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哲学史上,老子是第一个把万物的根源追溯到“道”的思想家。在这之前,人们对终极的追问停留在“天”的层面,提出“天”与“人”的范畴。老子则把对“天”的扣问向前推进到了“道”的高度。先秦道家在推论万物的根源与万物、实在与现象、形而上的本体与形而下的器物、存在及其本质和规律以及万物之为万物的终极原因时,提出了“道”与“物”这对范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第四十二章)、“道无终始,物有死生” (《庄子·秋水》)、“物物而不物于物” (《庄子·山木》)、“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等都在向人们展示“道”与“物”这对范畴的区别及其相互关系。
一、“道”与“物”
“道”的原始意义是道路、坦途。春秋后期的老子将“道”延伸为形而上的、非物质的宇宙本原、本体和普遍规律,成为道家哲学的重要概念。它是世界的终极根源,无所不覆、无所不载、自生自化、永恒存在。道不是物,也不仅仅是使物成为物的理,而是一种形而上的本体存在。“道”作为“万物之宗”、“万物之母”,是产生“物”的总根源,是独立于“物”而自在运行的抽象实体。“道”是能使“物”成“物”而本身不是“物”、却又遍在于“物”、“与物委蛇”的形而上的本体性存在。相对于“物”而言,“道”是形而上的、恒常的、不变的、独立自存的。它是精神性的本体,是超越物质实体而独立自存的最高实在。它先于万物,是万物的本源和条件。老子将其描述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第二十五章)
庄子也明确指出“道”是万物的根由,他说:
“且道者,万物之所由也”(《庄子·渔父》)。
“有大物者,不可以物,物而不物故能物物。明乎物物者之非物也。”(《庄子·在宥》)
这个创生万物的“道”“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它创造了时空,自身却在时空之外。我们不能用认识“物”的感官、知觉、理性去辨认之,也不能用表达“物”的普通语言去表述之。老子曾说“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老子》第三十五章)感性、知性和理性只能对物加以认识,对“道”却显得捉襟见肘、鞭长莫及,无力为之。所以庄子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庄子·则阳》)但为了对之进行表达,我们又不得不借助于语言。所以老子讲:“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庄子说:“道之为名,所假而行。”(《庄子·则阳》)既然是不得已而用之,我们当然也就不能被借用的语言所拘制,言不能尽意,得意之后必须忘言。那么怎么才能认识“道”呢?老子的“涤除玄览”、庄子的“莫若以明”和“堕肢体,黜聪明”都是让人们丢掉主观的成见、标准、框架和范式,采取静因之道让事物自己本然地呈现出来,让内心的清净照见事物的本然,让事物自己表述,而不是被动地被言说。这颇有点现象学“朝向事实本身”的意味。
道的“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和不可言说性均表明“道”对“物”的超越性,是道家在物之外、之后的形而上的寻索和追问,是在“物”的表象背后扣问更为根本的存在。
在道家看来,“物”是有形的、变化的、局部的、杂多的。所谓:
“凡有貌象声色者,皆物也。” (《庄子·达生》)
“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
“夫物,量无穷,时无止,分无常,终始无故”。(《庄子·秋水》)
“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庄子·秋水》)
“物有死生”。 (《庄子·秋水》)
“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庄子·寓言》)
“万物以形相生。”(《庄子·知北游》)
可见,“物”有貌象、形色、音声、生死和无穷无尽,是时空之内的存在,受质、量、度的规定。它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知觉,人们可凭借知性能力来认识和把握“物”,通过感官直接感知其存在。庄子就认为“言之所尽,知之所止,极物而已”。 (《庄子·则阳》)
综上所述,道家提出“道”与“物”这对范畴,向人们昭示除了“物”之外,还有“道”的存在,认为它与“物”是有区分的。“道”是形而上的先验存在,“物”是形而下的后天生成;“道”在时空之外,不能为普通逻辑认识,是先验知识和形而上学的内容;原始的“道”摆脱了因果,即在因中,也在果中。“物”存在于果之中,在时空之内,可以为普通逻辑认识,是经验知识和物理学的内容。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