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清初,有传奇道士李常庚云游各地,顺治初年隐居南岳九仙观。
据彭而述(1605—1665)《道人李皓白传》,李常庚,字皓白,山东青州人。生而好道,于书无所不读。年二十余,以公事走京城,见宫阙车马之盛,游公卿间,名籍甚。已而叹曰:「京洛缁尘,化尽劳人。富贵几何?朝华易悴。」从此遂生物外想。慕终南山、五岳之胜,以明天启甲子(1624)中出游,遇异人,潜心《道德经》之学。后策杖入武当山,至均阳沧浪亭,遇道者庞眉丹颧,年可六七十许,号为「四维长者」。人或测之,以为所遇长者乃罗念庵(即罗洪先)。继游吴越,旅巢县、庐州间(今安徽省境内)尤久。后乃结茅湖北襄阳隆中,与诸葛庐相望。襄阳藩王师事之。崇祯丙子(1636)春,「寇攻宛(河南南阳),道人陷贼中,已而得脱」。辛巳(1641),李自成军队攻占南阳,其将领闻道人名,罗拜庵下。道人曰:「乐杀人者,恒有阴祸。」劝其戒杀,所全活甚众。南阳人由是感激。既而念中原战场,不可居,乃游江汉,居武昌黄鹄矶下。崇祯十六年(1643)张献忠军队攻克武昌,道人被褐而谒军门,劝以勿妄杀,如前在南阳时。所全活复如之。由是道人名振楚豫间。时湖北巡抚何腾蛟及宁南侯左良玉争罗致道士于幕下。左良玉当时招降颇众,尾大不掉,道士时为开导。良玉抚膺痛哭,后虽弃武昌,呕血而死,人以为道士所感动。乙酉(1645),南明弘光纪年,权相马士英当国,道士观星望气,以为金陵王气尽矣,遂扁舟过洞庭,隐居南岳九仙观,时往来何腾蛟帐下。湘潭之役,何公死之,时为南明永历三年(1649)。道士见军营中无可与言者,遂隐衡山不出。
丁亥(1647),南明卢鼎与黄朝宣两位总兵不相能,各树帜对垒,蜂拥数十万众,村落城邑数百,里人皆虑不保其生。道士出死力解两家之争,避免了一场大战。湖南人呼为李道翁,相依为命。
道人卜居衡麓之朱陵洞口九仙台,建飞观数间,植北方桃杏梨柰诸果物,簇簇成林。将帅所赠贻,买山田若干亩。日览诸子书,随笔各有论著,议论风生。晤仕路人,辄劝以救民为主。
彭而述在〈送李道士归衡山序〉中感慨地说:「是岂黄冠之流也哉?为人排纷解难,飘然物表,〔鲁〕仲连之徒欤?抑其功成身退,为而不有,诚有合于道家守雌守黑之说矣。」
彭而述描述他见到的李常庚形象说:「修躯黄面,髯鬖鬖如涧下松。着蓝袍,挥棕榈扇。神峰秀朗,岩壑生眉宇间。」
李常庚给人的感觉是如沐春风。彭而述说:「时天气蒸暑,流石铄金,群虻成雷,与道士谈,殊翛然,不为所苦。」
举人李璨与李常庚时相过从。李璨说:「予方外友皓白笃志真修,年垂耳顺,躬行实践,于经世出世之务,一一从艰贞渊塞中锤炼而出。每山栖孤寄,与予上下古今往复论析,天下人情物理,气运消长,寒暑代谢,间及星官数术,昆虫草木之微,罔不溯源探赜,期于实落根据而后止。」
李常庚著有《九仙观图说》,请彭而述作序。彭而述则认为,书自有文人来著,不必劳道士之力。他说:「若夫九仙观,自有说,不必以此重累道士。《搜神记》固知非干宝不作耳。」
李常庚还编有《琐碎录》。李璨说,李常庚「未尝窃窃于撰著为事,乃独取平日目所偶及,剩册残书,单词只语,或痛瘙偶触于其身,或劝戒可昭于来许,或吁谟雅论可襄王化,或清机妙绪符契道真,随处录之,久乃成帙,自名之曰《琐碎录》」。从李璨的叙述来看,《琐碎录》大概是李常庚的读书笔记汇编。李璨认为,李常庚摘录的内容很有价值:「苟得乎是而珍之,可以复性,可以立命,可以用世,可以出世。尼山(孔子)、祗园(释迦牟尼)与夫柱史(老子)家合为一书,非语言文字可比也。」
康熙年间潘耒(1646—1708)在《游南岳记》中说:“自唐以前,衡山羽流多著异迹,宫观相望。自思大师振锡南来,怀让、石头二禅师继起,宗风甚盛,而道流无闻。迄于今遍山皆禅宇,道观仅存者,九仙、黄庭而已。近岁有李皓白者,居九仙,颇有才辨,动公卿,观宇田产皆其所修复,然非潜修默炼之士。今亦不及见矣。”按潘耒的看法,李常庚只是一个游说之士,而非潜心修炼的道士。实际上,李常庚游走于公卿之间,是为了救世,时势既不可为,乃隐居南岳九仙观,潜心修炼。他于康熙九年(1670)所撰《阴符经跋》,自署“衡岳九仙观持经弟子李常庚皓白质直子”。跋文中说:“庚滥叨福地,栖迟名岳,愧无补于君亲,虑有过于圣教,惟持《黄庭》以销岁月。既较《内景》注颂于前,复订《外景》、《阴符》于后,更辑丹经诸品、五脏图说,博采尊生撮要、前圣格言,汇成一书,公诸同志,道学览焉。”可见,他对道教修炼经典有深入的研究,潘耒的说法乃是臆测。
九仙观田产较多。光绪《重修南岳志》卷二十载:「顺治十二年(1655),有前明桂王遗产六百一十五亩,在水帘洞侧。又有桂藩荒田二百四十三亩零,在观音山,李常庚承垦为本观焚修之需。雍正十三年(1735)查明九仙观田七百二十七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