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世界中不乏神话与道教的设定,但其道教体系多为原创人物,能找到原型的人物屈指可数。而这其中原型最明显的道教人物非第一回中提到的两位张天师莫属。熟悉水浒的读者可能已经发现,《水浒传》作者们很可能对道教有一定的涉猎,但肯定了解不深,所以许多道教的设定都犯了常识性的错误。比如原著中多次以“全真”来称呼道士,但历史上的全真教兴起于南宋年间,宣和到靖康年间,连其祖师王重阳都还处于童年时期。究其原因,自元代以后,全真教在民间的影响日益扩大,因此“全真”在一定程度上也就成了道教在社会上的代名词。
类似的错误,很可能是水浒的作者在创作时采用了当时比较流行的说法,并没有对道教历史进行考证造成的。包括对两位张天师的描述,也存在这种错位。需要注意的是,这在古典小说中算是一个普遍现象,我们可以发掘出来作为资料,对比历史进行考证,以此来推测作品的创作背景等因素,但没必要以此为依据来苛责作品本身。
1、虚靖天师
虚靖天师是整部《水浒传》的背景板之一。嘉佑三年春,瘟疫盛行,仁宗皇帝遣洪信至龙虎山请虚靖天师出山祈禳瘟疫,才引出天罡地煞出泉台。
原著中对这位天师是这么描述的:
“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来朝,祈禳瘟疫。”
“这代祖师,号曰虚靖天师,性好清高,倦于迎送,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因此不住本宫。”
“正欲移步,只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太尉定睛看时,只见那一个道童,倒骑着一头黄牛,横吹着一管铁笛,转出山凹来。太尉看那道童时:头绾两枚丫髻,身穿一领青衣,腰间绦结草来编,脚下芒鞋麻间隔。明眸皓齿,飘飘并不染尘埃;绿鬓朱颜,耿耿全然无俗态。”
“这代天师,非同小可。虽然年幼,其实道行非常。他是额外之人,四方显化,极是灵验。世人皆称为道通祖师。”
是一个年龄幼小、性好清高又法力极高的世外高人形象。
其实这里出现了一次穿越,将真实的虚靖天师提前了四十余年。
历史上的虚靖天师是龙虎山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字嘉闻,又字道正,号翛然子。生于元祐七年(1092),羽化于靖康二年(1127)。于元符三年(1100)嗣教,时年九岁。(所以排除时间因素后,水浒中让虚靖天师以幼童的形象出现是有历史依据的。)崇宁四年(1105),宋徽宗宣张继先入京问道,赐号“虚靖先生”。元至大元年,元武宗敕封“虚靖玄通弘悟真君”。
《汉天师世家》(以下简称《世家》)记载张继先天师沉默寡言、清净淡泊,这与水浒中“性好清高,倦于迎送”的描述颇为吻合。张继先天师著有《虚靖语录》七卷,据传其思想影响了心学大师陆九渊。《全宋词》录其诗词一卷。同时,张继先还与王文卿、林灵素、陈楠等真人同为道教雷法的创始人及代表人物。
而在历史上的嘉佑三年(1058),虚靖天师其实还未出生。此时龙虎山在位的是第二十六代天师张嗣宗。
张嗣宗,字荣祖,仁宗赐号“虚白先生”,元顺帝至正时三年敕封“崇真普化妙悟真君”。而据《世家》记载:“宋至和二年甲午(1055),宋仁宗召赴阙,祈祷有应。”也就是说仁宗一朝,确实请龙虎山张天师祈祷过,并且灵验了,至于祈祷的什么,现已不可考。但我们可以推测,如果这件事在水浒创作的时代尚有流传,那么很可能就是水浒中“张天师祈禳瘟疫”的原型。
至于这里为什么将张嗣宗天师写成张继先天师,笔者认为有三种可能:
1、作者根本不知道嘉佑三年该是哪位天师掌教,这是一次因为作者对道教历史了解不够而引起的穿越。因为作者知识水平的局限而引起的漏洞在文学作品中比比皆是,而且我们知道,水浒作者对于道教了解的确实不够全面,因此这种可能性极大。
2、作者知道此时掌教的是张嗣宗天师,但是一字之差将“虚白天师”误作了“虚靖天师”。这属于书写印刷上的讹误,在古典小说中也是屡见不鲜。但是考虑到书中张天师幼童形象与历史的契合度,以及“靖”“白”二字字音与字形差异均较大,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不大。
3、作者了解两位张天师的掌教年代,但为了借用张继先天师年幼嗣教的形象突出天师的法力,有意为之搞了一次穿越。为了艺术性而刻意让历史人物“穿越”,在文学中也是一种常见的做法。
如果细读《世家》,我们还会发现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是很值得注意的。据载,张士元天师“居应天山四十年,山多虎,人莫敢谒。”独居一山,山中多虎,这与《水浒传》中虚靖天师独居山顶,洪太尉谒见途中遇到虎蛇的情节十分相似。
如果《水浒传》对于虚靖天师的描写也参考了张士元天师,那么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段的作者对于历代张天师事迹是比较熟悉的,虚靖天师的这次“穿越”也当是有意为之。
其实不论是哪种可能,我们都要承认,虚靖天师在这里的“穿越”是很成功的。这让读者在《水浒传》的开头便眼前一亮,深深记住了这位年小德高的张天师形象。
另外,这一段原文里还出现了两个称号,均非特指张继先天师。
1、“嗣汉天师”为忽必烈给三十六代天师张宗演的赐号,意为龙虎山自东汉末年世代承嗣,道脉悠长。
但可能是因为这个名号太有代表性了,自此之后,“嗣汉天师府”就成了龙虎山天师府的官名,而历代张天师也就都可以用“嗣汉天师”来代指了,如《元史》卷二十五:“壬午,授嗣汉三十九代天师张嗣成太玄辅化体仁应道大真人,主领三山符箓,掌江南道教事。”《全宋词》:“继先字嘉闻,嗣汉三十代天师。”
这里很可能与“全真”一样,是作者直接把这个元代之后约定俗成的用法放到了宋朝。
2、“道通祖师”则不见于任何道教典籍,就笔者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道通”二字用于人名时,只有东晋的谢允字道通,能与道教挂上钩,但他是武当山的道士,与龙虎山则八竿子打不着。所以这里的“道通祖师”为作者随手原创的可能性比较大。
题外话:《水浒传》第八十一回中,徽宗给燕青的赦书中自称“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虚靖道君皇帝”,其中也出现了“虚靖”二字,可能与历史上徽宗曾经极为重视张继先天师有关。但这个称号仅见于水浒,应该也是水浒作者的原创。神霄派虽然初期主要传承于王文卿、林灵素两位真人,但张继先天师对其源流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虚靖”二字放在“神霄”之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2、洞玄国师
大唐洞玄国师在《水浒传》中并没有正面出场,属于背景板的背景板,只在龙虎山的住持真人(非虚靖天师)口中出现过两次:
“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是经传一代天师,亲手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走了魔君,非常利害。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
“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
“洞玄”是道教典籍中的常用词汇,但龙虎山历代天师的赐号中并没有“洞玄”二字。关于这位大唐国师的来历,笔者认为可能有以下几种可能:
1、完全虚构。作者写到这里的时候需要一个几百年前的祖师,又懒得查找名号,于是随手拿“洞玄”这个常用词汇造了个名字。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个“洞玄国师”就属于普通的原创人物形象。
2、“洞玄国师”可能是指第二十代天师张谌。龙虎山住持真人曾对洪信说,自洞玄国师至虚靖天师,“今经八九代祖师”。那么在龙虎山天师世系谱中,从虚靖天师张继先往前推八九代左右(其实是推了十代),可以看到,第二十代天师张谌,曾在元至正十三年被元顺宗追赐为“冲玄洞真孚德真君”。前面已经说过,《水浒传》的作者对道教的了解并不深刻,对于道教的设定引用经常出现讹误,那么作者在选取这位镇压天罡地煞的祖师名号时,将张谌天师赐号中的“玄洞”二字误抄为“洞玄”也不无可能。
但这种说法有一个明显的漏洞:正一天师宗谱中明确记载唐武宗会昌辛酉年召见张谌天师时,“将命官,辞归不受”,也就是说张谌此时并没有接受朝廷的官职,而唐懿宗咸通年间,张谌奉旨建金箓大醮,也只说”赐金帛还山”,并没有交代接受官职。那么“国师”二字也就无从谈起了(天师与国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3、“洞玄真人”可能是以《夷坚志》中宋朝道士沈若济为原型创作的人物。据《夷坚志》记载,沈若济是北宋徽宗年间上清派道士,宣和年间赐号“洞元先生”。 因为宋人因避宋帝始祖赵玄朗名讳,“玄”字多改作“元”字,故“洞元”很可能便是“洞玄”。《夷坚志》中还记载了沈若济在葬身之地预埋石碑的故事,这与《水浒》中洞玄真人留下的“遇洪而开”的石碑极为相似。[1]
4、在笔者查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几个唐宋时期的人物,名号与“洞玄”或“洞元”二字相关,罗列如下:
上清派第十五代宗师黄洞元,事见《茅山志》卷十一。但《茅山志》作于元朝,此时已不再避讳“玄”字,故黄洞元为洞玄真人原型的可能性不大;
宋朝风水大师张子微,号洞玄,生卒年不详,曾被封为国师;
唐代性学专著《洞玄子》作者有诸多说法,或曰为唐代张鼎所著,张鼎因此亦号“洞玄子”;
《齐东野语》还记载了一位名叫李洞玄的医士。
这几条资料虽然与“洞玄”二字相关,但与《水浒》中的描述以及龙虎山天师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仅作参考。
经过上面的论证,我们大概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唐朝的“洞玄国师”极有可能是第二十代天师张谌赐号“冲玄洞真孚德真君”中“玄洞”二字之误,而在降魔后埋下石碑的事迹则参考了北宋同号“洞元”的沈若济之事;嘉佑三年的“虚靖天师”,则是以第十八代天师张士元远居应天山、第二十代天师张谌为仁宗祈祷灵验、第三十代天师张继先年幼嗣教这几件事为原型结合而成的形象。
参考资料:
【1】侯会:《夷坚志》中的《水浒传》素材,《明清小说研究》1999年02期
(原文曾发布在中国古代小说网,作者郑道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