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写本《老子想尔注》虽然只有残卷,但其在早期道教发展史、老学史、道教思想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一个世纪以来,有大量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该写本作过研究,其中以饶宗颐先生的《老子想尔注校笺》一书最早且全面。笔者也曾有过一些研究,近年并对该写卷做了一次全面的整理和注释,其间有些新的看法,或者说是在学术界已有看法的基础上有了一些延伸,录之于下,以供关注《老子想尔注》及道教研究的学者参考。
一 老子古本与《想尔注》的老子文本
《老子》有一个逐渐被编辑的过程,这是近年学术界的共识。清代以前,人们难以见到汉代以前的《老子》文本,唐初傅奕得到过汉初古本,但是它的原貌没能保留下来。清代乾嘉以后,致力于《老子》文本校订的人不少,但是他们所根据的《老子》文本,基本上是以唐碑和敦煌出土的唐写卷《老子》为最古,没能见到唐代以前的写本。十九世纪之末以来,除了敦煌藏经洞的《老子》各类写卷外,经科学考古发掘并公布的《老子》文本有三种,时代上分属西汉早期和战国中期偏晚时期,即人们习称的马王堆帛书《老子》甲、乙本和郭店竹书《老子》。经与出土的上述老子文本对比,可以发现《想尔注》所采用的老子文本,与汉代以后流行的河上公注本和王弼注本相比,在某些地方更与古本老子相合。举例如下。
1. 《想尔注》本《老子》第十九章: “其上不曒,其下不忽”。
帛书甲本作“其上不攸,其下不忽”,乙本作“其上不谬,其下不忽”;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其上不皦,其下不昧”。《想尔注》与帛书本末字均作“忽”,《想尔注》并解释“忽”为“有声”,似更得老子义旨。
2.《想尔注》本《老子》第十九章:“此三言为文未足,故令有所属”。
帛书甲、乙本均作“此三言也,以为文未足,故令之有所属”;郭店竹书本《老子》作“三言以为使不足,或命之或呼属”(甲本1组);而河上公本、王弼本的“言”均作“者”。
3.《想尔注》本《老子》第二十五章:“吾强为之名曰大”。
帛书甲、乙本及郭店竹书本《老子》(甲本2组)均作“吾强为之名曰大”,与《想尔注》同;河上公本、王弼本则均无首字“吾”。
4.《想尔注》本《老子》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争”。
帛书甲、乙本均作“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河上公本、王弼本等均作“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帛书本、《想尔注》本均无“天下”二字。
5.《想尔注》本《老子》第二十八章:“常德不贷”。
帛书甲、乙本同;而河上公、王弼本均作“常德不忒”。过去有学者认为此字本应作“忒”,是《想尔注》本改忒为贷,由帛书甲、乙本来看,此说有误。
6.《想尔注》本《老子》第三十章:“其事好还,师之所处荆棘生。故善者果而已,不以取强”。
河上公本、王弼本在“师之所处荆棘生”句后均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句,此句帛书甲本作“□□□□□所居,楚朸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乙本此句亦有残缺,留“其□□□□□□□□棘生之,善者果而已矣,毋以取强焉”。帛书甲、乙本均没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一句。
7.《想尔注》本《老子》第三十章:“果而勿骄,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帛书甲本作“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而□□”;乙本作“果而毋骄,果而勿矜,果□□伐”。三句次序与《想尔注》同。而河上公本、王弼本均作“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郭店竹书本《老子》作“果而弗伐,果而弗骄,果而弗矜”(甲本1组),三句次序与各本均不同。
以上所举,都是《想尔注》本《老子》比河上公本、王弼本《老子》更为接近《老子》古本的例子。当然,河上公本、王弼本《老子》有的地方则比《想尔注》本《老子》接近于古本,这说明各本的来源有不同。
以往学术界讨论《想尔注》的《老子》文本,往往以河上公本、王弼本为标准来看待《想尔注》本所出现的文字差异。随着马王堆汉墓帛书本及郭店楚简本《老子》的公布,使人们认识到,大约在汉魏时期,时代相去不太远的各本之间出现文字差异是很正常的事情,如果将 将河上公本、王弼本视为唯一正确的本子,去检视《想尔注》本,那么对后者来说显然是不公平的。
二 《想尔注》解《老子》的文例
《想尔注》说到底是《老子》的一本注释书或讲义,甚至也可以说是一本意译老子的书。那么,作者为了要使人们明白老子的思想,并且从字面上理解老子文句的意思,就需要对老子文句做“训诂”工作。饶宗颐先生最早注意到了《想尔注》的注释《老子》的某些“体例”,如“改字”、“删字”等,后来学者又不断有新的研究。本人也在这方面做过讨论,并总结出 出“反训方法的使用”、“倒装句的使用”等文例。下面再就《想尔注》中文字方面的特点略举两例。
《想尔注》中的“气”与“炁”
《想尔注 注》中气、炁二字互见,气字共33见,而“炁”字共5见,意义并没有差别,值得注意的是,《想尔注》中所见到的炁字,都是从无从火,而不是从旡(见下图)。
《想尔注》中5个从无从火的字,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上图1、2、3,字的上半部分显然是无字;另一组是上图4、5,无字的最后一笔出头,这种写法的无字,也见于北魏正始四年(507年)的奚智墓志。
由于《想尔注》是道教内部读本,而炁字又是道教的专用字,那么,《想尔注》的炁字从“无”而不是从“旡”,应该是炁字更早的写法。在敦煌出土的其他道教文献抄本中,例如《太上洞玄灵宝妙经众篇序章》、失名道经中的炁字所从也都为无而不是旡。
既往的研究者及道教界人都认为,气和炁在道教文献中的使用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这种区别使用最先见于葛洪的《抱朴子内篇》,过去人们一般认为传世文献中炁字的使用最早见于葛洪《抱朴子内篇》,这大致是没错的。该字《关尹子》中也见使用,该书《六匕篇》云:“以一炁生万物”,但《关尹子》一书的成书时代还存在着争议,或以为甚至晚到唐代。而我们区别出“炁”本是应从“无”从“火”的会意字,反映的正是早期道教中人的神学努力,而后世讹变成从“旡”从“火”的形声字,则完全掩盖了该字应有的道教神学意义。
《想尔注》中的“无”与“無”
《想尔注》中的有无之无,并不都作“無”,而是大部分作“无”,这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现存《想尔注》残抄本的注语中,无字共73见,無字共23见,无字使用的频率远远高于無字的使用。而《想尔注》中残存的《老子》文本本身中,无字出现了29次,無字仅出现了7次,无字使用的频率同样远远高于無字的使用。如我们熟知的,《想尔注》所使用的《老子》文本,无论是在整个文本的字数上,还是对一些字词的理解或改造上,背后都蕴含有丰富的神学意义,也就是说和《想尔注》的作者希图建立道教神学体系的努力有关。那么,《想尔注》大量使用“无”字,背后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当然,从现在所见到的《想尔注》中还看不出二字在用法上有道教神学意义上的区别,但无论如何,《想尔注》文本大量使用“无”而较少使用更为常见的“無”,相信不是为了抄写的便利,同样也不应该是抄写者的随意之笔[6],而是为了增加作为道教经典文本的《想尔注》的神秘性。我们知道,今传的《周易》文本中的有无之无都作无,而不是作無。但考古出土的《周易》本,包括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周易》六十四卦和《易传》及安徽阜阳汉简《周易》,无字都作亡,用的是假借字,有两例则作無,可见今天我们见到的無作无的传世《周易》文本,是经过后人有意改写的,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增加《易》的神秘性。《想尔注》的無字大都作无,也应该有此意。
无字出现得很早,《说文》视该字为无的异体字,云:“无,奇字無也,通于元者,虚无道也。王育说:天屈西北曰无。”《说文》所引王育对无字意义的解释,显然是汉人的解释之一,也是企图从文字结构的角度来揭示无的象征意义。我们怀疑该字可能是从天字转变而来,即无的写法曲折了天的右下一画,这一理解和汉人的解释也有相通之处。这种借字以生新义的造字方法在早期汉字中也并不罕见,与天一样,无字也是用以表达无法用象形等方法来显示的某种抽象的意义。不过该字也可能是后起的,因为在已知的早期的文字中,如甲骨文、西周金文中还见不到这种写法的无字,郭店竹简老子的无都作亡或無,没有作无的。但无字在汉代碑刻中也见使用。
由上文所述“炁”、“无”二字的使用看,《想尔注》的作者是有意通过使用具有神秘意义的新造字来表述《老子》文本的道教神学意义,这也可以视为《想尔注》解《老子》的另一种方法。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