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黎遇航道长,人们亲切的称他为黎老,这名字不仅是道教界众人皆知,即使在社会各界中也是知名度极高的名流,中国道教协会成立的一九五七年,他即被全国道教第一届代表会议选任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副秘书长;一九六一年中国道教协会召开全国第二届代表会议,他被会议选举担任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于一九八零年至一九九二年被全国道教界连续任为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第四届理事会会长。由于多年道协会务工作的操劳及确已年事较高,所以一度体弱多病,他遂于一九九二年三月起担任中国道教协会五、六届顾问。黎老曾为江苏句容县人大代表,江苏省政协委员,一九八零年为全国政协委员,一九八七年为全国政协常委,并曾兼任全国政协宗教委员会副主任等职。 黎老不仅仅是建国后成长起来的道教界高层人士,而且是一位爱国志士。他一贯爱国爱教,建国前,尤其是在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日战争中,他就自觉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抗日救亡爱国主义事业。建国后,更加拥护中共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根据工作需要,服从上级工作安排,无怨无悔地致力于道教团结进步的事业。黎老一生的经历生动曲折,波澜起伏,甚有人生趣味,仅藉此文奉献读者。 失慈亲 姑母善抚育 入道院 有缘继玄宗 黎遇航道长,道名顺吉,一九一六年九月二十一日出生于江苏金坛县西岗村。其母黎纪氏因外出未归,久无音讯,所以他幼年一直由姑母杨黎氏抚养。 父名黎洪春,先为瓦工,劳作中不幸因石灰爆炸而损伤眼睛,不能登高作业,只得放弃做瓦工的手艺。身处艰难的家境,面对黑暗的世道,黎洪春不由得心灰意冷,遂入江苏茅山元符宫西斋道院,拜于耿云清道长座下为皈依弟子。他白天为道观劳作,夜晚即向耿云清道长求道。由于他心中牵挂妻子遗下的骨肉,所以经常下山回家乡金坛探视。 黎遇航在姑母倾心抚养下,长得聪明伶俐,结实健壮,待到四、五岁时,愈发清秀讨人喜欢。杨黎氏知道此子是兄长的唯一的精神寄托,每逢父子相见或分别时,那父子间流露出的舐犊之情,恋恋眷眷,那种依依不舍之情令杨黎氏为之感动而暗地落泪。于是她多次劝兄长离山归家,父子到一起慢慢熬着过日子。黎洪春已看破世情,修道之心坚定,况家中除了黎遇航是他俗世生活的全部,其他再无可留恋。故经再三考虑,他特地回家与妹妹商量说:“孩子已经四五岁了,兄长我已能照料。将他放在这里,我心里也时时牵挂着,所以想就此将他携往道观相依生活。” 姑母听了,虽心中难舍,但又想到姑侄情虽重,但毕竟父子同心,兄长孤身一人,有此子相伴倒也是精神寄托,遂同意让侄儿随父共赴玄门。 元符宫耿云清道长道法玄妙,人品清高。他的徒弟中最为得意者当数徐龙田法师。徐龙田法师学问、道法,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凡道教音乐法务、吹拉弹唱、身眼手法等教门技艺样样精通,尤擅长于击鼓。他击鼓的技巧,初时起鼓,轻如蝉翼,仿佛晴空万里,继如夏夜蛙声,仿佛繁星璀璨,再则似千军过境,万马奔腾,又继之以雷击电闪,暴风骤雨,瞬然间又云散莺啼,再现青山万里。因他的悟性最高,所以耿云清道长也就是最偏爱他,他所在的元符宫西斋道院在各房道院中也是最兴旺发达。 黎洪春携子入道,耿道长见这孩子乖巧聪明,少而有礼,确是讨人喜欢,于是率众徒设宴接纳庆贺。酒至半酣,爱徒徐龙田又下厨动手烹调了他的两道拿手好菜蜜煎生梨片和清炒豆芽,热气腾腾地端了上来。耿云清道长情绪很好,他兴致勃勃地说:“今天在座的诸门下法派在‘定’字辈分”,他用手摸了一下紧挨他坐着的孩子小脑袋说:“可喜现在“顺”字辈上也有了传人。洪春,这孩子在家俗名为何?”黎洪春急忙站立起来,恭敬地回答道:“一直想请师尊赐名,故尚未起名字。”耿云清道长点点头笑道:“好,好,那么就取道名为‘顺吉’吧!其意是顺为太上无为之法,兆吾教继往开来,兴旺发达之吉”。众门下听了齐齐赞好,耿云清道长乐呵呵地继续说:“再起个学名,平常时好称呼。就叫‘遇航’吧,愿他常遇贵人,慈航普度。众人听了纷纷起身,举杯共祝。” 耿云清道长对爱徒徐龙田法师说:“此子生有异相,举止不凡。龙田收于座下为徒,好好调教,必有大成!”徐龙田法师当然高兴,这孩子一入道观即被他看准,甚觉有缘,但自己的师父在上没有允诺言辞,他也不敢有所表示。今听师父所嘱亲自安排做自己的徒弟,心中如何不喜欢。 黎遇航小小年纪即生活在道观之中,他耳闻目染的全是虔诚奉道积善做人,修持养生,长生久视的一套说教。日积月累之中很自然将自己陶冶培养成一个道行高尚的人。日常他除了受徐龙田师父单独亲传茅山道法之外,还广泛接受其他师父的热心指点。他虚心好学,善于提问,所以更受师长辈的喜爱。道门中颇多身怀特长绝技者,他们像辛勤的园丁,都乐意往这位健壮幼苗般勤勉好学的小道童身上浇水施肥下功夫。因而黎遇航这株茅山道教的幼苗,在道教的仙风甘露中得以茁壮成长。功夫不负有心人,师父们辛勤培育。小遇航自己勤学苦练,很快使他成了元符宫中的小能人。这时的他诗词文章、琴棋书画、吹拉弹唱、科仪斋醮等道门绝技,多已熟练知晓。 这时,茅山道教界的前辈道长们为了培养道教后学,也专门在社会中聘请饱学之士来道观传授小道士文化知识,茅山元符宫聘请的是一名茅山地方知名的年轻学子叫吴济之。吴先生是一位进步人士,他对黎遇航道长后期的成长和进步影响很大。黎遇航本来聪明好学,又得名师指点,学业更加如鱼得水,进步很快。他的人品、学问、道学哲理诸方面都得以突飞猛进的提高,很小即成为师父徐龙田的得力助手。在他九岁时,已能登坛任高功法师,领着一批年龄比他大很多的法师在经坛上做道场。他那时年龄小,每次登坛做法事,都是由师父将他抱上醮坛。道场中的高功是醮坛中最高地位的法师,他担任起来挥洒自如,熟练地应善男信女的要求,做超度、祭奠、祈福、消灾各类法事活动,信徒教众更是相信这位童身登坛的高功法师,真能代天说法。 随着他的年龄增大,阅历逐渐增多,视野更为开阔,知识也随之不断提高,想的问题也就更多了,十八、九岁时,师父徐龙田就让他承担起带徒弟的任务。在师父的督促下,他相继收了四个比他年纪小不了多少徒弟,分别是周念孝、欧阳念平、陶念忠、汤念仪。如不是日军发动侵华战争,他很小就将成为一代年轻的宗师,为弘扬茅山道教文化做更多的贡献 八一三 淞沪开战 离乡土 初涉逃亡 黎遇航道长从小即随父亲黎洪春皈依道门,在茅山元符宫修道,由于他聪慧勤奋,人才出众,甚得师辈长者的喜欢。师父们肯教他。他自己又能博学强记,所以很快就成为了同门中出类拔萃的佼佼者。当他十八、九岁时,师父们就推其授徒为师了,于是不久即有四名皈依座下的少年徒弟。当然,在道学上他为人师毫不逊色,门派中更是名正言顺的师父,但虽然他少年老成,在年龄上毕竟是个小青年。他与四个徒弟互相体贴,亲如家人。但既然带了徒弟,行为举止就更要循规蹈矩,于是他变得更加成熟了。 这太太平平的茅山之中,本是世外桃源,神仙福地。晨钟幕鼓,早晚功课,道士们在山中古观内修持炼养。突然间卢沟桥一声枪响,日本人毫不掩饰地侵占了华北。于是举国震动,华夏儿女忧心祖国危亡。随着大片河山沦入日寇铁蹄之下,一九三七年八月,日寇又在上海挑起了事端。八月十三日,日本军队竟向上海中国驻军发动大规模进军,酿成了震惊中外的“八一三”事变。 上海开战,近在咫尺的茅山犹如一片静池中猛地投入一块大石,自然也是人心浮动。其实此时全国的形势都是一片乱糟糟,一如庙观之中当家无能,道士受罪;国家政府无能,自然是百姓遭殃。这时的茅山之境,有过不完的广东兵和无处躲的老百姓;政府军在撤退,老百姓在逃难。一时间茅山的道观中也住满了逃难的老白姓,到处风声鹤唳,来来往往的人们也不知道往哪儿跑。 一天晚上,忧心忡忡的父亲悄悄对儿子说:“顺吉(黎遇航道长的道名),你带上个能干的徒弟,往安徽方面去吧。安徽那边有打鬼子的部队。听说日本鬼子凶得很啊,鸡犬不留,简直没有一点人性!上海离茅山太近了,你是我的命根子,你不走,我心不安啊!” 师爷、师父们知情后,对他说:“现在这仗不是还没有打到茅山吗,你现在也不小了,元符宫主要靠你来当家主事,但当家人过去都要先出去历练历练,经经风雨,见见世面,识识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你缺少这个过程啊,现在是出去走一走的时候了。观中的事情现在有我们几个顶着,你不用担心什么的,出去跑一些地方,如没有什么事了,就早些回来。” 师爷的话合情合理,何况当时战事还局限于在上海地方和驻守上海的中国军队,尽管南京国民政府不支持他们抵抗,但他们的爱国激情空前高涨,战斗的英勇顽强,日本人能否拿下上海,真是个未知数。黎遇航遂听从师爷的话,嘱咐徒弟们照顾好观中的长者前辈,安排好观务,带上个比自己小几岁的徒弟,在一九三七年的冬天,第一次离开茅山出门远行,当时他才二十一岁。 山高路远,出门真是辛苦。没想到当他们师徒刚走到安徽含山时。师徒俩竟然各自走散。人地生疏,举目无亲,连喝口热汤、吃碗热饭竟成了奢侈而不可能的事情。真是世界之大,人群攘攘,见面不识,均是路人!黎遇航虽少失母爱,但从小是在亲人和师长们的呵护溺爱下长大,哪曾吃过这苦,所以心中更觉甚是凄凉。这时国家的多灾多难,伴随着人生的坎坷艰辛,既使他增添了生活的阅历,也使他对陷我山河的日寇更增加了切齿之恨。同时他的思想上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彷徨。 中国会被日本军国主义灭亡吗?道教经得起这场兵灾的洗礼吗?自己今后的路将要如何走?此时他感到一片迷惘,当时,这些问题对他来说,确是难以解答,一切是如此的未知和不可预测。 在安徽含山时,他夜晚在旅店中住下之后,面对着枯黄的油灯,孤身的孤影,心中不由得惦记起茅山道观中的师长、自己的父亲和与自己在含山走散的徒弟,胸中顿生酸楚之感。虽然明天还要赶路,但他的心又不能平静下来,躺在床铺上眼睛望着那小茅屋的顶梁。他干脆披衣坐了起来,就着那暗淡的油灯,将沉沉的心思磨入了深深的墨砚,他提笔写下了配载当时凄切心情的一首诗作。题为《抒怀》: 只身脱险到含山,受尽饥兮忍尽寒。 自笑不如空际雁,家山万里任回还。 诗中直叙了自身的窘困无奈和思念家乡的情愫。实际上这正彷如客旅人生大海中的旅客,忽然间迷失了方向,潜意识中他渴望得到前进的航向和信息。多少年后,黎老整理诗文草稿发现此诗作时还是感慨良多。 后来黎遇航道长到了安徽六安、固始,经人引进入大别山中。在谷深林密的大别山中,真使初入世道的他心中发怵,这不由的使他内心更是感慨万千。在此情况中他也有一首咏怀诗,表述了他当时的情怀。诗曰: 山路崎岖远,林深不见庄。 迎风难跋涉,何处是家乡。 这首诗进一步凸显了他当时的无奈,甚至思想深处的绝望。对于他这一名虽然已走出茅山,从前却没有离开过师长亲人的青年,这确实是再自然不过的心境了。 感怀悲伤,但同时他自觉比以前见识广博视野开阔了。他不由得想,难怪以前当家道长会让座下高徒出外参访,数年后再回道观中必扶其当家主事,这不就是广增其阅历吗!在外遇事见人多了,人情世故也渐渐明白了许多。过去常听师长们说:“在家不端凳子给人坐的人,出外也就没有凳子坐!”简单朴实的一句话,细想起来其中亦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尊重朋友,尊重别人,关爱他人,才会有友谊,才会有朋友,别人也才会尊重你。想到这些,黎遇航将旅途中的艰难困苦,就当作了磨砺和历练,于是他的心情就逐渐好转起来,由消极悲观的情绪变得对周围一切都积极、热心、关注起来。 大别山中有一处古城堡,是晚清时“洪杨革命”留下的遗迹,此时是一位叫李长寿的人作堡主。这座古堡四周围有坚实高厚的城墙,与外界交通有宽厚的吊桥。古堡内庄子里有地方武装维护治安,庄里管事的人是二堡主李修远。黎遇航看到庄内这样的形势状况,心中想:“小日本鬼子如到这里来,人地生疏,庄子里的地方武装就可以抵抗那些没有人性的畜生了!”在这座古堡中他意外地遇到了一个人,是他小时候在茅山道观中的授业先生吴济之老师的同学巫兰溪。黎遇航虽然尊重这位先生的同窗,但却不愿与他交往,更不肯跟他去跑,因为他知道巫兰溪是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巫兰溪后因事被蒋介石取消国大代表资格)。黎遇航虽然年轻,但心中的是非标准很清楚,他认为国民党那么多军队,主要不用来抵抗外寇入侵而热衷于与共产党斗,致使大片国土沦丧敌寇铁蹄之下,所以他心中对国民党并无好感! 黎遇航后来独自经固始到中州黄川,经河南信阳、湖北孝感到汉口。他要往湖南去,因怕飞机轰炸只能夜晚过江。一九三八年三月底他辗转到了长沙,在这里住了一个月,四月底经株洲到达江西梓墅,再往江西吉安。在此他遇到与茅山紧相毗邻的磨盘老乡周长青,见到了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的新四军。他的思想由此而有了新的认识和觉悟,他感觉到中国有救了!因为中国有共产党领导的新四军、八路军,他们是抗日救国为人民的军队。当从新四军先遣队东进时,他与周长青熟悉茅山情况。遂为新四军部队作向导而随之回到茅山,从此投入轰轰烈烈的茅山抗日洪流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