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梭罗在《瓦尔登湖》中虽然从来没提及道家,但却处处体现出道家的精神追求。梭罗与老庄对于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相似问题给出了相似的解答,这主要包括倡导俭朴的生活方式、探索脱离世俗而顺应天性的人生道路,还有在自然中净化心灵,提升自我等。
关键词:梭罗 瓦尔登湖 道家
中国读者在读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时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中国的道家,梭罗正如一个道家隐士,只身走入瓦尔登湖边的森林,在那里亲手盖了小屋,观察描写自然。他的特立独行与丰富精神内涵让人感觉他就是《庄子》一书中所描绘的众多人物之一,或是一个信仰道家的田园诗人。林语堂先生在《老子的智慧》中说:“庄子的个人主义信念、冷静不屈的特殊个性和梭罗非常相似。”梭罗的瓦尔登湖隐居不仅是表面的回归自然,更是深层的批判人生,探索人生。同样,老庄哲学在倡导内心宁静和精神超脱的同时更关心的也是个体存在的身心问题,其出发点和归宿在于解决人类的困境。虽然我们至今还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梭罗接触过《老子》、《庄子》或其他道家著作,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讨论梭罗《瓦尔登湖》中所流淌出来的道家意蕴,这毕竟是每个读者都能深切感受得到的,互不了解的相似性往往更具有比较与审美价值。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瓦尔登湖》流淌出来的道家精神:
第一,梭罗所追求的“超验真理”与“道”具有相似性,它们都具有某种超验的至上性与普遍性。超验主义者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万物皆受“超灵”制约,而人类灵魂与“超灵”一致,人和世界之间存在着完美的和谐。这个东西在梭罗的《瓦尔登湖》中称之为“宇宙的定律”、“最高的现实”、“大匠”等。而老子和庄子在“道”的本质上有着统一的认识,他们都把“道”视为世界万物的最后根源,是具有超验性质的观念。
超验主义认为,表面纷繁复杂的世界背后是一个“超验真理”。它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充斥于天地之内,决定着自然界的无穷变化。它创造天地万物,包括人和自然都是它的体现。梭罗说:“天才在苍蝇、毛虫、蛴螬与卵中看到那永恒的个体。”世上万事万物只是它的形变,因此梭罗认为:“如果你掌握了原则,何必去关心那亿万的例证及其应用呢?”显然,“道”也同样具有这样的客观至上性和普遍性。在道家看来,“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它无始无终,无所不在。所以老子说“道”是“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独立而不改”说明“道”的至上性;“周行而不殆”指出“道”的普遍性。在庄子眼里,“道”不仅在天、在人,而且“在蝼蚁”、“在瓦甓”、“在屎溺”。《庄子•大宗师》篇中说,“道”是“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 可见,梭罗的精神追求与道家有着相似的哲学基础。
第二,梭罗的《瓦尔登湖》中体现了道家追求的简单与朴素的生活。梭罗和老庄都认识到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一个人要在精神富有和物质富有之间进行选择。道家提倡返朴归真,梭罗也追求生活俭朴,精神充实。老子深深感到,人类社会的种种问题都是人们对外在物质的强烈欲望带来的,而返朴归真就能够使人抵御物质的诱惑,保持心灵的宁静。梭罗也真切地看到大部分人过的是沉重而可悲的生活,对物质的极度追求导致了这种状况,而要把人的精神解放出来,首先就是要简化物质生活。梭罗的生活实验证明要获得一种经济上的独立是很简单的,他认为人可以更清醒地活着。资本主义已经过度强调物质生产,人完全可以走一条不同的道路。他不仅以28元1角2分建造了自己的家,而且仅用2角7分就维持了一周的生活。一年中他仅用6个星期去谋生,剩下的时间全留给自己。 梭罗在《经济篇》中分析了人类基本的物质需要,他首先把人的必需品降为四种,即衣、住、食、燃料。对于大部分“奢侈品”,他觉得“非但没有必要,而且对人类进步大有障碍” 。“简单化,简单化!不必一天三餐,如果必要,一顿也够了。”梭罗发出感慨:“为什么我们应该生活得这样匆忙,这样浪费生命呢?”在他看来,这样的人迟早有一天会感到自己“根本就没活过”。
老子将婴儿看成“道”的标志,因为婴儿纯净安详。而成年人却被各种物欲驱使,误入歧途。常人将追求钱财、地位等身外之物定为生活目标,总以为获得一定的物质之后幸福就会从天而降,老子清楚地看到人们对物质占有所带来的苦恼。与老子相似,庄子也表现了同样的思想。《庄子•逍遥游》中说:“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庄子认为节制物欲并不是轻视生命,恰恰相反,只有轻视物质利益才是重视生命的真实意义。人“重生则轻利”,能“虚己以游世者”则可无害。
第三,梭罗和老庄都强调人们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顺应天性,在身心自如中探索真正的生活。用梭罗的语言表达,就是要倾听自己内心中的“另一种鼓声”,过属于自己的“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庄子看来,就是因循人的自然天性,不做“失性”或“伤性”之举。
梭罗希望人们“按照你的天性而狂放地生活”,“在一些我们从未漂泊过的牧场上自由生活”。梭罗认为人一定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呼声,如果一个人听从了他天性的声音,前面就是他的一条正路。一个人内心最微弱的直觉都能战胜人间的种种雄辩和习俗。梭罗认为这才是遵循了“更高的法则”。人们正是因为很少听从自己的天性,所以常常走入歧途。作为一种精神探索的结果,梭罗认为人已经迷失了本性。他认为,一个人需要从自己内心深处寻找生活的法则,追随自己最自然和最美好的本能倾向,这样才能在尘世找到天堂。
如果我们用庄子的语言来表达梭罗的“按着天性”发展,就是“天放”。何谓“天放”? 王夫之对此解释说:“天如是,则亦如是……唯天是效。”简言之,“天放”就是顺应天性的意思。梭罗和道家都反对对人性的约束,在老庄看来,人性是自然素朴、不受文饰的,是因顺天道、不待师教的。所以我们可称之为“自然人性论”。庄子说:“性者,生之质也。”(《庚桑楚》)庄子主张要顺应自然天性,而极力抨击伤害人性的“失性”或“伤性”之举。庄子认为常然即是道,因此庄子对伯乐也是批评的,说伯乐自称很会治马,实际上是伤害了马的自然本性。
可见,梭罗所说的“狂放地生活”所主张的正是道家所强调的“超脱放达”, 其核心观念都是指人不为世俗社会的常规所束缚,而是拨开迷雾,提升自我。只有这样的人生在社会中才能适其意,安其性,使身心获得最大的解放。这都是对于生命价值的尊重。
第四,梭罗和道家都希望找回人与自然原先所具有的那种和谐关系,来净化心灵,提升精神。梭罗一生都在追求与自然的冥合,这与道家追求的“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非常相似。梭罗说:“为了宁静而成功的生活,我们必须和宇宙合而为一。” 庄子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齐物论》)他们都相信通过与自然的交流,心灵和道德会得到锤炼和升华;通过与自然的结合,人类可以克服精神的停滞,完善自我,获得理想的生活。梭罗认为即使最愤世嫉俗的人和忧郁的人“只要生活在大自然之间而且还有五官的话,便不可能有很忧郁的忧虑”。他在瓦尔登湖的生活也自然让我们想起那中国古代隐居山林而怡然自得的道家隐者。梭罗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主要的自然的阐释者,美国环境主义的一位圣徒,而庄子则被看成是“生态学创立之前的生态学家”。
梭罗和道家的世界皆是属于自然,以自然为中心的。在梭罗的笔下,自然本身就是一个有着自己灵性的生命体,而人只是一部分。梭罗说:“人是什么?难道不是一团溶解的粘土?……手掌,可不也像一张张开的有叶片和叶脉的棕榈叶吗?”因此,动植物和人类都是自然的一部分,在精神上也都可以通心,“独处”但并不“寂寞”,因为一草一木都是他的伴侣,他感到自己“并不比一朵毛蕊花或牧场上的一朵蒲公英寂寞,不比一张豆叶,一枝酢酱草,或一只马蝇,或一只大黄蜂更孤独”。[3](p129)梭罗以这样的眼光看待自然,正是《庄子•山木》说的“人与天一也”。道家文化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要求人们摒弃人类自我中心的念头,回归自然,进入天人相合无间的理想状态。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赞扬道家自然无为,与自然协调的观念,认为它是认识到“人要征服宇宙就遭到失败”的“宝贵直觉”。
从以上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出,梭罗《瓦尔登湖》中的思想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道家思想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他们的思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对于人类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所面临的相似的问题给出了相似的解答。
参考文献:
[1]The Wisdom of Laotse,ed LinYutang. New York: The Modern Library,348,
[2]爱默生:美国的学者(Ralph W.Emerson, American Scholar).
[3]梭罗:《瓦尔登湖》,徐迟(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
[4]陆玉林、彭永捷、李振刚:《中国道家》,宗教文化出版社,1996。
杜新宇 任毓敏:长春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