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丁与神灯》是取得了法国年度本土片的票房冠军,主角山姆和朋友哈立德在平安夜乔装成圣诞老人,去老佛爷百货公司偷东西,但是,山姆却被一群孩子当成真正的圣诞老人,要求他讲阿拉丁的故事,可怜的山姆只好自编了一个山姆版的阿拉丁,作为阿拉丁,山姆坐着魔毯,开启了一场深入巴格达腹地的旅程……等等。说好是法国片啊,傲骄的法国人怎么不向观众展示一下巴黎的奢华,展示一下法兰西的浪漫,怎么剧情全在中东的不毛之地折腾有木有?不管是主角还是国王,还是打酱油的吃瓜群众,全是阿拉伯人有木有?编剧、导演你们这是要闹哪样?难道是要拍一部给阿拉伯人看的电影。联想到法国和整个欧洲都心焦上火的难民问题,还真猜对了,这就是一部专门拍给阿拉伯人,准确说是在法国的阿拉伯难民看的教育影片。
2015年夏天,上百万深受战乱、贫穷困扰的中东、非洲伊斯兰难民们铤而走险,一路颠沛流离、风餐露宿,前往心中向往的欧洲,造成了欧洲难民危机。难民的到来,给当地的经济、社会治安、福利等都带来了巨大影响,网络上时不是地曝出难民强奸或恐袭事件,到今天已经成为欧洲的一大社会难题,更让欧洲人焦虑的是,巨大的难民数量,正在改变着欧洲的人口结构和文化结构,让欧洲人担心欧洲是不是要绿化了。
上世纪九十年代亨廷顿说的文明的冲突,在欧洲就要进入现实版了。信仰天主教的欧洲,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打着征讨异教徒的旗号,带着大刀大炮、长矛长枪,向信仰伊斯兰教的中东进行数不清的所谓十字军东征。虽然也有过不少的胜利,但是然并独卵,中东今天依然是穆斯林的天下。但欧洲因为人口负增长,对生孩子政府是要给补贴的,这为来到欧洲的穆斯林难民找到了生财之道,他们把本来还留在在中东的大二三小老婆(中东四个老婆是合法的)们统统召来欧洲,敞开肚皮生孩子就是了,生得越多日子过得越滋润不是,穆斯林以子宫为武器,轻轻松松就反攻占领了欧洲,这真是一个充满喜感的冷笑话啊。
面对这个严峻的形势,欧洲各国也不能听之任之,都在想着自己的应对之策,德国政府接受了最多的难民数量,但德国民众只好修了一段又一段的隔离墙,免得自己的生活受到难民的干扰。英国提出了文化多元主义,充分尊重难民们的原来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而法国相信人的普遍理性,相信启蒙与教育的改造功能。当年法国管理殖民地的方式,不仅要建构一套政治法律,还要创造新文化,创造新国民,因此法国这些年对外来的穆斯林,花了大量的资金和措施,试图同化他们,让他们融入世俗化的欧洲,《阿拉丁与神灯》正是他们试图同化难民的一个表现。原来欧洲的文艺也是要为政治服务的,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还是法国人领会得好,贯彻得好啊。
回到电影,主角山姆本来是个作小偷的穷屌丝,却冒充炒股的大亨寄住在富商家里,并打起了富商漂亮女儿的主意。咦,这个形象,咋和难民那么像呢?童话故事的情节,使影片可以无限制地利用无厘头的恶搞给观众带来欢乐,在欢乐的同时却向观众强调了做人要树立诚实、善良、正义的品德,要有正确对待贫富差距的态度和正确的金钱观。这些才是真正超越文化,超越宗教,超越种族的普世价值。
总之看完影片之后,觉得这就是法国人通过文艺的形式,在苦口婆心地教育难民们:骚年们,法国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还是咱们共同的,你们难民,就象夏天热辣辣的大太阳,虽然让我们很难受,但是只要你们诚实、善良、正义,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法国的大美女也是属于你们的。
(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标注来源和作者,图片来源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