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有很多经典,而道教经典中经常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和主旨,水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道德经》有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通过上面这段话我们不难概括出水的一些特性:
第一、水善于帮助万物,却从不与万物争长短。也正因为它不争长短,所以也不容易犯过失。第二、我们经常听到这句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也是水的另一个重要的特性那就是水总是居住在人最不愿意去的低洼之地,安于卑下的环境。第三、我们从日常生活中对水观察不难发现水没有固定的形态,随遇而安。第四、水即使和脏的东西混在一起也会很快地澄清自己,从而恢复自己清净的本性。第五、水是可深可浅的,它深的时候像深渊那样深沉;第六、水是很柔的东西,是令人可亲的。我们所说的柔能胜刚也就是指这一点。第七、水是真诚的。水还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在这里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而从水的这些特性我们很容易到我们人自身,从而反求诸己。我们人生存在这个社会就必然要与人相处和打交道,就必须要学会做人处事的学问,对照水的这些特性我们可以总结出我们自己从现在起该怎么做,怎么更好的完善自己,让我们每个人都能“上善若水”。大家不要以为这是句虚话啊,我们道教的祖师们早就开示了我们,每个人都有道性,“一阴一阳之谓道,道生万物”,我们人也是分阴阳的,因此我们跟祖师们一样,只要我们好好领悟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是可以达到这个目标的。我们再从水的特性来归结到我们人自身来谈谈我们该如何做好自己:第一、我们为人应该乐于助人,不与他人争长短,不要为了一点小利益而伤人伤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为了利益而产生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通过这一点我们应该好好反思,把心态放平和。这一点很好的阐释了道教的“不争”的思想,以及他的现实意义啊。大家看这一点我们也是可以做到的,所以我想大家可能都会感觉到一丝乐趣了。第二、我们应该像水一样随遇而安,要学会深沉,行不言之教,处无为之事。这一点可能会有些难理解,我就通过我自己的一些体悟来和各位探讨一下“水的随遇而安”,“水的深沉”和“水的行不言之教”的含义的现实意义。我想大家都观察过水,不论是饮用水,还是河水或者雨水。你把水倒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它就会变成什么形状,你把它放在方形的器皿里它就是方形的,把它放在圆形的器皿里,水就变成了圆的形状,这不就是水的“随遇而安”吗?再来说说“水的深沉”,说到深沉大家可能都会想水不会说话自然就深沉了,其实不然,水可深可浅,可方可容,它还可以润物细无声,这种境界就是“无声胜有声了”。如果我们学会了这样是不是很厉害呢。所以我们应该学习水的深沉和随遇而安,第三、为人要和蔼可亲,要信守诺言,要像水那样真诚。这一点我们可能不难理解,水是很柔和它养育着万物但从不会索求和埋怨,如果我们每个人都少一点抱怨,多一份给与,那么对于个人对于他任何都是有利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是一种美德不是吗?第四、要像水一样办事有条不紊,机智果断,像水一样无所不能,无所不胜。大家可能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智者乐水”。知道这句大家就不难理解这一点了,因为水象征着智慧,水是最柔的东西但,它也是无所不能的,滴水可以穿石,可见水的无所不胜和魅力了。相信通过这四点大家都对水的品格有了一些了解也引发了一些兴趣。
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所处的位置最自然而不引人注目,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这句话是太上道祖用水来比喻有高尚品德者的人。认为他们的品格像水那样,一是柔,二是停留在卑下的地方,三是滋润万物而不与争。最完善的人格也应该具有这种心态与行为,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情而不与争,而且还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的地方,愿意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道教“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最高的智慧就如同水这种能生万物,通过疏导、引导、合理使用和保护水资源,发挥它所有有利的能量,那么自然界和人类就可以达到平衡的目的了。但是,现在的人们不能发挥个人和社会能力中平衡的能量,好像当年需要大禹治的水,所以才会呈现出这样无道的愚昧状况。如果一个人或一个集体能将自己放在一个智慧或说是明智的位置,将心放在一个明智而对生活有着深刻体验、洞察力和为他人着想的位置,对人能以合适与体贴的态度,说话能有实际的信用,管理事物能中道而行,做事能多动脑子考虑周全、量力而行,有什么计划能够审时度世,那只有平衡的世界了,哪还有什么因为不平衡而起的争端呢?如果真能这样就没有什么值得痛苦和相互伤害的了。这些都值得我们反思,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