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句容多是丘陵岗坡之地,地势平缓,湖泊密布,茅山山脉似一条舞动的长龙在东南方呈腾飞之势。“一壶天地开仙境,百里风烟入画屏”,就是描绘这里的自然风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玉一直是福的象征,茅山自古就产一种名为“瑶琨”的玉。有专家考证说,瑶琨一词可能为越语,最早出现在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以及后来的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中,直至到良渚文化。良渚文化诸部落酋邦遭遇洪水而四处逃散,其玉文化辐射到山东五莲丹土、安徽中北部、广东曲江、甘肃齐家文化、陕北神木石峁和延安芦山峁以及山西襄汾陶寺文化,在这些地方的新石器时代遗存中出土了许多的瑶琨玉。后来在句容丁沙地遗址和城头山遗址的发掘中,有学者认为良渚文化玉器是在丁沙地等地初步加工成形后,再进贡到良渚文化核心区雕琢纹饰最终成器的。直到明代,瑶琨玉还有较大数量进贡皇宫供帝王把玩。
茅山的玉晨观,唐玄宗时期名为紫阳观。玉晨观北侧有一条冷水涧,瑶琨玉就产自这里,由此紫阳观更名玉晨观。冷水涧两侧还蕴藏有丰富的优质陶土,古时陶窑林立,手工业作坊非常繁荣。元《至大金陵新志》载;“玉晨观,世人称之为茅山第一福地”。如此,福地沾了茅山玉的光。
茅山也叫地肺山,古人认为,茅山是昆仑山脉绵延至此的山脉。茅山泉水多,大茅峰下有喜客泉;崇寿观前有抚掌泉;飙轮峰西有玉蝶泉(也叫阴阳井)。尤以喜客泉最负盛名,泉水循岩而出,游人行至,泉内水珠滚滚,状似翠岭吐玉,又似客临泉喜。从唐代诗人皮日休的诗句“地肺从来是福乡,广文高致更无双”中可以看出,茅山就是“天下第一福地”。当然,茅山福地还可以追溯得更久远。黄帝时代,中原高辛氏人展上公在茅山脚下的伏龙溪旁手植白李,他种的李不仅多,而且食之味美。后来,人们把他种李的地方叫“白李溪”。周时,周太王的长子和次子太伯、仲雍为让王位,被迫流亡的漫漫路途中,竟然也看中了这个地方,他们在山中采药,恩泽百姓,还把中原的耕种方法传授给当地的百姓,使得当地的荆蛮归之,从而有了“吴国”的雏形。
现在茅山、方山、瓦屋山一带还留有吴国都城的大量遗迹。吴王夫差常带着西施来茅山,在此筑了“梧园宫”。越王勾践的四世孙翳王也对茅山情有独钟,至今还保留着他的“翳王洞”、“翳王冢”。大茅峰二茅峰之间的山坳里林木蔽翳,据传楚威王常来此憩息,后人就把此地叫作楚王涧。汉景帝时,咸阳南关的茅氏三兄弟先后来此采药炼丹、救民济世,并在此得道成仙。
听茅山道院的杨世华住持说,道教是从南北朝开始供奉神像的,最初它没有具体的祭拜对象,神像的塑立,利于民众的祭拜和道教的传播,茅山道教虽然与西岳华山、北岳恒山、江西龙虎山、山东崂山、湖北武当山齐名,但供奉的神像却是受当地民众爱戴的茅氏三兄弟,并且让他们每人各占一个山头,茅山也叫三茅山。《茅山志》记载,明代时期,茅山供奉的三茅真君为石像,何时改为泥塑已经无从查考。茅氏三兄弟所处的年代,宦官当道,外戚专权,世人趋利,文士穷途,政治黑暗。茅氏三兄弟不远万里,寻找到了茅山这块避世之地。也许他们成为被后人供奉的神不是他们的本意,他们当初很自然的行为被人神化了,并附之很多人性化的传说,以满足人们向善的心理指向,所以有人说,茅山道教是平民化的宗教,与百姓离得很近,就有了亲切感、认同感。
由三茅真君始,道教在茅山大地上生了根。那些在无休止的的迁徙、灾荒、战乱中的人们,在无奈之中寻求精神上的依靠,他们以平实的心态、自然的方式接受道教的洗礼,并且一代代地延续,培植起了茅山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朴实民风。千百年来的香火缭绕在茅山的上空,浸润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强大的“道”场,秀丽的自然风光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这里成了人们向往的福地。这里的民众勤劳、仗义,而且慷慨大方。从古至今,其民风就像田野上刮过的清风一样,自然而淳美!
旅行看的是风景,体味的是文化。文化记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一处名胜缺乏人文支撑,就像山没有水,人没有灵魂。茅山372.5米的海拔高度实在容易被人忽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杨世华道长说,山本来没有高度,是因为有了人的意识才有了思想,是人赋予山的灵魂。茅山这块“集神州气脉于一体,融天地精华于一山”的福地,因此就有了气势,让人仰望、尊崇,吸引人来与之亲近、沟通、思考。
我想,人间与仙境、闹市与山林也许只有一条路,一头隐在滚滚的红尘中,另一头则隐没在浓雾紧锁的山林之间。一头是喧嚣的市井、浮躁的人心、尔虞我诈的争斗;另一头是纯净的山水、林泉以及与天地万物和谐相处的修行者平朴的灵魂。仙境毕竟过于平静了,但仍有那么多的人耐住了寂寞,在此修炼。历史上茅山高道辈出,有被上清派奉为第一代宗师的魏华存;有开创中国道教最早道经总目的第七代宗师陆静修;有被誉为杰出的思想家、道教理论家、医药家的葛洪;有我国道教史上重要人物、茅山上清派的集大成者的陶弘景;有隋唐著名道士、被称为“梁唐宰相”之一的王远知;有为宋朝皇后医疾而倍受皇帝礼遇的第二十五代宗师刘混康等等。明清以后的著名道士有隐居茅山十年、编撰茅山志书的笪重光;有为驱逐日寇,为民族解放而献身的惠心白;有后来成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全国政协常委的黎遇航。
现在也只有像杨世华道长这样抛开尘世俗念、忍受得了这种大寂寞的人,才能在天地之间凝神静气,接天地之雨露,在物我两忘中获得精神上的超越,提升生命的海拔,步入人生的大境界。在他的奔走之下,茅山又有了盛事之象:久已失传的茅山道教音乐、茅山斋醮科仪、符箓等又重见天日;他让“葛仙观”落成在葛仙的故里,吸引着纷至沓来的四方宾客;画在图纸上的“崇禧万寿宫”和“茅山福地养生谷”将很快变成美景,映在福地的山水之间。
当物质生活日益丰厚的现代,不可忽略的是精神追求。我们像生活在一道缝隙间,在现实物质与虚幻的精神世界之间徘徊着。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向往一个梦,那就是寻找一个世外桃源,在没有纷争的环境中生活,过着男耕女织的生活。居住在茅山的人,一直是在这样在小我的天地里与世无争,乐陶陶地在蓝天白云下尽享平淡的日子。衣食无忧,居有定所;随遇而安, 淡泊人生。这就是茅山人闲云野鹤般的闲适生活,也是诱发城里人旅居山乡,用“心”来作深呼吸的动因。更是人们小别浮躁人生的一个精神驿站!有人说,句容人秉承了谦逊的君子之风,身处天下第一福地,却从不张扬。而我却宁愿相信,福地茅山正以它本真的面目静静地等待每一个来结善缘的人,自然也会得到更多人的膜拜!
立在九霄万福宫之巅,那些轻云,浅淡的蓝色,半透明似地飘在眉间,让人的视觉无限延伸,内心无比宽阔。北望苍茫大地,我仿佛看到千百年来,那条被无数求道之人,以及无数的香客踏出的石板小径上,古人、今人依旧往来,熙熙攘攘;一代名臣、大书法家颜真卿安睡龙虎之地,墓旁的沸泉塘水声咕嘟,经年不息;清御史大夫笪重光陪伴康熙帝曾经夜宿的太平大地,有晶莹剔透的葡萄挂满枝头,红红的草莓铺天盖地温暖着百姓的心。南望连绵起伏的山峦,只见神仙上下的四平山(方山)上群仙飞舞,衣袂飘飘:三茅真君驾着祥云依旧往来巡视,护佑着这一方百姓;蓝采和领着众“八仙”回乡探亲,一一辩认着换了模样的人间。他们看到的是桃红柳绿,瓜果飘香,游人如织的景象。
哦,我期待有更多的人能够和我一起走进茅山,领略福地的无限神韵!
我相信,在人们的注视下,茅山会越来越高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