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门桥东行不远的朝阳路南侧,一座横跨神路街的琉璃过街牌楼屹立在众多的现代化楼群之中,它的建筑风格与其周边建筑是那么的不相融合,但却令人有现代楼群中的明珠之感。
牌楼,古代叫“绰楔”,是我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重要样式,是从牌坊演变而来。牌坊只用华表加横梁,而牌楼在横梁之上还修斗拱屋檐如同楼顶,大都做为古建筑群的附属建筑,通常坐落在古建筑群的导入部分,能把整个建筑烘托得更加华丽和层次分明。一部分牌楼自成一体设置于街心、桥头、路口、墓前,成为纪念性建筑。宗教建筑群,特别是道教,常以牌楼为门或将牌楼放在导入部分。在海外的唐人街,牌楼已成为华夏文化的建筑符号。
牌楼,因间数、楼数、大小、材质、用途不同,而形式多种多样。牌楼的间,是指柱(垛)间的角道,有一间(如旧时三里河邮电局门前两柱一间一楼牌楼)、三间、五间之分。有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大型牌楼(如原前门外的五牌楼),也有两柱一间三楼的小牌楼(如成贤街的东、西两座牌楼);牌楼的楼,是指飞檐起脊的顶部,有一、三、五、七、九、十一楼之分;根据建筑材料,又有石牌楼、木牌楼、砖牌楼、琉璃牌楼、木石混合、木砖混合等多种结构:从形状看,又有柱出头(如成贤街的牌楼)和柱不出头两种。老北京的牌楼种类、数量为全国之首,其中街道牌楼占多数。北京遍布九城的牌楼,曾经数以百计,牌楼成为仅次于城墙城门的古都风貌的重要特征。清朝末期,废除了城坊建置,将全城分为二十二区,但牌楼仍存。比较有名的是东单牌楼、东四牌楼、西单牌楼、西四牌楼、东长安街牌楼、西长安街牌楼、前门外五牌楼、东交民巷敷文牌楼、崇文门大街石牌楼,国子监内的琉璃牌楼,羊市大街帝王庙牌楼,景山前街大高殿牌楼,北海大桥金鳌玉硋牌楼,香山昭庙前的琉璃牌楼,北海公园永安桥南北桥头的“积翠”“堆云”牌坊,北海公园西岸天王殿前的额曰“西天梵境”琉璃牌楼(天王门),明十三陵琉璃瓦汉白玉石五间六柱十一楼牌坊。民国年间,牌楼数量大大减少,有些跨街牌楼的木柱也换成水泥柱,戗柱被去掉了。解放后,一部分牌楼(坊)迁建于公园,供人们欣赏。
位于朝外神路街北口的琉璃牌楼,人称神路街琉璃牌楼,是在飞速发展建设的北京,能保持位置和形制不变而留存至今的极少数牌楼之一。它的北侧隔路相望即是朝外东岳庙,据史书载该牌楼是朝外东岳庙建筑群的附属建筑,故又称之为朝外东岳庙琉璃牌楼。该牌楼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是一座三间四柱七楼(单层夹楼式,一正楼,两次楼,两夹楼,两边楼)黄绿彩琉璃牌楼,高约13米,宽20.2米。牌楼下部为城台状,砖石砌筑,券洞用11厘米厚的青砖发券,进深4米;中门高4米,宽3.9米;左右两侧门高3.1米,宽3.25米;四角边柱为截面0.51米和0.49米的青石柱,中柱为砖砌,每根柱下置长1.08米,宽0.41米,高1.53米的夹杆石;雄峙若城阙,歇山顶,正楼和次楼的正脊两端施螭吻,楼顶正中饰火焰宝珠。正楼次楼的大小额枋间分饰11块花板;次楼匾饰卷草琉璃图案;正楼南北两面各有一石匾,宽2.8米,高0.9米。北面石匾撰“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相传是明朝严嵩的笔墨),意为皇图永固,国运绵延。南面石匾,上款为“万历丁未孟秋吉日”,下属“内官监总理太监马谦、陈永寿、卢升立。”由此可知琉璃牌楼是皇宫里的太监们捐资添建的。据传,牌楼正楼原有一座非常精致的琉璃宝顶,清朝灭亡后,这个永不褪色的琉璃宝顶被盗贼窃走。
东岳庙琉璃牌楼与东岳庙庙门(已拆除)之间原有道路,在该琉璃牌楼的东西两侧,曾跨街各建有一座三间木制彩绘牌楼(1950年拆除),是万历二十年(1592年)由明神宗的母亲慈圣皇太后下令修建的,上书鎦金大字,东侧牌楼额曰“宏仁赐福”,西侧牌楼额曰“灵岳崇祠”。东岳庙前的三座牌楼,气势恢宏,建筑精美,为朝外东岳庙这座皇家寺庙平添了尊贵和神圣。
朝外东岳庙迤南至日坛间原为神路,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这条神路逐渐成为民间的通道,朝外东岳庙琉璃牌楼也就成为实实在在的过街牌楼。朝外东岳庙牌楼因年久失修,损毁较严重,1990年9月朝阳区文化文物局曾拨专款予以整修。但日久天长,车来人往,牌楼柱、券洞内侧墙常被磕碰划刮损毁。1996年一辆大型载重车从中门穿过,将牌楼券洞内侧墙刮出一道深深的沟痕,另有车从东门穿过刮伤东侧券洞内墙砖,朝阳区朝外街道办事处干部和部分群众积极反映、强烈呼吁,引起朝阳区有关方面和领导的重视,为了保护这座琉璃牌楼,有关部门除采取加固、围挡等保护措施外,还制定了来往车辆绕行两侧的办法,从而使这座古建筑得到较好的保护。造型凝重,结构浑雄,历经数百年的东岳庙琉璃牌楼能躲过天灾、人祸,较好地留存至今,实属不易:北京现留存的琉璃牌楼已为数不多,如国子监内的琉璃牌楼、香山昭庙前的琉璃牌楼、北海公园的“西天梵境”琉璃牌楼等,但横跨街道的琉璃牌楼也仅有朝外东岳庙琉璃牌楼这唯一的一座,弥足珍贵,愿美轮美奂的朝外东岳庙琉璃牌楼永存,“江山”永固。
原文发布于《中国道教》2004年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