,皆能驾鹤飞至仙境,因此白鹤常作为道教超尘飘逸的美丽形象而被人赞颂。宋太宗御制《白鹤赞》:“白鹤云中朝太清,玉童高送凤池鸣。常教楼宿蟠桃下,三岛真人画不成。”

忻州白鹤观位于古城九龙西岗,为忻州之镇,北魏寇谦之天师在此结庐祭祀老子。寿春真人梅福仙翁在此丹成道就,丁令葳也曾在此修炼。唐天宝八年,唐玄宗敕建太清宫,会昌年间增祀唐皇六帝称七圣观,属皇家宫观。每年二月十五日老子生日,道教真元节这天,准有仙鹤数十只飞来落在亭台或道院。刘元化真人住持改为白鹤观。当年的三皇殿,无极殿,紫薇殿,玉皇阁,天师殿,太清殿,元君殿等,气势宏伟,建筑上下错落,如仙境一般,又是风水宝地,引来了不少文人雅士,宋真宗因太宗在忻州赞过白鹤赐名天庆观,由王洞谦、杨洞微、王治淳尊师住持,此时天庆观主祀道祖玄元老子香火鼎盛,道士云集。

贞佑年间蒙古屠城,天庆观损毁严重,一片废墟。元代王志常尊师与弟子王守冲重修。北方文雄元好问之妹文艳女冠在天庆观修道,立南坤道院,有隐秀楼。元俨(浯溪真隐)元好问次女,先于河南王屋山为女冠,后归故里修道于天庆观。明代,朝廷在天庆观设道正司,正一道士杨正梅尊师住持,大修道观,增祀吕祖殿,重修晋天福年间的文昌祠,占地21亩的天庆观,重现往日辉煌,道正司统领忻州正一天师派,净明派,全真华山派,龙门派,吕祖天仙派等近千余道士、道童。万历年间,白鹤复至,又一派人间仙境。巡抚魏忠涵诗曰:“二月忻州放鹤群,翩翩清唳九天闻。不知骐骥来何处,犹待蓬莱五色云。新兴柳色晓纷纷,刀斗高悬寂不闻。金城却把为金穴,莫讶玄裳坠彩云。”

满清入关后,白鹤观唐宋元明建筑在次遭重毁。全真龙门派道士傅山法名真山,正一天师派道士张天斗在文昌祠悬壶济世,弘道传法。乾隆四十年,朝廷为了削弱道教,打击汉民族文化,在文昌祠之西建了十六亩大的书院,将州学之内的秀容书院迁址。并占了一些观内殿堂。气死华山派住持王义和,天师派监院赵元婴抱病出游。王义和的徒弟刘礼廉、罗礼彦留守观内继续传承道脉。傅智祺、郝智兴、刘智福、李通茂和杨通泽等道士重修白鹤观,中兴一时。但没有朝廷的支持,艰难维持。民国年间张高玉、寇宗全住持白鹤观。五十年代,破除迷信,王太林、张宏基等华山派、天师派道士27人离开白鹤观,中断了道学传承。

一九九四年忻州道教缘起,有正一天师道玄裔赴祖庭再续道脉。十余年来奔走传道,多次申请要求政府落实政策。市宗教部门已换领导几任。如今无一宫观庙产归还道教界。今天的中华民族,虽然国富民强,然而因信仰缺失和西方和平演变势力无孔不入的渗透所导致的本民族素质低下,道德沦丧,世风日损,神马浮云,也堪令全球刮目。提倡道德,功赖道教。《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社会上的大道理没人听了,道家就有义务站出来提倡仁义道德。然而,忻州道教界赵道长,马道长等四人羽化登真,也未盼来忻州道教的复兴。

白鹤观属于道教在忻州的一块圣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代高道仙真都有他们的传奇故事。根据《宗教事务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宗教场所合法使用的土地,合法所有的房屋,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哄抢、私分、损毁或者非法查封、扣押、冻结、没收、处分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的合法财产,不得损毁宗教团体,宗教活动场所占有、使用的文物。宗教团体的宫观及其他房屋,不论自用、出租、出借、被占用和按中央、国务院政策规定应退还宗教团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七条:一切机关、组织和个人都有依法保护文物的义务。如今,忻州道教界已有道士数十人,皈依居士数百人,信教群众数万,道士们多次登上他们的圣地白鹤观,看到的是一片凄凉。虽然门口立着文物保护“秀容书院”,可是到处是残垣断壁,忻州建设局城楼广场石书上说,白鹤观传承道学,兴国寺弘扬佛法。现在白鹤归来已多年,只是盘旋无栖地。

(杨罗天道长 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