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圣陶朱公范蠡是道教财神庙(殿)供奉的文财神,他的人生成就和经商智慧备受历代推崇,2000余年来祭祀不辍、香火绵延。
关于范蠡的事迹,《史记》《国语》《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史籍方志和《列仙传》等道教仙传以及历代文人诗词歌赋多有记载传颂。范蠡(约公元前536—公元前448),字少伯,春秋末期楚国宛地三户邑人(今河南南阳淅川),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实业家,中国古代商人的鼻祖,中国最早的慈善家,被后人奉为商圣,祀为财神,是道教“入世致太平,出世求成仙”的功德成神的典范。
财神范蠡对当代社会最重要的启示莫过于“富好行其德,财聚而裕民”的教化意义。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卷129)中对此早就有记述:“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信忠义是获得财富的最高道德伦理要求,不仁不义即便拥有了财富也不会被社会尊敬和认可。商人能够牟利的根本是百姓,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消费者,对待百姓要存感激之心,予以回报,这样百姓才更愿意与你打交道。范蠡深谙此理,在创业中就始终以诚信和仁义为经营的出发点。到齐国后,他带领儿子和门徒在海边结庐而居,垦荒种田,近海捕鱼,开挖盐田。亲自下地耕作,穿布衣,进粗食。对合作者谦和礼让,对雇工十分慷慨,遇到灾年就减免地租。在年初,他同农民、商人签订商品收购合约,到年底如果商品价格上涨,范蠡会按照市场现价收购,如果价格下跌,仍会严格履行合约价格。表面看来,这样做吃些亏,但是却拥有了大量优质稳定的合作伙伴,总成本降低很多。另一方面,商人大多在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为此采用许多不道德的手段,比如投机取巧、哄抬物价、小秤入大秤出等等。但范蠡经商仅“逐十一之利”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薄利多销,贾法廉平,不盘剥百姓。他经商致富靠的是无损于民的经营技巧,不搞损人利己,而是实现共赢。范蠡这种经营理念即便到了现在,很多商家也还是无法领悟其精髓。
还有一个故事很有说服力。一次,范蠡资金周转不灵,向一个富户借了十万钱。一年后,当这个富户带着各家的借据出门讨债时,包裹不慎掉入江中,几十万钱的借据和路费都没了。他焦急万分投奔范蠡,范蠡不仅连本带息还了钱,还额外赠送一笔路费给这富户。由此,范蠡的仁信之名更加广播天下。之后,范蠡三次扩大经营、短缺资金时,许多富户纷纷送钱上门,帮助范蠡抓住了商机。由于范蠡诚信仁义,以立德为本,所以他千金散尽后很快又能再次创业成功。
短短几年间,范蠡成为齐国首富,家资巨万。时遇灾荒,范蠡开仓赈灾,千里之外的灾民都来投奔。齐王得知,力请范蠡到国都临淄,拜为相国。为相期间,范蠡力主发展经济,促进齐国与其他诸侯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摆脱了齐国物资短缺的困扰,奠定了齐国经济与文化繁荣的基础。3年后,齐国国富民强,百姓奉范蠡若神明。他却再次挂印辞官,散尽家财,退隐到东邻齐、鲁,南通楚、越,西达秦、郑,北连晋、燕的“天下之中”——陶地(今山东定陶县,一说山东肥城市陶山)经商。在他的大力推动下,陶地没几年就成为贸易之都。
范蠡认为,“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帮助百姓发家致富,他毫无保留地传授生财之道。陶地低洼多水,他因地制宜,亲自示范教导百姓凿池养鱼。他告诉百姓,“致富之法五,养鱼第一”,还专门写作《养鱼经》一书,指导百姓养鱼。定陶县城内如今仍留存有一个大池塘,传说就是范蠡当年教民养鱼的地方。当时鲁国有个贫寒书生叫猗顿,“耕则常饥,桑则常寒”(《史记集解》引《孔丛子》),饥寒交迫。他听说范蠡致富有术,便来求教致富的方法。范蠡教他“子欲速富,当畜五牸”。牸即母牛,泛指雌性牲畜。于是,猗顿按照范蠡的指点千里迢迢来到西河(今晋南一带),定居于猗氏王寮,大畜牛羊,后又兼营盐业,十年之间成为与范蠡齐名的巨富,驰名天下,汉代贾谊《过秦论》称之“陶朱、猗顿之富”。猗顿为了表达对范蠡的感恩之情,在今山西临猗县王寮村修建了陶朱公庙,至今犹存。
范蠡深谙聚财和疏财之道,聚财而裕民。他经商聚集了大量的财富,却三聚三散,乐善好施,周济贫困,司马迁称赞他“富好行其德”(《史记·货殖列传》),这恰恰是因为他认识到物聚必散,“损有余而补不足”,天道使然。正如老子《道德经》第81章所言:“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范蠡从人有盛衰、泰终必否的经验中感悟到久受尊名不祥的道理,可以说与道祖老子的思想一脉相承。终其一生,“与时逐而不责于人”,“范蠡三迁皆有荣名”(《史记·货殖列传》) 。
在世人眼里,范蠡善于聚财,乐于疏财,又肯帮助别人发财,聚财散财,几乎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千金散尽还复来,简直出神入化。所以,人们对这位驾御财富得心应手的“财富英雄”顶礼膜拜,愈传而名愈显。像所有圣贤祖师崇拜一样,民众信仰的陶朱公也经历了从凡入圣、由人而神的演变过程。按照中国传统的祭祀原则,“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礼记·祭法》)功德于民,死而为神,秦汉以后,陶朱公就一直被商家奉为祖神——商神、财神,并且被列入道教神仙谱系。
谈到财富观和社会责任问题,我们不妨看看现在某些企业家,他们把追求财富作为人生终极目标。在赤裸裸的物欲面前,不少人把诚信和道义丢在一边。即便在完成原始财富积累后,仍然缺乏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反而利欲熏心,更加贪婪,继续为富不仁,做一些有损于民众和社会的事情。时代呼唤“富好行其德”的仁信精神,呼唤“财聚而裕民”的社会责任,企业经营的核心应该在于“德成智出,业广惟勤,小胜靠智,大胜靠德”(《世说新语笺疏》)。扪心自问,在今天这种急功近利的社会中,能深刻感悟此中道理并且身体力行者,会越来越多吗?陶朱公范蠡造秤,红木嵌金星,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再加福、禄、寿三星,十六两为一斤。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一用就是两千多年。“秤杆子挑江山,你是定盘的星”,个中滋味,如今还有多少人品味得出?
(作者范恩君为东方老子文化艺术研究院院长、《江苏道教》执行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