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明儒者那里,所说的“释老”之“老”,往往既指道家,也包括道教,或者有时偏重于指道家,有时偏重于道教,总之二者并无截然的区分。现代学术受西方概念分析方法的影响,才将哲学与宗教截然区分,至有“道家”、“道教”之不同。一般而言,道家是指以先秦老子、庄子为主体的哲学思想。道教是指兴起于东汉末年以长生成仙、体道合真为目的,将黄老之学神学化、方术化,形成了具有修炼思想、工夫境界、信仰成分和伦理观念的一个多层次的宗教体系。道教与道家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道教后来的发展中,老庄著作几乎被所有道教宗派奉为基本经典,特别是兴起于晚唐的道教内丹学,更注重内在心性的修炼,以老庄所指示的道境为究极。在中晚明儒释道三教高度融合的思想背景下,王阳明对于道家、道教思想的主动吸纳,是阳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然以往的研究多注重阳明本人与道家道教的交涉,对阳明后学与道家道教的关系留意甚少。至于王门后学的重要代表罗念庵(名洪先,字达夫,号念庵,1504-1564)与道教道家的关系,目前未见有专门研究。实际上,罗念庵与道教道家渊源甚深,在明代以及后世人眼里,他的形象一直笼罩着神秘的“仙家”色彩:外在的生活方式上,他在家乡开辟的石莲洞中有着长达十八年的静修生涯,晚年曾闭关三年,“除荤绝欲远嚣尘,松下诛茅自结邻”,[1] “兀兀类株拘”,“坐久祇单趺”, [2]形式上几乎与佛老无异。因此早在明代,就一直有关于念庵得道升仙的各种流传,[3]后世假托念庵之名的各种修仙、劝世口诀不乏其见。[4]本文通过考察念庵与道教人物交游的历史背景、念庵对道教静坐术的吸纳、对道家思想义理的融摄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念庵之于道教、道家思想的关系,以提供阳明学与道教、道家具体交涉的一个个案研究。
一.与道教人物的交游因缘
念庵自幼体弱多病,其自述云:“生少多病,当其未闻养生之说,而畏死之速也,问药抄方,形之梦寐,恨不能越疆而往就其人。” [5]对养生的重视使得念庵很早就开始留意道教养生术,甚至一度乐求长生之术,“往年泛滥于各家,深奇老氏之玄,以为握阴阳之枢纽,可夺造化”,[6] “至闻长生久视之妙,津津然同声应之,不谓其相远也”。[7]另外,其“雅有山水之癖” [8]的喜好使之流连驻足于名山大川中的佛寺道观,他曾明确表示游历山水的一个目的便是寻访高人隐士:“往时怀五岳之念,闻人谈奇胜,辄生羡心,亦以高人达士多潜其中,庶几一遇云尔。” [9]在当时三教合流、兼之明世宗崇信道教的背景下,达官名流结交山人道士习以为常,阳明学者交游佛道中人以互相取益者亦往往有之。其中,念庵交游较深且对自身悟良知工夫起到重要作用的,便是时议不佳的道士方与时(号湛一),此事亦成为念庵晚年最受争议的事件之一而引起关注。
据耿天台的《里中三异传》记载,方与时少有异资,“托游方外,潜走太和山之阴,习摄心术”,“静久稍稍发慧”,“兼娴武技”,年纪轻轻便名震一时,曾与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耿天台等名流学者交游。方比念庵年幼二十岁,属于后辈,然方的“英标雅质”一度令龙溪、念庵颇为赏识,欲“诱之归圣学”,但方后来还是走上了以道术攀附权术的道路,成为权臣高拱的幕僚,高拱罢相后,方为躲避追杀而隐匿山中病死。方与念庵的交往是在其未卷入官场倾轧之前。嘉靖三十四年(1555),方与时邀请念庵、龙溪至其家乡湖北黄陂道明山中静修,据天台记载:
山人自负得“息心诀”,谓“学圣者亦须静中恍见端倪始得”。罗先生然之,约偕之入山习静。吉州诸长老咸尼,罗先生不听,遂与王先生偕至山人里居。顷之,王先生先辞归,罗先生独留栖道明山中,短榻夜坐。逾时,念山人无所得,愤悔至发疽,无恙乃还。既还,其夫人又殂,不及诀,以是益恨山人。山人寻趋吉州谒先生,先生拒之峻。山人出橐金若干,跪请愿筑室受业终身,先生以为尝己也,叱遣焉。山人邑邑不得意归。
按天台的说法,念庵此次的楚山习静不但从方与时那里“无所得”,而且因疽痈之疾、又与夫人未及诀别,故悔恨不已,自此与方与时交恶,以至于后来方与时亲至吉水念庵处以重金跪请纳为弟子,仍被念庵斥逐。耿天台与方与时为同里,且有通家之好,因此后人多以天台之说为据。加之念庵学生胡直任湖广督学时,为维护其师清誉而对方“捕之急”,[10]这就加重了人们对罗方二人交恶的印象。然此事疑点颇为明显,早在明末黄宗羲就提出反驳,以为凭念庵的学养修为当不至于与方与时交恶,[11]抛开此事不论,就念庵楚山习静是否如天台所说的“无所得”,检诸相关史料亦难成立。念庵在《答蒋道林》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自己楚山趺坐三月的静修体验:
当极静时,恍然觉吾此心虚寂无物,贯通无穷,如气之行空,无有止极,无内外可指,动静可分,上下四方、往古来今浑成一片,所谓无在而无不在……
这段文字被当时、后世学者公认为念庵悟得良知心体或“天人合一”境界的标志。如胡直称念庵楚山习静时“静久大觉”,[12],而天台在《念庵罗先生传》中也不得不含蓄地承认念庵于楚山习静时“自觉有省”,[13]显然与上述“无所得”相矛盾。再看念庵写于楚山习静时的《夜坐》诗,亦毫无隐瞒他对道教工夫的借取: “连宵无寐只泠然,气象依稀未发前。始信古人常待旦,不缘亥子有先天(其一)” “杀机自有生机在,此语伤奇且莫提(其八)”,“无事闲看调息箴,周天卦数试从今。有时测气非窥管,每夜焚香必正襟(其六)”。[14]从“亥子”、“先天”、“杀机”、“生机”、“ 调息”等道家术语看,念庵显然是借鉴了道家的静心术。台湾学者吴振汉先生对此事重新考订,认为念庵“确曾不耻下问,至湖北黄陂山中,追随一位后辈山人学习息心之法,并因而在静坐境界上有所突破,进而对他晚年学术思想产生关键性影响。”然而,“其门生、后学过于拘谨,深恐名誉不佳的方与时连累罗之盛名洁行,因而百般隐讳掩饰,结果反使罗的治学精神和思想转折变的暧昧不明”。[15]可以说,念庵向方与时学习道家息心术而帮助他悟得良知心体一事基本无疑。那么,念庵在何种程度上吸纳了道教工夫?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