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写秦汉新道家是研究秦汉时期的一个学派,所谓秦汉新道家也就是黄老道家。本文想就这个学派的形成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黄老道家 黄老之学 新道家 道家学派 庄子 司马迁 汉书·艺文志 慎到 司马谈 荀子
我写秦汉新道家是研究秦汉时期的一个学派,所谓秦汉新道家也就是黄老道家。本文想就这个学派的形成问题作较深入的探讨。
一、先秦学说的分派别与黄老道家
“学派”,这是现代的名词术语,古代与此大体相同的词是“诸子百家”的“家”。学说或者学术之分家或者分派别,在中国古代是战国以后的事,战国早期的《墨子》中说:
“天下之人异义。是以一人一义,十人十义,百人百义,其人数兹众,其所谓义者亦兹众。”(《墨子·尚同》)
这个“义”是议论之义,也是义理之义,引申可为现今主义之义。各有各的主义,还没有类别,墨子主张“尚同”,把“兹众”的义按“家——国—— 天下”“一同”起来,这就是一种归类的办法了。主义、学说是可以分类的。
到战国中期庄子之时,则有了“百家之学”的说法。《庄子·天下篇》虽也说“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但“百家之学”就是一个概括,尤其是具体地批评学术时,把墨翟和禽滑釐、宋钘和尹文、田骈和慎到(还有彭蒙)、关尹和老聃分别联在一起,可以说是大体上分了家,分了学派。其所谓“后世之墨者,如:
“相里勤之弟子,五侯之徒,南方之墨者苦獲、已齿、邓陵子之属,俱诵《墨经》……以巨子为圣人,皆愿为之尸,冀得为其后世,至今不决。”(《庄子·天下》)
更明显是讲了一个墨家学派。
战国后期的《荀子·非十二子篇》和《庄子》一样,是批评各家学说的,它批评的是“六说”“十二子”,用了“说”字,“说”即言论、主张之义,也可以说学说,“六说”就有分派的意思。不过,它的分法与庄子不相同,如墨翟、宋钘合为一说,这是因为其所批评的内容有所不同。荀子取了他们相同的问题进行批评,庄子则记述他们所强调的“道术”的不同方面。
事实上,战国诸子,彼此之间是有不少共同之处的,用《庄子·天下篇》的说法,是“皆原于一”,皆出于“无乎不在”的“道术”,本来就应该是“相通”的。只是“多(各?)得一察焉以自好”,各人喜悦“道术”的某些方面,才分出看起来冰炭不相容的“百家之学”来。但如《汉书·艺文志》所说:“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它们的内容不仅是“相反相成”的,而且常常有一些完全相同的内容,因此,这“百家之学”如何分类,一开始就不是(也不可能是)很明确的。
战国的最后,到了《韩非子》的《显学篇》中,学说分派别的思想更明确了,大致的派别划分也比较确定了,儒、墨即为两大派:
“世之显学,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自墨子之死也,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孔、墨不可复生,将谁使定世之学乎?”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