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1582-1664年),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苏州府常熟县鹿苑奚浦(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鹿苑奚浦)人。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一甲三名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崇祯年间(1628-1644年)他作为东林党首领,已颇具影响,明亡后,任南明朝廷礼部尚书,后降清,为礼部侍郎。
钱谦益是个思想和性格都比较复杂的人。他的身上,不乏晚明文人纵诞的习气,但又时时表现出维护传统道德的严肃面貌;他本以“清流”自居,却而为热衷于功名而屡次陷入政治漩涡,留下谄事阉党、降清失节的污名;他其实对忠君观念并不执着,却又在降清后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观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种进退维谷、反复无常的尴尬状态,给自己造成心理的苦涩,后世清朝皇帝所憎厌。
乾隆皇帝即位后,坚决把曾经降清,又暗地里反清的钱谦益列为《明史•贰臣传》之首,还专门写诗挖苦他:“平生谈节义,两姓事君王,进退都无据,文章那有光。真堪覆酒瓮,屡见咏香囊,末路逃禅去,原是孟八郎。”同时,下令销毁钱谦益所著的《初学集》、《有学集》等100多种著作,甚至凡有他名字的序文或列名校勘之书,都在禁止之列。对世俗礼法毫不在乎的钱谦益曾写道:“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涎泛海槎。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今天,我们也只能在钱谦益的这首诗歌中,体味他的悲哀和挣扎。
政坛、文坛上的钱谦益,因为复杂性格与心理及其在明清政权更替中的表现,被世人及后人争论不止。但他与“秦淮八艳”柳如是的爱情故事,数百年来却为人津津乐道。
柳如是(1618-1664年),盛泽镇人,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幼年被卖到盛泽镇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
一开始,柳如是看中了文采风流的名士陈子龙,比她大10岁的陈子龙早已成家立业,没有接纳她。崇祯十四年(1641年),赋闲在家59岁的钱谦益在一艘船上迎娶了23岁的柳如是。钱谦益爱柳如是心切,全然不顾世俗偏见和礼法名器,坚持用大礼聘娶。为了置办风风光光的婚礼,他忍痛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宋刻《汉书》出售。据说钱谦益有一天对柳如是说:“我爱你乌黑头发白个肉”,柳如是俏皮地回答说:“我爱你雪白头发乌个肉。”这些不知是真是假的闺房私话,竟然成为公众乐此不疲的话题。
钱谦益是当时最为著名的藏书家,在与柳如是结婚后,他盖了一座精美的藏书楼,取名“绛云楼”。里面陈列着他辛苦收集而来的书籍、古玩,包括金石文字、宋刻书数万卷,以及秦汉的鼎彝、晋唐宋元以来的书画作品,各种名贵的瓷器、砚台等。就好像宋朝的赵明诚和李清照夫妇一样,钱谦益和柳如是也躲在自家的藏书楼里,每天看书、写字,做做历史的考证,互相之间开开玩笑。总之,生活过得非常闲适。
历史学家吴晗评价其:“人品实在差得很,年轻时是个浪子,中年是热衷的政客,晚年是投清的汉奸,居乡时是土豪劣绅,在朝是贪官污吏。一生翻翻覆覆没有立场,没有民族气节,除了想作官以外,从没有想到别的。”从钱谦益一生坎坷的境遇也可以看出,并非每一个学问渊博、诗文高超的文人都适合从政、做官。
钱谦益的为文、为官经历和境遇,以及和柳如是的爱情故事,我们不做评价,但其确实和道教圣地茅山结下了一段渊源。
天启二年(1622年),因病告假,回归故乡常熟,天启四年(1624年),再度复出,主要承担《神宗实录》的编纂工作,同年被革职回乡。天启七年(1627年)5月16日,子钱寿死亡,葬在今张家港市塘桥镇金村附近。仕途上的不顺利,加上中年丧子,钱谦益感到无比的悲凉,其亲自撰写的《亡儿寿圹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天启七年(1627年)6月23日,钱谦益来到茅山,在元符万宁宫为亡儿设醮,超度亡灵。他在《元符万宁宫为亡儿设醮》一诗中写道:“星月空寥便阙开,拜章亲上步罡台。谁知玉斧寻真去,却要非熊恋世回。天上受书传不易,尘中小兆梦还来。仙山亦有呼儿鸟,莫道人间尽可哀。”表达对亡儿的哀思,祈祷亡儿能顺利轮回转世,也流露出自己仕途不顺的悲哀。
为亡儿斋醮结束后,就在茅山小住了几日,到处走走看看,在茅山幽静的自然环境和道教氛围中,忧郁的心情得到了舒缓。在此期间写下了《登茅山》三首诗,其一为“便阙虚台己字文,仙山终古属三君。秦王自改人间腊,梁代空余岭上云。芝月有光期独采,松风无价许平分。积金连石遗封在,笑杀纷纷蚁子群。”其二为“一入华阳隔世氛,天坛真拟见茅君。溪田黯木流残月,楼观葱笼驻晓云。谷口樵归才出日,洞中棋罢又斜曛。白头未了人间事,惭愧曾探七诰文。”其三为“飙轮迹在大茅东,逋客依然识旧宫。近岫过云如设色,遥山涌浪欲排空。暮蝉乍歇千林雨,秋笛先催一叶风。回首南朝尘雾里,徒闻宰相在山中。”在赞赏茅山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其对茅山先真高道的景仰之意,人生诸多不如意,一切尽在不言中。
钱谦益在茅山尽享山川秀美景色的同时,不禁对自己官宦仕途进行了反思,并有感而发写就了《茅山怀古》诗六首。其一为“磐石崇天坛,勾金隐地肺。叔申既来游,二弟亦至止。山中轻宰相,人间重长史。君看神武门,挂冠复谁子。”其二为“新莽窃汉,遍走媚百神。刻镂金玉钟,赍赠三茅君。斗柄难久据,蛙声徒秽闻。三君笑不顾,骑鹤凌白云。”其三为:“夏馥谢汉辟,征书著桑树。及其遇钩党,变形老佣雇。仙籍隶方诸,史传书党锢。寄语人间子,蹙蹙何所慕。”其四为:“隐居度世人,岂昧救世局。惜哉齐梁主,难絷白驹足。高名托外兵,微言著别录。英英岭上云,至今在空谷。”
其五为:“峨峨积金峰,带以连石乡。隐居割封邑,弟子授宠章。蛮国递相雄,蚁封安可尝。煌煌十赉文,千年勒华阳。”其六为:“绍述乱纲纪,鼎物象播迁。仙都白玉印,乃在华阳巅。铜人已辞汉,石鼓终入燕。至宝归上清,长得保天年。”
钱谦益借怀古抒发宦海浮沉的感慨,魏忠贤等阉党作乱、疯狂迫害东林党人,此时已经年逾不惑的钱谦益又何尝没有功名未就之意?他明写古人,实际是在写自己。诗中还提到了夏馥,夏馥为保命府保命明晨侍郎,华阳五府之一,虽说因他得道成仙,但道教列仙者有许多,没有什么可以羡慕的。这些怀古诗句,曲折地反映了其对官场的留念和内心的痛楚,无时无刻不期盼着阉党伏法,朝廷起用东林旧人,给自己重建功名的机会。
在茅山逗留期间,他结识了茅山道士张充甫,并与之交往甚好。明亡后,钱谦益任南明朝廷礼部尚书,张充甫任南明朝廷兵部侍郎。张充甫,文献中还有张冲甫、张冲符、张仲符、张中符等不同写法,时为茅山道士,利用云游方便的机会,在钱谦益和学生郑成功组织的“反清复明”运动中,其充当水路和陆路大军的总联络官,后被两江总督马国柱拘捕。
(江苏省句容市茅山道院赵华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