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是中国哲学的珍贵典籍,文约义丰,言简意赅。这部分地是因为《老子》中大量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各类比喻俯拾皆是,散见于全书各章节。对老子的比喻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其思想实质。下面按比喻所体现的思想内涵,结合其表现形式,将《老子》中的比喻分为五类进行剖析:
一、“母”、“子”喻
这类比喻出现的频率很高,是拟人化类比造成的隐喻。例: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1章》)
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老子?第4章》)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老子?第52章》)
“母”、“子”的本义是家庭伦理意义上的“母亲”和“孩子”,昭示了这样一种基本关系:母生子。后来“母”、“子”的衍生意义越来越广泛,凡表示“制造”与“被制造”、“产生”与“被产生”等关系的概念,均可用“母”、“子”作喻。需要说明的是,这不仅指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更重要的是指逻辑上的先后关系。基于“母生子”的大众化理解,老子频频以“母”、“子”作喻,能更简洁有效地说明其深奥晦涩的哲学概念。比如在第一章,为了说明“有”这个抽象概念,在正面解说存在诸多困难的情况下,老子称其为“万物之母”,这样就清晰而形象地给读者一个印象:“有”是万物之来源。又如在第四章,关于“道”的地位,老子仅以“吾不知谁之子”,就简洁地说明了“道”的存在的终极性:在“道”之前(逻辑上)没有其它东西,“道”是从来就有的,因其甚至在“象帝之先”,并将永远存在下去。这样,我们就对“道”的来源和存在状态有了更多的把握。
在“母”、“子”这一对范畴中,还隐含了另一层关系,即“母”是“根本”,“子”是“末节”,“母”重“子”轻。如果把“母”、“子”视为一对矛盾的话,那么“母”就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子”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母”、“子”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因此,老子以“母”、“子”作喻,还暗示了其所喻的本体的重要程度不同,一为主,另一为次。如在第五十二章,“天下母”喻指天下万物的根本,掌握了这个根本,就可以认识万物的特性,而知晓了万物的特性,再回头坚守“天下母”这个根本,终身没有危险。这就是以“母”、“子”作喻体所阐述的认识论。认真考察一下此例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后,“母”、“子”孰重孰轻,显而易见。
二、“婴儿”(赤子)喻
这是老子比较独特的一类比喻,很少在其它地方见到。例:
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知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为乎?(《老子?第10章》)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若婴儿之未孩。(《老子?第 20章》)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老子?第28章》)
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老子?第49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老子?第55章》)
“赤子”即“婴儿”。刚出生的婴儿,对于外部世界没有任何认识,对于所处环境没有任何了解,完全处于“无知”的状态。正因为其“无知”,缺乏对有差异性的事物做出鉴别和选择的能力,所以,整个世界在它看来是“一”,没有什么区别,因而它也就没有什么偏好或倾向,即“无欲”。无知无欲,是婴儿的存在状态。老子讲修身养性,讲处世养生,基本方法就是不断地去私微妄见,日渐返朴归真,最终达到“清静无为”的境界。这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老子设喻了,要如婴儿般无知无欲,浑朴抱一。显然,用婴儿喻指修养所要达到的境界,恰如其分,两者有着内在的一致性。
用婴儿作比喻,仅仅是比喻罢了,并不是说圣人的“无知无欲”和婴儿的“无知无欲”一样。圣人的“无知无欲”是一个自觉的修养过程的结果,要有“含德之厚”。按照老子的辩证法,圣人知之太多,大智若愚,所以“无知”;他视己与万物同一,人与宇宙同一,所以“无欲”。圣人的“无知无欲”是精神的创造,而婴儿的“无知无欲”完全是自然的结果,二者只是形式相同,而本质却有根本的不同。这一点,我们应该看得很清楚 。
三、“水”、“谷”(江海)喻
这几个喻体具有相似的特点,故归为一类。例: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老子?第8章》)
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老子?第28章》)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老子?第32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也,故能为百谷王。(《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第78章》)
“水”、“谷”、“江海”的共同特点是趋下、居下。水乃“处众人之所恶”,江海则“以其善下”,正所谓水往低处流,这与自然界中万物竞相勃发、蒸蒸日上的情状恰好相反。水又是非常重要的,它“善利万物”,是生命之源,万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它。江海则雍容大度,海纳百川,气吞山河,“故能为百谷王”。喻体的这些自然品格恰好符合老子对圣人的要求:不争。何以能“不争”呢?在处世哲学上,圣人要“居善地”,如水之处下;在政治理想上,圣人要“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圣人具有高尚的人格,不但做有利于众人的事而不与之争,而且还宽宏大量,愿意去众人不愿去的卑下地方,做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帮助别人,而不与人争功争名争利,此谓之“不争”。“不争”之后又如何呢?老子回答说“夫唯不争,故无尤”,这清楚地表明了老子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可见,以水之品格喻圣人之“不争”,涵义十分深刻。
不仅如此。水性曰“至柔”,“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最为柔弱,却可以穿透坚硬的岩石;水表面上软弱无力,却有任何力量都不能抵挡的力量。这是从自然界直接观察得到的结论,水滴石穿即是“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经典例子。老子借此阐明“柔弱胜刚强”的道理,其中也包含了辩证法思想。人之趋下居卑,反而能保持向上居高的地位;人之示弱持柔,却能胜强克刚,正所谓“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第76章》)。现在就有一个问题:前述“不争”的思想,这里又说“至柔”胜“至坚”,岂不是自相矛盾?并不是这样的。“不争”是指人生态度和政治哲学,表明一种状态:“柔弱胜刚强”是指人的潜势和能力,表明一种结果。这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阐发思想,讲明道理,并不冲突。正如一个人具有举重100公斤的能力,但他不一定时时举着这么一个重物(状态)。以水作喻,正显作者“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第66章》)的高明之处。
四、个性化比喻
与前三类相比,此类比喻显得非常独特:喻体卓然不群,个性鲜明,《老子》全书再没有第二个雷同例子,并且这些比喻在具体的语境中又极为贴切,舍此而无更为合适的了。其中有些比喻已经成为名言警句。例:
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第60章》)
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绰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老子?第73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老子?第77章》)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