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产生于汉代,长期以来与中华传统文化浑然一体。古老的道教文化,经过近两千年的积淀、演变,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在它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古代哲学、科技、道德、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诸领域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道教音乐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音乐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发展过程,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中重要一支的道教音乐,也必然与现代音乐文化紧密相连, 因此,它对于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生活的丰富以及精神文明的建设等方面来说,道教音乐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本文旨在论述它与现代文化的关系。
一、 传统道教音乐文化与民俗文化
道教千百年来根植于华夏沃土,与民俗活动始终结合在一起。而作为道教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道教音乐,更与现实社会愈来愈多地发生紧密的联系,不论是摄养身心,或是在时令节庆中,都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功能。
节庆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不同地域的民俗风情和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孕育了绚丽多彩华夏节日文化。这些相习成俗的传统节日已成为凝聚炎黄子孙向世界展示民族文化特质的重要载体。传统节日的产生与人们的信仰文化联系十分紧密,不少传统节日往往源于一种宗教的崇拜与信仰,而道教的一些节日,往往也与民间传统节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道教音乐则成为岁时节令和风土习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正如《白虎通德论·礼乐》所云:“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从一定意义讲,道教音乐促进了民俗节日的沿袭与发展,丰富了节庆活动的形式与内容。广大民众所喜闻乐见的节庆活动也有意和无意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或熏陶。“道教与岁时风俗的这种联系,一方面表现了她不断吸取民间风俗的营养以丰富和充实自己,并在世态人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另一方面,又表现了她对民间文化的渗透力,和对时令习俗的指导作用,……这么一来,也使得道教的若干因素,通过年年岁岁的民俗活动,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成为我们民族传统的一部分”[[1]]这些传统的道教文化节日,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在我国一些富有深厚传统文化底蕴与绚丽多彩的时令节日里,道众不仅为人们演乐助兴,以增添节日的欢乐气氛;而且还举办各种吉祥道场,颂祝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幸福安康,这也是道教在与时俱进的新的历史时期中,对道教音乐功能的调整与延伸。
节庆活动是现实社会中不可忽视或缺少的内容。节庆文化对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随着道教节日活动的开展,道教音乐也与民间风俗和岁时节令紧密联系。道教的传统节日即有:
正月:元旦、祭财神、八仙节、元宵节、燕九;
二月:龙抬头、惜字会、道诞、社日;
三月:清明节、三巡会;
四月:朝东岳庙、碧霞、元君诞;
五月:端阳节、关圣庙会;
六月:接太阳节、 关圣帝君诞辰;
七月:祀星、中元节;
八月:中秋节;
九月:重阳节;
十月:下元节;
十一月:冬至;
十二月:祀灶。
道教这众多的节日,大多数是与民间节庆活动相一致的,这些活动的开展,都会不断激发人们的民族之心与中华之情。
道教信仰流行于不同的地区,会促使富于地方特色的民间文艺活动及风土人情得以相应的发展。从今仍活跃于各地的道教节日与传统庙会看,乐班的活动尤为频繁,人们以乐代言,演乐宣志,以表达其心声,抒发其情志。如北京白云观的“燕九节”是京城久负盛名的传统庙会,相传源于真人丘长春,明沈榜《宛署杂记》云:“卓城门外有白云观,相传金道人丘长春修炼之所,正月十九,飞身。士女往观,详人物下。自是岁以为常,是日天下伎巧毕集,走马射箭,观者应接不暇。”历史上的“燕九节”虽随着时政变动而时兴时衰,但在民间却始终有着深远的影响:自 1987 年春节,北京白云观首次举办民俗迎春会,恢复了以往的传统庙会,活动期间白云观人山人海,各类民俗活动异彩纷呈,人们看歌舞,听曲艺,而道乐展示也必不可少,盛况不逊当年;又如四川青城山的“花会”,是四川成都青羊宫和二仙庵曾举行的道教节日活动,每年老子诞辰,均要举办“花会”活动,除进行正常的宗教活动外,游人香客同时可以观赏到川剧、竹琴、清音、花灯和相声等表演;还如上海城隍庙的“三巡会”、山东泰山香会、河南嵩山庙会、湖南衡山南岳香市和庙会等。这些道教节日的活动,客观上都促进了道乐与地方民间音乐的交流,而道乐的功能属性也由道内的事神延伸为教外的娱人,对信众来说,他们是为了满足自身虔诚祈求的心愿,但对绝大多数的观众而言,往往是被悠扬的乐声所吸引,而作为一个欣赏者的身份参与民俗或庙会活动,并从中得到娱乐与消遣。在这种特定的氛围中,人们自然可以得到一定的艺术享受。
随着社会经济的繁荣,道教音乐在当今旅游等活动中也凸显出其价值:人们的休闲旅游、都市观光、科普考察、名山揽胜、生态景观等名目繁多而特色鲜明的文化活动,为人们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消费选择。一些向往都市大邑的游人,他们希望在闲暇之余感受现代文明,享受着物质生活所带来的舒适与快乐;更多的游人则把目光投向了名山大川,他们期盼能纵情山水、回归自然,以求得到精神生活的慰籍与怡悦,而道教文化中的道教音乐在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道教是在我国传统文化孕育下所成长起来的本土宗教,它重视生态,崇尚自然,追求无为与逍遥。昔日的洞天福地不仅是道者弘道利生、修炼栖息之处所,也成为广大游客观光旅游和休闲之境地。在中国古代遗留下来的人文景观中,大部分都是宗教文化遗产。中国各地名胜古迹中带有宗教性质的旅游点占一半以上,第一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共有 180处,宗教名胜就占80 处。由于道教在我国流布广阔,所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犹如一颗颗璀灿的明珠镶嵌在中华大地之上。这些名胜古迹主要有“三十六洞天”和“七十二福地”。其中的一些景观即为旅游的重要场所,为弘扬传统文化、特别是对道教音乐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道教音乐作为表达宗教信仰、宣扬教理教义的艺术手段,也是奉道者修身养性的重要行为方式,它体现出一种纯朴、飘逸的自然风韵,也给游客以清远淡雅和超凡脱产俗的神圣意味。道教音乐这种自然之章,往往使游客仿佛置身于神秘清虚之境。在旅游休闲和朝山了愿的人群中,虽彼此的宗教信仰、地域风情、生活习俗以及各自的文化心态等不尽相同,但无论是执着的信众,还是瞬间的游客,当他们登临道教名山,步入道教宫观,钟鼓楼阁顿时映入眼帘;及至殿堂,磬、铃、铛、镲等众多法器的金石之声即在耳边回响。奥妙的经文、虚幻的乐声、空灵的音响、缭绕的香烟,与清静肃穆的殿堂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幅意念中的人间仙乡,游人香客会有如身临其境的宗教体验,这不仅给他们平添了几分虔诚之心,也使其得到心灵的慰籍与美的艺术享受。
绿水青山的洞天福地,融摄着天地之灵秀;白云深处的宫观道院,厚载着岁月之年轮,因此,这些宫观和名胜蕴涵着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道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适时更新,这既是历史的必然,也是道教活动得以延续的必由之路。旅游事业的发展不仅加快了道教世俗化进程,同时也有助于道教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对弘扬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而“逍遥游”中的 “天籁”之音,不仅丰富着旅游文化的内涵,同时也为旅游文化兴盛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此外,道教音乐还具有养生功能,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道家与道教的修身养性,把平时的修炼视为养生之道。尤其是全真道,更以“性命双休,成仙证真”的思想为信仰,“性”功指修心,“命”功为炼气,“真”为个人内修的“真功”及布道济事的“真行”,成仙乃修炼的最高境界。从道者认为,只要真心诚意的修炼,“真心定气,叩齿演音,然后朗诵……随愿祷祝,自然感应”[[2]]。故道众认为一旦“真功”告成,即可自主生死。所以,道众尤为注重修炼养生。
道乐可以调气息,和阴阳,有益健康。 道教的日常活动是举行各种斋醮科仪,其咏诵的经韵,对道教徒来说是一种神圣的语言,这种特殊的音乐形式,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创造一种和谐环境,他们在宗教生活中,不仅日诵早晚功课以进行自我修持,平时也十分真挚吟咏操缦自然之章以感悟人生。笔者曾多次见到有不少信众、香客,经常在宫观小住时日,早晚随道众上殿,恭对殿前,行礼如仪,以祈福寿延年。他们在晨钟暮鼓与融融和和的乐声中,感受天地之灵秀与自然之章,在这种纯净、幽雅的演乐活动里体悟清静无为的心境,以达到摄养身心的目的。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