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地处东亚之巅,为松花江、鸭绿江、图们江的发源地,拥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等盛誉。不但资源丰富,而且景色优美,刚健中正中蕴发着生生不息,懿化出独特的关东文化。长白山在《山海经》称不咸山,北魏称徒太山,唐称太白山,辽金已有长白山之名,位列中华十大名山。
长白山是满族的发祥地。满族视其为“存瑞凝祥、列主龙兴”的象征,“册封神山,岁时望祭”。康熙、雍正、乾隆等都曾亲临望祭,著书立说、咏赞祭告。天女不孕而生、吞神果而孕传说皆以其为载体,故而长白山被奉为神山、仙山。
1、历代敕封而问鼎中原,常应帝祚而掌握华夏
《山海经》称长白山处“大荒之中”,“名不咸,在肃慎之国”。不咸,蒙语神仙之意,与“不周”都是传说中的神仙居住的地方。在东北地区发祥的很多少数民族,如肃慎、沃沮、秽貊、扶余、鲜卑、高句丽、蒙古、契丹等少数民族都景仰尊崇长白山。特别是契丹族、女真族等民族问鼎中原,建立辽、金王朝,多次敕封长白山,咏赞祭告,以求保佑其国运昌隆,帝祚永延。
金大定十二年敕封长白山为“兴国灵应王”,命翰林院修撰党怀英修撰《封长白山为灵应王册文》,称长白山“自两仪剖析,山岳神秀各钟于其分野。国将兴者,天实作之……厥惟长白,载我金德,仰止其高,实惟我旧邦之镇……列圣蕃衍炽昌,迄于太祖,神武征应,无敌于天下,爰作神主”。《金史》称长白山为“兴王之地”,赞称“载我金德”、“仰止其高”,礼合尊崇,议封爵而建庙宇。
大定十五年,奏定封册仪物,每年春秋二仲择日致祭。明昌四年,“复册为开天弘圣帝”。自此,长白山由王及帝,成为诸岳中最高品秩,每岁降香,命有司春秋二仲择日致祭,并有祭文。1999年8月19日,一块女真文字碑出土于长白山天池北钓鳌台上,距天池约40米。古碑初步认定是金代祭长白山神所刻记的,文字为女真文字“长白山神”。
无独有偶,统治中华民族近三个世纪的满清王朝,更奉长白山为发祥的“龙兴之地”。清崇德元年修纂《太祖武皇帝实录》称“佛库伦吞神鸟所遗朱果而生布库里雍顺”神话源在长白,昭示皇权天授,树立柳条边将长白山区立为皇家圣地加以封禁地。康熙“诏封长白山神,秩祀五岳”,后撰文称“泰山之龙,发脉长白”。康熙东巡吉林,率太子、诸王和群臣“诣松花江岸,东南向,望秩长白山,行三跪九叩头礼,以系祖宗龙兴之地”。
雍正十一年,在吉林温德亨山建望祭殿,殿内神案立满汉双文“长白山之神”位,山麓建祭器楼。乾隆亲临望祭殿祭祀长白山,并封禁长白山保护发祥圣山。嗣后帝王,皆“岁时致祭,崇报特隆”。乾隆祭告文有“粤我清初。肇长白山。扶舆所钟。不显不灵。周八十里。潭曰闼门。鸭绿、混同、爱滹、三江出焉。帝女天妹。朱果是吞。爰生圣子。帝用锡以姓曰觉罗。而徽其称曰爱新……”
2、地处东北而以艮录生,功在泰山而协鬼注死
据《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长白山多雾,九阴一晴,登山者每有百不一见之憾。又兼地木难焚,不能露宿。其露宿处,距山较远,往返终日,人皆难之。”时至今日,长白山上,白桦木宛如栽植,香木丛生,黄花灿烂,气象万千,变化莫测。长白山具有原始、天工、神奇、博大、富饶的特点,是地球同纬度地带自然状态保存最好的。
据《泰山龙脉论》称,“长白山自西而北,至纳禄窝集复分二支,北支至盛京为天柱隆业山,折西为医巫闾山。西支入兴京门,为开运山,蜿蜒而南,旁薄起顿,峦岭重叠,至金州旅顺口之铁山,而龙脊时伏时现,海中皇城、鼍矶诸岛皆其发露处也。接而为山东登州之福山、丹崖山。海中伏龙于是乎陆起,西南行八百余里,结而为泰山,穹崇盘屈为五岳首”。
长白山位乎东北,镇居艮位,德摄鬼门,流布弥罗之炁,施回生之大德,垂起死之神功。康熙《几暇格物编》有“泰山山脉自长白山来”的说法。《东岳宝诰》称东岳大帝“昔建功于长白,始受封于羲皇”。其中,“长白”无论地处山东,还是位于吉林,无不契合东岳“掌人间善恶之权,司阴府是非之目,刑分三十六狱,案判七十二司。示方便之门,开慈航之渡”。
康熙的《祭告长白山文》说:“惟神杰峙东,维协扶景运。疏江汇海,荐瑞凝祥。著灵异于万年,溥蕃滋于庶类”。“朕惟国家受命凝庥,则山川百神罔不协瑞。矧溯兴亡之迹,推翊运之祥,尢宜肇与明,诞加显号。盖自天作高山,形于歌颂,其来旧矣。惟神秀结东陲,泽均厚载,浚发三江之脉,广延千里之区,极敷云泄雨之奇,宏济物利民之用,神山异迹莫有与京。”
《长白山岗志略》记载更详:“行路人徐永顺云,光绪二十九年五月,其弟复顺随至让、俞福等六人,到长白山狩鹿,追至天池“适来一物,大如水牛,吼声震耳,状欲扑人,众皆惧,相对失色,束手无策。俞急取枪击放,机停火灭。物目耽耽,势将噬俞。复顺腰携六轮小枪,暗取放之。中物腹,咆哮长鸣,伏于池中。半钟余,雹落如雨,大者寸许,六人各避石下,俞与复顺头颅血出,用湿衣裹之,池内重雾如前,毫无所见。”《奉天通志》称,“有猎者四人,至天池钓鳌台,见芝盘峰下,白池中有物出水,金黄色,首大如盎,方顶有角,长顶多须,低头摇动如吸水状。众惧,登坡至半,忽闻轰隆一声,四顾不见,均以为龙。”
据统计,自1962年至1980年,共有20多人分5次目睹到天池水怪,他们对它的描述归纳起来为:头比牛头还大,嘴突,颈长,体硕(3米以上)。长白山水怪地方志中的记载、民间的传说及近年在天池中的发现这三者之间似乎有内在的一致性,但至今仍未窥破。
3、兴国灵应而神机莫测,开天弘道而理玄修妙
药王孙祖,道教尊为“慈悲救世天尊”、“济世高隍天尊”,擅回生之妙术,阐大道之荟华。医离不开药,祂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深入太白山、终南山、峨嵋山的老林中,寻求药农,多方采集,分类总结。祂所著的医书中八百多种草药、收集的单方、验方、名人名方,多达六千五百多个,在《千金要方》、《千金翼方》著作中,都有具体明晰的记载。
长白山有8个中药材基地通过国家GAP认证。人参、鹿茸、林蛙油等产量居中国首位并远销世界50余个国家和地区。吉林省已成为中国“北药”基地。除人参、鹿茸、雪蛤、灵芝还有北垂头虫草、长白假水晶兰、长白山野生大黄、松毛翠、天麻、五味子、蓝莓、灵芝、淫羊藿、刺五加、龙胆草等名贵中药材。
2015年6月,经过吉林省宗教局、吉林省道教协会、长白山管委会相关领导的共同努力,道教首次进驻长白山。同月,吉林省宗教局、吉林省道教协会、长白山管委会为药王庙揭牌。这也是迄今为止,道教作为首个也是唯一一个成功入驻长白山的宗教。药王庙立小天池,隐在幽静的岳桦林中,洞天福地庄严其间,殿内塑有人参、草苁蓉等形象,逼真喜人。
慈航道人,道教尊为“碧落洞天帝主”、“圆通自在天尊”、“慈航普度天尊”等,居落迦山。在道教,慈航道人有“一人兼备,千古为难”说法。据《慈航宝诰》称,慈航道人受帝命而诞生,奉敕旨而救劫。寻声感应,动念垂慈,外道仰依,邪魔归正。据《契丹国志》、《松漠纪闻》均有长白山是白衣大士居所的记载。
2016年7月,药王庙举行慈航真人神像落成庆典暨开光法会。新塑的慈航道人,身着白衣,如慧日当空,万天咸普照,手持琉璃玉净瓶,遍洒甘露广演大圆通,以期添富添贵添爵禄、赐福赐寿赐康宁,广布神恩。长白山药王庙现任住持是吉林省道教协会会长赵理修道长。
(道教之音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未标道教之音水印的图片来自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