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四正堂介绍

为弘扬道教文化,传承周易理论,在山东省德州市设立四正堂。2017年初前中国道教协会会长,世界宗教和平会主席任法融道长题字四正堂...

当前位置:首页 > 道教文化 > 新闻动态

正一經籙新史料的調查與考證

时间:08-01 来源:网络 点击:

一、前言

本文所稱的「正一經籙」,乃指傳承道教正一派龍虎山系統的經籙,包含正一道壇道士在逐步昇職過程中,所受的太上三五都功、正一盟威與三洞五雷職籙等等,以及相應的經典、契券與籙圖文憑,還包括虔誠信士所請授的各種保命延年寶籙。關於經籙的重要性與功能,古道經中多有記載,只有經由傳度受籙後的籙士,取得仙職(如按《天壇玉格》中的各派品階)、經法(經典、戒律、度牒、法籙、符圖、印訣與可差撥的將帥軍兵等等)、壇靖(依出生甲子)、法名(依派詩字序命名)、宗派職額、官物祿資和職印法服,以及相與配合應用的法物法器,始能具備主壇行持道法的資格。

傳度授籙是制度化道教既神聖又神秘的核心儀式,其中關於籙的古老意涵、發展與相關「正一籙」經典與傳授的研究,索安(AnnaSeidel)的〈國之重寶與道教秘寶〉、施舟人(KristoferSchipper)的〈都功の職能の關する二、三の考察〉、袁至鴻的〈道教正一派授籙與全真派傳戒之比較研究〉、勞格文(JohnLagerwey)的〈ZhengyiRegisters正一籙〉與呂鵬志的〈天師道授籙科儀-敦煌寫本S203考論〉諸文,都是代表性的論述著作。另有諸多對明、清以降至現今,有關正一派授籙儀式中「經籙」的研究:如大淵忍爾公布的日本天理圖書館所藏的〈乾隆十九年經籙十五道〉與台灣台南道法的傳授資料、丁煌的〈 《正一大黃預修延壽經籙》初研〉、鄢光潤的〈湘潭正一道教調查〉、勞格文的〈藍松炎、戴禮輝: 《正一填籙秘訣》詳解〉、丸山宏的奏職文檢研究、陸於平(Luk Yu-ping)的〈正一道教憑照中的圖像:以《張皇后授籙卷》 (1493)為例〉,王見川與高萬桑(Vincent Goossaert)主編的《近代張天師史料彙編》,鄭燦山主編的《道法海涵:李豐楙教授暨師門道教文物收藏展》等等。

以上相關研究,或提供寶貴的經籙資料,或加以考證與論述部分相關的儀式,但累積的研究成果仍然有限,可以繼續探析突破的空間十分寬廣。筆者最近五、六年來,學術座標即以南台灣靈寶道壇道法為經,福建泉州道法關係為緯,跨入閩南與南台灣道壇道法傳承與轉變研究。所以,本文將以筆者實地調查的區域所發現的老道壇秘傳抄本為主,考證其重要內涵與在道教正一道歷史的意義,希望能經由奏籙儀式與經籙文檢的研究成果累積,為建構閩、台道教傳承關係與變化歷史累積更多的研究例證。

二、泉州南安正一經籙內容具顯清初傳承使用的證據

泉州南安北部道法傳統的研究,筆者近作曾舉證傳統奏籙儀式中所授予的法職名稱:「清微○○使」,比對《道法會元》卷20〈清微法職品格〉與相關傳承的《天壇玉格》一類填籙規範記載,證明確有繼承使用的關係。而且將相關抄本文檢中所延請的神統譜系名稱與順序,溯源比較元‧陳采所編纂《清微仙譜》與後來的相關清微科儀經典,其所建構的傳承譜系;除休端、郭玉隆與傅英未見奏請之外,其餘主要的清微道宗系統是完全一致的。再以南安《延生紫微表科》「三獻酒文」文,具稱「忝參清微之職,濫膺雷使之班」為證,以及《拔亡文檢:黃籙大齋全部》中〈洞真赦式〉,所上詣的歷代清微祖師譜系,皆清楚地表示確實傳承元代以來清微道派道法的證據。更重要的是,泉州南安北部道法區域道壇,到現在仍然傳承龍虎山正一經籙於奏職授度儀式中傳授,當地道教內部稱為「奏籙」(意即「奏請道職經籙」),民間百姓則稱為「納籙」。其史料證據,如《泉州道教》一書中所說的:「現在有的道士還保存著六十二代天師張元旭授發的《三五都功經籙》,整套文牒券憑有數十份樣式。」

正一經籙的內容記錄了非常豐富的道法傳統,並具顯重要的歷史意義,但實質的深入研究目前仍是闕如。以筆者所見,其中兩件外界較不容易看到的〈太上三五都功版券職籙請法詞〉與〈太上老君宣告都功祭酒真經請法詞〉為例,不僅都記載了祖玄真三師與經籍度三師的玉諱(附圖1),更反映了重要的道法傳承內涵意義:

祖玄真三師玉諱

祖師三天扶教輔元大法師正一沖玄神化靜應顯佑真君張道陵

玄師正一嗣師太清演教妙道真君張衡

真師正一系師太清昭化廣德真君張魯

經師上清三洞經籙九天金闕侍御上相總督雷霆酆嶽都天大法主正一嗣教大真人五十

一代天師張顯庸

籍師上清三洞經籙清微靈寶侍御上相神霄總督教天大法天師正一嗣教宏化大真人五

十二代天師張應京

度師上清三洞經籙太極執法真宰靈寶領教真人都天大法主嗣漢(大)真人五十三代天

師張洪任

這兩件請法詞文書的經籍度三師,龍虎山天師府《太上三五都功經籙》記載為六十一、六十二與六十三代天師;但泉州南安所傳承的資料,卻早至清初五十一代、五十二代與五十三代天師,此一珍貴證據具體說明南安至少保存自清初以來的正一經籙受籙傳統與較完整資料史證,並且其所蘊藏的時代意義可供我們進一步探究。因為在清乾隆四年(1739)三月所下的禁令氛圍下:「禁止道官(按指龍虎山提點司道官)差法員潛往各省考選道士及開壇傳度受籙,犯者照違禁例治罪。」泉州受籙傳統雖逐漸調整採用「代香遠叩」的方式;但從此秘傳經籙內容具顯,其一直延續自乾隆禁令前以來的正一經籙的受籙傳統與實質內容。如此,就可以大概理解,為什麼五十三代張天師之時,會在1658年為重新整編過的《正一天壇玉格》作〈序〉,強調其維持正統傳承的意涵;且其亦為泉州南安經籙中的度師,顯示正一經籙與天壇玉格一類受籙資料,應在清初重新彙宗與調整的歷史意義。

三、高雄翁家抄本記載 55 代天師時泉州南安受籙史料

目前對於台灣正一派靈寶道壇的研究成果,大多著重於「台南道」,而清屬南路「鳳山道」(約今高雄、屏東)仍相對不足。經過筆者多年田野調查發現,此區域的老道壇,大多指稱其祖先曾受教或交往過一大人宮(今屬高雄市小港區)翁姓道壇;且核對這些老道壇目前仍保存著部分清雍正、乾隆以降古科儀抄本,的確留有一些翁姓抄手所落款題署的文字。而由於大人宮《翁家族譜》的出現與翁家道壇古抄本的陸續蒐集,加以藉助大陸安溪、嘉義義竹等翁姓祖譜,與能找到的相關翁家神主牌、日據時代戶籍,以及所有相關抄本的時間、款識和鈐記的考證;再結合泉州與台灣的田野調查,相關的歷史文獻資料探究,和其他十幾個相關道壇抄本的詳細比對考證。讓我們可以確知至少在270年前,在大人宮一帶就有一祖籍來自舊泉州安溪縣依仁里科坂村(今屬龍門鎮)的翁姓家族道壇存在。以目前所見的最早抄手翁定獎定為來台祖源的話,其在翁家內部血緣關係後嗣間,至少可建構八代的主脈傳承譜系:而以已蒐集的一百六十多本原屬翁家的抄本資料,其翁姓抄手有清楚款識者:最早的是清雍正2年(1724)季秋,抄手署名為翁定獎(1693-?,翁思甫六子翁倡);最晚的是日據昭和庚辰年(1940)9月翁癸本(1909-1956)。再分析其抄本內容用途,涵蓋道教清醮、慶成、傳度、王醮與功德齋醮科儀,以及「三元法」用於生命禮儀中解除儀式的相關經典與文檢,具顯正一派靈寶道壇的屬性,以及道、法二門兼備的實質特色。

高雄大人宮翁家道壇抄本所留下的最早署名者翁定獎,其抄本題記款識中,常出現「集」、「重抄」、「重集」、「重錄」、「傳錄」與「暫用」、「權用」等用語,可知其原有所本、有所源與有所據。又翁家所保存的傳度奏職文檢,按照可考的翁家道法第五代翁百寬(1841-?)所抄錄的有三部份:第一部分是署名為《安籙附安石獅全科》,其所附的〈意文〉中即出現了「福建泉州府南安縣」的地名,和「托憑道(或化)士代香遠叩福地龍虎山五十五代天師老祖」的時間,以及言「經籙寄閣」的不同經籙種類、名稱與負責官署將帥。第二部分是傳授《太上正乙盟威修真玉經》(外函〈三天誥命籙職〉)的〈疏意〉,與六件「進職盟威職籙」(時間內書「同治」)的「封籙」文檢。第三部份則抄錄署名「漢五十七代天師張真人告行」的〈新臨籙士帖〉,以及今通用於刀梯奏職的公牒。

考察翁家保存的《安籙‧意文》(附圖2)地名、時間和相關資料意涵,忠實地反映了五十五代張錫麟天師在位時期(1715-1727),福建泉州府南安縣道壇道士曾托憑當地資深道長,替代天師或其指派親臨監盟的法官,採取所謂「代香遠叩」的變通方式,傳度進職正一盟威經籙的情況,而其時間也適值翁定獎受籙期間。

福建泉州府南安縣○都○里○保居住,奉道佩籙弟子○○,本命○○建生,念○○心歸大道,意慕真風,茲遇○元令節,幸祖師開濟度之門,許下民伸悔悟之誠,托憑道(或化)士代香遠叩福地龍虎山五十五代天師老祖,醮筵中拜受太上三五都功(盟威、三洞)經籙○宗,籙文、職帖、通關、路引、公牒、合同、環券,皈身佩奉,保命延生,欲伸平安,理宜安奉,涓告○月○日就家建立延生道場,宣經祝燈,批陳三獻,安奉籙中官將諸職吏兵,府保康寧。伏願師尊降格,列聖垂慈,納蠢茲之微誠,錫優渥之嘉負,祈星辰順度,保命基鞏固。冀籙職以高僊,俾罪愆而求息,扶身度命,保命延生,無疆之福永綏,積善之慶長存,凡在光中,永托神庇。

  • 共2页:
  • 上一页
  • 1
  • 2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