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学的核心思想是“道生万物”。他认为“道”是主宰这个世界的动力,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但同时老子哲学的精髓是他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老子把宇宙看成是一个自然产生、自然演变的过程,天地万物是依照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我们应当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具体地分析和考察老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对我们现代社会的重要影响。
老子哲学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发展理念可谓一脉相承。老子哲学中所体现的发展理念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协调理念
在老子看来,“道”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基础,人是天地万物中的一部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宇宙间有“四大”,即“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从四者的关系看,归根结底,人应当法地则天,师法自然。老子哲学关于人是自然界即天地万物的一部分、人应当师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早的一种“天人合一”论。在老子看来,与大自然相比,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失去了纯朴天真的自然品性,造成了种种的丑恶和祸害,真让人无不痛心疾首,“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所以老子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人与自然不应视为一种对立、紧张的关系,人的文化创造不应无视自然之理,而是应当尊重自然,遵循客观规律,人类应该通过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消除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回归到人与自然融合无间的和谐状态。这种“道法自然”、“自然无为”的天人关系,与我们现在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和平、和睦的发展理念可说是有惊人的相似。
2、“知常曰明”的环境保护意识
老子哲学认为,尊重大自然,认识自然规律,不违背自然规律去做事情,这才是明智的行为。比如说我们在中学语文学过一篇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它的大概意思是说有一位农夫看到别人地里的禾苗比他们家的长得高,他很着急,于是想出了一个办法,趁没有人注意,他把自家的禾苗一棵一棵的都拔高了一截,做完之后他心里很美,但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他家的禾苗全部枯死了。这个故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违背自然规律的结果。所以老子说:“天道自然而无为,圣人无为故无败”。这里的“天道”,是指天地万物的规律或自然规律。老子哲学认为,“天之道”是“自然”、“无为”的,依事物的本性自由伸展,顺其自然而不含有人力之强加妄为,聪明的人只有“自然而无为”,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人类要懂得不违反自然,不强加妄为,只是辅助万物使其自然地生长和发展,“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反之,“不知常,妄作,凶”。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对人们违反自然规律行为的一种警示,对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保护环境、尊重大自然的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反省当前人类所处之恶劣环境,诸如因乱伐山林、破坏植被而造成的水土流失,因乱开发土地而造成的耕地面积急剧缩减,因乱开采矿藏而造成的资源破坏和浪费,因工业发展而引起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调等严重问题,究其原因,都离不开人为的因素。人类要摆脱当前的困境,拯救自己的未来,除了在充利用科学和技术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还更应该思考如何进一步保护大自然,建立起一种更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这方面,老子哲学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着深刻的启迪。
3、“知和曰常”的生态平衡思想
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含有阴阳两方面的因素,阴阳二气相互作用而形成平衡、和谐的状态。“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阴阳二气交合和谐,万物才得以生存发展,因此,和谐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知和曰常”。由阴阳而生的万物除了具有平衡、和谐的规律外,还有循环往复的法则。“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复邻曰常,知常曰明”。既然“道”和由它产生的天地万物,都遵守循环往复的规律,并且都是在周期性的动态平衡之中维持其生存与发展的,那么,按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原则,人就应当“返本复初”或“复归于道”,回归到无人力强加妄为的自然而然的和谐状态,“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人与自然做到“无为”的境界,那就没有什么事情做不成了。老子哲学这些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反映了自然界物质和能量永恒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从最小到最大的东西,从沙粒到太阳,从原生生物到人,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这是物质运动的一个永恒的循环”。自然科学的事实表明,一切有生命的和具有持续发展能力的事物,都是处于循环往复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类本身就生活在地球的生物圈中,它作为一个开放系统,其生命就在于同外界环境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循环,其中,任何一种循环和平衡遭到破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随着人类实践特别是工农业生产实践和生活实践的进展,自然环境中的水和大气循环受到严重的破坏。破坏水循环的后果,第一步是摧毁植被,接下来是表土流失和土壤质量恶化,以致于使得诸多物种加速灭亡,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最后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因此,反省现实的人类生态环境问题,推崇“重新尊重自然”、“重新回归自然”,主张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治理工业生产的“三废”(废渣、废液、废气),应成为我们当代及未来的主题。人类从崇拜自然到征服自然,从征服自然到重新尊重自然,这本身也是人类实践和认识史上的一次循环往复和返朴归真。
4、“知足不辱”的适度发展理念
在人类对待自然的关系问题上,老子哲学认为,人类要“知常”——认识自然规律,“知和”——懂得自然界必须保持和谐循环的状态,“知止”——向自然界索取必须适可而止,最后还要“知足”——克制自己的欲望而不脱离实际。“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意思是说,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受到污损,只有知道适可而止,才不会产生危险。老子哲学中的“知止”和“知足”是密切相关的,既然天地万物都有自己的限度,人的行为就应当有所禁止;同时,人的欲望也应当有所满足,有所克制。在这里,老子哲学中的所谓“知足”,并非消极保守、不求进取,而是求进取中要讲究实际、讲究限度,不能一味追求贪欲、为所欲为,否则,只能招致更大的祸患。“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老子哲学的这些思想,包含着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适度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价值观念。因此,任何现实的增长都要遵守适度的原则,否则就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目前已被公认的人口、粮食、资源、能源、环境等五大世界性难题,其产生与发展无不与那种“盲目增长论”的观念密切相关。如何“适度增长”?老子哲学为我们提出了“知足不辱”的精神目标。
老子哲学思想中的关于发展的积极精神,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智慧与力量。它为人们回归自然,为当代以及未来的人类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
(作者系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委党校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