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必须与环境的保护相协调。当前,提倡低碳生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既需要依赖科技进步,以显著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创造尽可能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也需要大力建设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提高人们的节约意识,使低碳生活成为全社会的一种普遍风尚。
道教历来倡导节俭、朴素的生活。看看道教有关节俭的论述,对我们建设节约型社会,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文化资源。
道教奉先秦哲学家老子为道祖,以老子的《道德经》为基本经典。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他有三件最宝贵的东西,其中第二件就是节俭。老子认为,“俭故能广”,人们坚持节俭,生活就会越来越宽裕;执政者坚持节俭,国家就会越来越富足。如果“舍其俭且广”,也就是不能节俭而一心想扩大事业,那是不会有好结果的。老子指责当时过着骄奢淫逸生活的统治者为强盗。他说,这些统治者的宫殿十分华丽,而老百姓的农田却非常荒芜,国家的仓库十分空虚,统治者穿着锦绣的衣服,佩带着锋利的宝剑,饱足精美的饮食,占有多余的财富,就像是爱好炫耀的强盗。由此可见老子对骄奢淫逸的深恶痛绝。
各种奢侈浪费现象大多是人们追求享受、放纵欲望造成的。老子在《道德经》中结合养生学的原理,以个体的生命为价值标准,阐明了节欲、崇俭的重要性,将少私寡欲、崇俭抑奢这些道德要求与人们希图健康长寿这一生理需要密切结合起来,将做人之道与养生之道密切结合起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认为沉溺于声色犬马等感官享受之中,将会大大的损害身体。有些人本来可以长寿,却短命而终,也是“以其生生之厚”,即放纵嗜欲的结果。因此,老子主张“去甚,去奢,去泰”,即去掉过分的贪求和过度的奢华。老子希望人们“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即减损欲望,过一种俭朴的生活。
安于俭朴的生活,重要的是要有一种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老子说:“知足之足,常足矣”(懂得知足的人,不会感觉到自己缺少什么)。老子又指出:“祸莫大于不知足。”(贪得无厌的人,必然招致祸殃。)老子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即不过分贪求、懂得适可而止的人,不会遭受耻辱和危险。
道教以老子的崇俭抑奢、少私寡欲思想作为教徒的生活准则。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在《老子想尔注》中说,学道之士不能贪图世俗的任何事物,要“衣弊履穿,不与俗争”。东晋著名道士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说,学仙之人必须“恬愉淡泊,涤除嗜欲”。道教著名经典《清静经》指出,只有澄心遣欲才能进入“清静”的得道境界。创立于金元之际的全真道更要求道士们过一种禁欲主义的生活,把物质生活的需要抑制到最低水平。如马钰说:“道人不厌贫,贫乃养生之本。饥则餐一钵粥,睡来铺一束草,褴褴褛褛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丘处机说:“出家之人,恶衣恶食,不积财,恐害身损福也。”当然,对于在家信徒,全真祖师们并不要求他们修苦行,只要求他们少私寡欲,过一种清静恬淡的生活。丘处机说:“在家修道之人,饮食、居处、珍玩、货财,亦当依分,不宜过度也。”即使是大富大贵之人家,在生活上也不能太奢华。马钰经常吟诵两句话:“纵日消万两黄金,正好粗衣淡饭。”用于事业上的钱、正当花的钱,可以数目很大,但生活上依然要艰苦朴素。这就是说,少私寡欲、清静恬淡体现的是一种生活态度,它与财富的多寡无关。
全真道祖师们的苦行生活,我们确实难以效仿,但少私寡欲、适度消费则是我们能够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从环保的角度来看,人类不节制欲望,环境就不可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善。试想环境是如何被破坏的呢?不正是一些人为了追求金钱和享受,才砍光了一片又一片的原始森林,猎杀了一批又一批的珍稀动物吗?不正是一些企业主唯利是图,只要产品能赚钱,哪怕生产过程和生产结果对环境产生极大危害也完全不顾,从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环境污染吗?因此,在对全球性的环境恶化问题进行反思时,许多有识之士指出:正是那种向外索求式的、以满足各种欲望为目的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对环境的掠夺和破坏。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则是无穷的,为了缓和这一矛盾,人们在谋取利益的时候必须有所节制。人类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恶化问题,必须在生活方式上来一个转变,以崇尚节俭为荣,以攀比奢华为耻。
人的消费方式问题,从深层次上说,就是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在以占有物的多寡来衡量人们的身份、地位、荣誉和价值的社会里,不少人的消费在很大程度上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真正需要,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体现自己的消费能力。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关键是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道教主张求道悟道、济世度人,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提高生命存在的境界,而不是满足各种物质欲望;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人生应该多一些精神追求,少一些物欲放纵;多做行善积德之事,少做损人利己之事。道教所主张的人生,是追求自我觉悟的人生,是追求与道合一、与天地造化同流的崇高精神境界的人生,是慈悲为怀、以利济苍生为己任的人生。这样的人生,自然是摒弃了自私和物欲的人生,是杜绝了奢侈和浪费的人生。
被道教奉为经典的《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道教认为,人的消费行为,应该以满足基本需要为目标,而不应该在此之外多吃多占。汉代道教组织曾在四川等地的一些主要通衢大道上设立“义舍”,内悬米肉,供行路之人免费取用。义舍中贴有告示,过路之人若多吃多拿,则会有鬼神来惩罚,使其生病。这虽是宗教信仰,但其所包含的制止贪婪和浪费的思想则是值得肯定的。
道教思想对当代建设节约型社会还有一个启示,就是它对宇宙万物的敬重和爱护之情。道教认为,人与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源,就是“道”。《老子》第42 章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的一切皆由“道”演化而来。万物皆以“道”为源泉和存在依据,都分享了同一个“道”。因此,道教认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道”是创造一切价值的终极源泉,世间万物都是“道”的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因而都具有了自己存在的价值。人类不能妄自尊大,以自己为中心,把大自然当成自己征服和统治的对象,而应该体认到“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同体”,把自己视为宇宙这个伟大的生命共同体中的一员。人作为有知有识的万物之灵,应该体上天好生之德,以促进整个宇宙更加和谐和完美为目标,而不应该以各种毁坏自然的行为来扼杀宇宙的生机。因此,随意糟蹋、浪费自然资源,在道教中是绝对禁止的。哪怕只是浪费一粒米、一滴水,道教都认为是有罪过的。
汉代道教经典《太平经》中有一段话,深刻地反映了道教的资源保护意识。《太平经》说:“所谓的富裕,就是什么都不缺。对于世界来说,天下万物都生长出来,一样也不少,这才叫做富裕。上古时候,万物齐备,可称得上富裕。中古时候,物种已有所减少,可称之为小贫困。如今物种越来越少,已是大贫困了。”这种以能否保护世界上物种齐全为标准来衡量社会贫富的思想,对于我们今天来说,有着特别深刻的警示意义。若别的物种都没有了,人类能够独活吗?因此,节约资源也就是维护人类自己的生存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