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道教的发源地与发祥地,卿希泰先生在一文中谈到:“发源地与发祥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发源地是指江河开始流出的源头所在地,故五斗米道的发源地系指五斗米道开始创教的地方,这个地方就是正史上所说的鹤鸣山。而发祥地则是泛指早期创立基业的地方,其范围可大可小,它可以涵盖前者,但前者不一定能涵盖后者。如张陵当初创立的二十四治,均属五斗米道开始建基立业的地方,是早期的传教基地,……可以归入发祥地之列,但却不能说它是发源地。”汉中,不仅是开创了汉家四百年基业的地方,也是中国唯一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的发祥地之一。
汉中是道教的发祥地之一,更是道教由民间走向官方,由初创走向成熟,由小规模走向大规模,由地方流播全国的地方。早期正一道在汉水流域的兴起、发展、强大和迈向流传全国的步伐,得益于张衡、张修、张鲁三人的传教,又主要与张鲁有着莫大的关系。张鲁建立的政教合一政权,是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一、正一道在汉中的兴起
道教是在东汉中后期产生的,最早的道派有两个:一个是张陵于东汉顺帝(125-144 年在位)时所创立的五斗米道;另外一个则是张角于东汉灵帝熹平年间(172-178 年)所创立的太平道。从时间上看,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的时间比张角创立太平道的时间略早,而且太平道因发动黄巾起义遭到东汉王朝的残酷镇压随之衰亡,此后销声匿迹。五斗米道却传承不绝,并越来越强大。故教内外学者在研讨道教发展的历史时,均以张陵创立五斗米道的时间作为道教创立的开端。
五斗米道,因奉其道者要出五斗米而得名,历代道教徒则称之为“正一盟威之道”、“正一道”或“天师道”。“正一”,据道书解释为“正以治邪,一以统万”的意思。古人以“天师”指通晓天道之师。《庄子•徐无鬼》记黄帝称襄城童子为天师;《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记黄帝称岐伯为天师;《太平经》自称“天师之书”,经文采取天师答六方真人疑问的形式。又因为创教之初,曾受巴蜀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影响,巫术色彩浓厚,当时人们也称之为“米巫”。
天师道创立者张陵,道教徒称之为张道陵、张天师、正一真人、祖天师等。张陵正史无传,《三国志·魏书·张鲁传》载:“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通过晋葛洪《神仙传》的记载,后人方对张道陵生平有了大致了解。按照天师道后来的传说,张陵不是一般的通晓天道之师,而是由宇宙最高神“太上老君”指定的、负有改换人间秩序的神圣使命、独一无二的天师。成书于十六国时期的天师道经典《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大道家令戒》托为“大道”曰:
汉世既定,末嗣纵横,民人趣利,强弱忿争,道伤民命,一去难还,故使天授气治民,曰新出老君。言:“鬼者何人?但畏鬼不信道?”故老君授与张道陵为天师,至尊至神。而乃为人之师,汝曹辈足可知之;为尊於天地也,而故闷闷,日一日,月一月,岁一岁,贪纵口腹,放恣耳目,不信道,死者万数,可不痛哉!道以汉安元年五月一日,於蜀郡临邛县渠亭赤石城造出正一盟威之道,与天地券要,立二十四治,分布玄元始气治民。
照这么说,道教的正式建立,就在汉安元年(142 年)。也就是说,顺帝汉安元年,张陵入蜀,修道于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造作道书(或称符书)以教百姓,以符水为人治病,开始传教,众多民众纷纷入教。五斗米道以长生成仙为最高目标。其道术主要为上章招神和符咒劾鬼。张陵为了统率教民,在各名山设立二十四个传教点,称“二十四治”,二十四治亦可视作是五斗米道开始建基立业的地方,是早期的传教基地。关于教主张陵的生卒年,晚出的《张天师世家》编造了许多不实之词,说他生于建武十年(34 年),永寿二年(156 年)受封为天师,乘云上升,活了 123 岁。而据《广弘明集·二教论》引李膺《蜀记》的说法,张陵的卒年大概是 177 年。张陵去世后,将教主的位置传给了其子张衡,张衡继续传道,传播区域逐渐扩大,进入汉水流域。
从仅有的资料来看,当是张衡首先将五斗米道传入汉中地区,或许阳平治也是张衡迁至汉中的。《太平寰宇记》卷一百三十三《山南西道一•兴元府》“西县”条:“按《郡国县道记》云:西,本名白马城,因山以名县。又曰浕口城。……白马山。《汉水记》云:‘西县有白马山’。又《张衡家传》云:‘衡于浕口升仙时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往有白马,因以为名’。亦神仙十化之一也。”明言张衡升仙的地点是西县白马山,又叫浕口城,宋之兴元府西县即今之汉中勉县。既然张衡升仙于白马山,则张衡应在其羽化登仙前即已来到汉中一带传道。《太平寰宇记》所引《郡国县道记》,是唐人贾耽所著;《汉水记》五卷,为南朝刘宋人庾仲雍所撰;而乐史引录的《张衡家传》很可能出自宋代的《天师家传》,《天师家传》宋以后遂湮没无闻。乐史引录《张衡家传》之后,《大清一统志•陕西通志》卷十一、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陕西巡抚毕沅所撰《关中胜迹图志》卷二十引《太平寰宇记》所引《张衡家传》云云。而关于张衡升仙的时间,《张天师二十四治图•阳平治》曰:
嗣师,天师子也,讳衡,字灵真。为人广智,志节高亮,隐习仙业,汉孝灵帝征为郎中,不就。以光和二年正月十五日己巳于山升仙。立治碑一双在门,名曰嗣师治也。
《张天师二十四治图》载张衡升仙的时间是光和二年即 179 年,并直接将张衡升仙之山与嗣师治置于“阳平治”条下。明代《汉天师世家》宋濂《序》则曰:“衡字灵真,有长材,诏征黄门侍郎,辞,隐居阳平山,誓以忠孝导民。君子谓其有继宗开绪、纳俗安善之功。”虽与《张天师二十四治图》所言稍异,但却记张衡“隐居阳平山”,故张继禹《天师道史略》注张衡升仙之山为“阳平山”。而《水经注》卷二十七《沔水》载:
沔水又东径白马戍南,浕水入焉。水北发武都氐中,南径张鲁城东。鲁,沛国张陵孙。陵学道于蜀鹤鸣山,传业衡,衡传于鲁。鲁至,行宽惠,百姓亲附,供道之费,米限五斗,故世号五斗米道。……浕水又南,径张鲁治东,水西山上,有张天师堂,于今民事之。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堂为张鲁治。东对白马城,一名阳平关。浕水南流入沔,谓之浕口。其城西带浕水,南面沔川,城侧二水之交,故亦曰浕口城矣。
天师道二十四治是张陵父子几十年经营的结果,“阳平治”居二十四治之首,即所谓“二十四治会阳平”,阳平治对其他各治有统一指挥的权力。最初的阳平治在“蜀郡繁县”,即今四川彭州西北山区。显然,郦道元关于“张鲁治”、“白马城”、“张天师堂”的认识均采自于庾仲雍的《汉水记》。后世有的学者将汉中“阳平治”作为张鲁的事功,认为是张鲁占据汉中后,才将阳平治迁往今陕西省汉中市勉县老城西五公里古阳平关所在地。实际上,不管是庾仲雍还是郦道元,均未将阳平治直接与张鲁联系在一起,庾、郦所言“张鲁城”、“张鲁治”,据鲁西奇教授在研究《水经注》所见汉水流域城邑聚落及其形态时考察、考证: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